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一口痰」,文明一座城……

管好“一口痰”,文明一座城……

一條光亮整潔的路面

經常會因為“一口痰”的存在而黯然失色

小小“一口痰”

是城市文明形象的破壞者

也是公民素質欠缺的見證者

自“不隨地吐痰”被列入《靖江文明16條》以來,市民隨地吐痰的不文明現象得到了顯著改觀。

管好“一口痰”,文明一座城……

走進市人民公園

西大門處的宣傳欄內張貼著

《靖江文明16條》相關內容

方便進園市民閱讀

其中第四條就是“不隨地吐痰”

管好“一口痰”,文明一座城……

記者在走訪公園時發現,園內多處地方設立了文明警示標語,“拒絕隨地吐痰”被列入《遊園須知》中。人民公園綜合辦主任孔令橋介紹,《靖江文明16條》出臺後,公園一方面

通過佈告欄、廣播、電子屏等平臺加強宣傳,另一方面,要求園內工作人員在發現隨地吐痰現象時,要及時上前勸導並清理,如果發現工作人員勸導不及時,公園將對其處以20元扣款。“這項規定主要是提高園內工作人員日常巡查和文明勸導的意識,也讓市民更好地理解、配合園內衛生管理。”孔令橋說。

管好“一口痰”,文明一座城……

記者對城區不少路段進行走訪,環衛工李興霞負責人民路部分路段的道路保潔工作,該路段周邊住宅較多,車流量大,人口密度大。在日常保潔中,她就常遇到痰液清理的問題。

痰液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留下痰漬,影響道路整潔。但近來隨地吐痰的現象得到好轉,大家基本都會隨身攜帶面紙,一些市民吐痰會注意用紙巾包住,再扔到就近的垃圾桶裡。

近年來

我市一方面

通過多舉措宣傳教育

志願者引導等途徑

讓公眾知曉“不隨地吐痰”的緣由、道理

另一方面

通過不斷提升市容環境

加大管理力度等舉措

讓市民更加珍惜家園環境,自覺改變陋習

形成共同維護城市優美環境的共識

管好“一口痰”,文明一座城……

下一階段

我市將在“文明場所”勸導活動中,在主次幹道、公園廣場、景區景點、商場超市、醫院、車站、公共文化設施等公共場所,針對隨地吐痰這一不文明行為,組織開展不文明行為勸導、環境衛生維護等主題活動。同時,在“清潔家園整治行動”中,相關部門也將制訂管理辦法,對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的典型事例進行曝光、查處,通過嚴管形成規矩、通過處罰形成自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