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廢長立幼,爲何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掀起血雨腥風?

在中國歷史上,由於在王位繼承問題上處理不當,廢長立幼,從而掀起血雨腥風的事例屢見不鮮。但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實施廢長立幼,卻是風平浪靜,沒有掀起絲毫波瀾。

劉秀廢長立幼,為何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掀起血雨腥風?

戰國時期,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銳意進取,頂住巨大壓力進行“胡服騎射”等改革,使趙國的國力蒸蒸日上。而然,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卻倒在王位繼承的問題上,壯年喪命,下場悽慘。

趙武靈王的長子叫趙章,是王位的法定繼承人,但趙武靈王更加寵愛與吳娃所生的小兒子趙何。於是,他改封趙章為安陽君,而立趙何為太子。

趙武靈王的廢長立幼,自然引起趙章的不滿。公元前295年,趙章趁趙武靈王和趙何去沙丘行宮之機,發動政變。政變失敗,趙章逃到趙武靈王的住處,趙武靈王開門接納了他。公子成、李兌於是帶兵包圍了趙武靈王的行宮,殺死趙章,並把宮裡的人全部趕走,只留下趙武靈王。趙武靈王被圍困三個多月,活活餓死。

劉秀廢長立幼,為何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掀起血雨腥風?

秦朝,秦始皇廢長子扶蘇、立幼子胡亥。結果,趙高操控胡亥,大權獨攬,殘害李斯、蒙毅等忠良,指鹿為馬胡作非為,最終導致秦帝國二世而亡。

劉秀廢長立幼,為何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掀起血雨腥風?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也曾差點做出廢長立幼的事——準備廢掉與呂雉所生的劉盈,改立與戚姬所生的劉如意。後來因為叔孫通等人的勸諫,加之張良、商山四皓都明顯站在呂雉和劉盈一邊,劉邦才無奈作罷。

劉邦廢長立幼雖然沒有成功,但這件事卻給戚姬母子留下了禍根。劉邦去世後,呂雉掌權,先是毒殺了劉如意,繼而又把戚姬製作成“人彘”。

劉秀廢長立幼,為何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掀起血雨腥風?

漢武帝也曾廢長立幼,廢掉與衛子夫所生的皇長子劉據,立與勾弋夫人所生的幼子劉弗陵。在此過程中,西漢朝廷及後宮暗流湧動,最終爆發了“巫蠱之禍”。

徵和二年,與太子劉據及衛家關係密切的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利用巫蠱詛咒漢武帝,並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公孫敬聲父子因此被處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也遭到坐誅。

隨後,漢武帝又命寵臣江充奉命徹查巫蠱案。江充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於是便趁機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人誣陷太子。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遭鎮壓兵敗,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

數年後,壺關三老與田千秋等上書為太子劉據伸冤,漢武帝悔悟,但人死不能復生,於是便遷怒於江充等,夷滅江充三族,並燒死蘇文。巫蠱之禍,前後受牽連者達數萬人,是名副其實的血雨腥風。

綜上所述,中國歷史上由於廢長立幼而引發的血雨腥風確實是屢見不鮮。那麼,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實施廢長立幼——廢長子劉疆,立四子劉莊為太子,為何卻是風平浪靜,沒有掀起絲毫波瀾呢?

劉秀廢長立幼,為何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掀起血雨腥風?

1、廢長立幼之前,先廢皇后

上述幾位廢長立幼的皇帝,除了秦始皇——史書沒記載,我們不清楚外,其他幾位在廢長立幼前,都沒有把長子的生母先行廢掉。而劉秀在立劉莊為太子前,則是先把原太子劉強的生母郭聖通從皇后的寶座上拉下來,改立劉莊的生母陰麗華為皇后。

這樣做的好處是,既除去了長子的靠山,又清理掉幼子的阻力,同時也向文武群臣和天下人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我劉秀想要廢長立幼了。

文武群臣在郭聖通失勢、劉秀心意已決的情況下,自然也不敢、不願為原太子劉強站臺。

如此一來,廢長立幼就順利多了,只有郅惲在劉秀廢掉郭聖通時不鹹不淡地上書說:“我聽說夫婦之間的事情,做父親的尚且不能干涉,何況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怎能干涉君王呢?所以,我不敢說什麼。儘管如此,希望陛下考慮是否可行,不要讓天下人非議。”

劉秀廢長立幼,為何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掀起血雨腥風?

2、儘量安撫有可能反對的勢力

劉秀廢長立幼,最有可能反對的勢力除了郭聖通外,還有其他皇子。所以,在廢掉郭聖通後,劉秀又給了這些人一把糖,封郭聖通的另外一個兒子劉輔為中山王,把常山郡併入中山國,封郭聖通為中山太后,把其餘九位皇子全都從公爵晉封為王。

3、原太子劉疆有自知之明

郭聖通被廢后,劉疆還是皇太子。但劉疆自己十分清楚,他這個皇太子的寶座遲早不保,因此多次通過左右及諸王,向劉秀表達了退居蕃國的願望。

劉秀起初還於心不忍,遲疑了好幾年後才同意。建武十九年,劉秀封劉疆為東海王;建武二十八年,劉疆就封地。

劉疆到了封地,一如既往地低調,幾次上書讓還東海,又託皇太子堅決辭讓。

劉莊即位後,山陽王劉荊偽造大鴻臚郭況(郭聖通之弟)的手筆,寫信給劉疆,勸其舉兵奪取天下。劉疆是膽小怕事之人,忙卻將送信的使節和信件原本押送到洛陽,交給漢明帝劉莊查辦。

劉秀廢長立幼,為何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掀起血雨腥風?

劉疆的謹小慎微和自知之明,得到了劉秀和劉莊的積極響應。

在劉疆前去就封時,劉秀特意對其優待大封,賜給虎賁旄頭,宮殿中設有鐘鼓之懸,還有乘輿,又把魯郡劃封給劉疆作食邑,這樣,劉疆的食邑共有二十九縣。

漢明帝即位後,對劉疆也是關懷備至,其待遇遠高於一般的王侯。永平元年,劉疆病危,漢明帝特地派中常侍帶太醫去給他看病,又詔沛王劉輔、濟南王劉康、淮陽王劉延等到魯,為劉疆送終。劉疆死後,漢明帝又派大司空持節護喪事,大鴻臚副,宗正、將作大匠視喪事,贈以特殊禮節,升龍、旄頭、鸞輅、龍旂、虎賁百人。

這簡直就是一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人間喜劇,哪裡有趙武靈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時期那種廢長立幼時的血雨腥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