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哀而不傷,演技派羣像笑中帶淚

《我不是藥神》哀而不傷,演技派群像笑中帶淚

這麼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能夠呈現在觀眾面前,可以說是讓我們看到了審查得進步。甯浩徐崢的再度聯手,讓我們感受到人性最為善良的一面,關注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現狀,面對各種壓力,有公民意識,也有助人為樂的情懷,當然,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以及堅強樂觀的心態,讓觀眾體會到小人物的頑強,絕處逢生表現的恰到好處,反倒是哀而不傷,這才是高級的。

《我不是藥神》哀而不傷,演技派群像笑中帶淚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甯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喜劇片,說是喜劇,其實是笑中帶淚,因為劇本好,所以才會讓演員們更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與實力。劇本巧妙之處就在於把大眾關注的焦點,更清晰明朗化的進行描繪,像是記錄社會進程與進步。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每個人的生存狀態和環境息息相關,劇情的設置最有意思的就是把一個連房租都交不起的男性保健品商販和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的故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這樣的轉變似乎也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同樣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況,然而,卻因為關注點不同而形成了極大反差,一個悲催到極致,一個暴富到不行。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戲劇性轉折,才讓我們感受到更多的喜劇包袱,因為呈現的是人性豐富的面,所以才會讓人感受到力量的無窮。

《我不是藥神》哀而不傷,演技派群像笑中帶淚

在鏡頭的運用上,更加細膩豐富,導演對於節奏的把控,也是相當有魄力,無論是安靜時的煙霧繚繞帶來的思考,還是看著遠去的船送去的希望,無論是夜店裡的活色生香,還是像接頭工作一樣的神秘兮兮,其實,每一個場景所代表的,都和人物內心的活動形成最恰當的融匯,是場景表現了人物的內心活動,人物又通過情感的互相交織,讓劇情變得更為靈動通透。如果說,小人物的善念與質感,讓人體會到信任的美好,那麼在面對生與死考驗的時候所爆發出來的強大生命力,則讓人看到人性最有魔力的一面。這種坦蕩蕩又十足戳心的感動,是人最無助時發出的SOS,而互相成就又互相求助的互動,也是人性閃光點最好的表達。起伏轉承,高潮迭起,讓這部劇賺足了眼淚,又挖掘出人性最值得銘記的標籤,顛覆了我們以往的想象,是一個好作品的標杆。

《我不是藥神》哀而不傷,演技派群像笑中帶淚

每個演員都在這部電影裡發揮出來了自己的優勢,徐崢已經盡力完成了最好的表演,沒有刻意的表現,卻用精妙的細節觸動觀眾最為敏感的神經,他那種上有老下有小,婚姻和事業都遭遇重創之後的絕望,怕是讓人看一眼就不能忘。同樣,在發達之後的得瑟勁,也讓人看到了內心的浮躁,不過,內心依舊善良,社會責任心成就了他面對無助時的一種表達,害怕時的落寂,善念出現時的冷峻,造型變化了,但心卻一直都未曾變。週一圍表現的是另一個善,是在工作與情懷之間所要遵循的指向,他把各種小細節揉碎了重組,讓人看到了一個演員的誕生。王傳君沒有偶像包袱,用最平和的心態演出了撕心裂肺的感觸,讓人感受到情真意切的魅力。譚卓的出現,不僅僅是撐起了整部電影的顏值,她卻用最柔情似水的衝動,演繹出一個女人面對困難的倔強。章宇的善良與成長,改變與迴歸,是一種最為積極向上的生存現狀。楊新鳴包攬了很多的笑料,他的臺詞不多,但每次都讓觀眾笑場,可見,角色與演員的匹配度太高。同樣都是小人物,卻讓觀眾看到了實力派,這種演技派群像的表現力,恰巧就是不同小人物捆綁到一起的霸氣力量,這種力量雖然無法拯救世界,但至少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美好,那就是絕處逢生的喜劇張力,還有哀而不傷的高級玩法。

《我不是藥神》哀而不傷,演技派群像笑中帶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