單評|一款讓原廠壓力很大的鏡頭

2018年2月27日,適馬宣佈旗下ART系列全畫幅定焦鏡頭都將增加索尼FE卡口版本——從14mm到135mm,索尼全畫幅微單用戶又多了9款高素質定焦鏡頭可供選擇。

『基本信息

適馬ART 85/1.4 DG HSM發佈於2016年9月,是一款畫質、體積重量都非常突出的人像定焦鏡頭。它最初提供佳能EF、尼康F、適馬SA卡口共3種卡口,2018年5月又追加了索尼FE卡口版本——4種卡口在光學設計上是完全一樣的。

海外定價1199美元(約合人民幣7700元),國內售價約5500元。

單評|一款讓原廠壓力很大的鏡頭

▲從左至右依次是適馬ART 85/1.4 DG HSM配MC-11轉接環,適馬FE卡口版本,索尼FE 85/1.4 GM

『主要參數』

畫幅:135全畫幅

鏡組結構:12組14片(包含1片非球面和2片低色散鏡片)

對焦馬達:環形超聲波

濾鏡口徑:86mm

對焦距離:最近0.85m

放大倍率:最高0.12x

光圈葉片:9葉片圓形

尺寸重量:94.7mm × 126.2mm 1130g

其他特性:兼容適馬USB底座(佳能EF、尼康F卡口版本),適馬鏡頭改口服務

注:適馬鏡頭標註的尺寸重量均為SA卡口版本,FE卡口版本要更長(適配法蘭距)和更重一些(實測為1210g)。

單評|一款讓原廠壓力很大的鏡頭

▲推薦使用a7III、a7RIII、a9搭配適馬ART 85/1.4 DG HSM

『原生與轉接』

這一批適馬FE ART定焦鏡頭是根據索尼E卡口規範開發的。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提供和索尼原廠鏡頭完全相同的使用體驗,包括兼容相位檢測AF、AF-C連續對焦、眼控AF、鏡頭補償、通過機身升級鏡頭固件等等。最後一條其實尤為重要,意味著我們不用再為了升級鏡頭固件單獨購買一個USB底座。

和EF卡口+MC-11轉接環的方案相比。原生卡口設計不僅增強了系統可靠性,同時也因為免去了轉接環的翻譯過程,從而實現更高效的數據傳輸與對焦響應。對於85mm中長焦端來說,轉接與原生並不會給畫質帶來多少差異。但如果對於20mm或更廣焦距的鏡頭來說,原生卡口也可以保證邊緣畫質不受損失。

『購買建議』

根據@蘭拓相機租賃 的數據測試與實拍對比,適馬ART 85/1.4 DG HSM相對於索尼FE 85/1.4 GM具有以下特點:

值得推薦:

- 在整個畫面區域上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 提供更快的合焦速度

- 帶離合器的機械式對焦環,可在AF-C中全時手動對焦

- 價格僅為原廠GM鏡頭的一半左右

有待考慮:

- 更大的尺寸、更沉的重量

- 鏡頭卡口部分與鏡身其他部分的反差較為明顯

- 實際通光量、邊緣色散控制和抗眩光能力稍遜一籌

- 沒有提供控制按鍵、無級光圈等操控功能

單評|一款讓原廠壓力很大的鏡頭

單評|一款讓原廠壓力很大的鏡頭

▲索尼FE 85/1.4 GM在大光圈、畫面中心的表現更突出,而適馬ART 85/1.4 DG HSM則在整個畫面區域上具有更均衡的表現。

▼ 對焦速度居然是副廠優於原廠,這真是讓人有些大跌眼鏡

單評|一款讓原廠壓力很大的鏡頭

單評|一款讓原廠壓力很大的鏡頭

▲C1和D1都是適馬ART 85/1.4 DG HSM。僅就這兩個場景來說,眩光表現是不如索尼FE 85/1.4 GM的。或許,也是因為適馬一直沒有納米鍍膜技術吧。

在對比兩款鏡頭的過程中,我們其實也發現了一個頗為有意思的現象:各家高端85mm鏡頭(F1.4或更大光圈)往往都會有一些玄學味道,即像差校正會為虛化效果而做出一些妥協。具體到本次兩款85/1.4規格鏡頭上,索尼FE 85/1.4 GM妥協了畫面邊緣的分辨率,而適馬ART 85/1.4 DG HSM則是畫面邊緣的色散控制。

單評|一款讓原廠壓力很大的鏡頭

▲索尼FE 85/1.4 GM鏡頭在開發階段的虛化模擬效果,展示了兩片鏡片放置位置對於點光源虛化效果的影響。

與之相對的,則是各家平民85mm鏡頭(F1.8光圈)往往更專注於分辨率和像差校正。如果只看MTF的話,索尼、尼康的85/1.8規格鏡頭就比同門85/1.4規格鏡頭更具性價比——但在實拍、盲評環節,它們在焦外成像上的短板也是顯而易見的。

即便如此,如果讓ET自己購買的話,可能還是會青睞於索尼FE 85/1.8這款平民鏡頭。一方面是價格更低廉,另一方面則是體積重量和微單機身更相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