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遭遇「家長暴力」,家校關係怎麼了?

本應受到社會尊重的教師,卻被個別家長拳腳相向,衝擊的不僅是教師個人的職業榮譽和尊嚴,更是人們內心深處“尊師重道”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長與教師之間為何會出現極端事件?應當如何保障教師的權益和校園安全?成為值得思索的話題。

家長向教師“舉起拳頭” 粉碎了誰的心?

日前,安徽淮北發生一起校園尋釁滋事事件,教師在校園內被學生家長毆打受傷,引發社會關注。

6月29日上午,淮北市第二實驗小學五(5)班老師張某被毆打受傷。接到報警後,公安民警立即到場處置,當場控制了肇事者,同時將受傷教師送往醫院治療。

經調查,29日上午大課間,五(5)班學生張某銘與趙某澤發生矛盾,張某銘毆打趙某澤後謊稱自己被打。張某銘的母親趙某妹、姨趙某玲找到五(5)班班主任老師張某,對其毆打,趙某澤和多名同班同學受到謾罵。

當晚,公安機關在調查的基礎上,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決定對肇事者趙某妹、趙某玲行政拘留15日。

此事引起網民熱議,部分網民認為,當教師生命權都無法保障的時候,一味包容、放任,提倡“賞識教育”,將培養出怎樣的學生?有網民表示,一些家長動手打老師的行徑令人心寒,如今對學生的保護有些矯枉過正了,老師批評學生嚴重點就可能被問責,和體罰、虐童掛鉤。印象中,小時不乖的小朋友被老師罰去操場跑兩圈或罰站,這些對管束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還是非常有用的。

記者梳理發現,教師被學生家長暴力現象並非個例,家長和教師之間發生衝突、爭議的事件近年來頻現報端。據報道,2018年6月,蚌埠五河村民王某在兒子所在班級的微信群裡向語文老師張某某詢問試卷發放情況,未得到老師的及時回覆後,王某在班級微信群裡辱罵老師,隨後到校對老師進行了毆打。2018年6月8日,高考結束當晚,四川資陽市樂至中學一位高三班主任杜某和班上學生們一起聚餐。期間,家長舒某帶人來找杜某,雙方發生口角,杜某遭到毆打。

“這些極端案例近年屢有發生,究其背後原因,是家校溝通不到位、矛盾激化所致。”成都市青羊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科研室主任李萍說,理想的家校關係應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學生尊師重道,家長老師相互尊重、形成育人合力,但當前家校之間存在雙方權責邊界不清、家長對教師信任度降低等諸多問題。

“打的是老師、痛的是教育、傷的是孩子,我們應該拒絕任何毆打老師的惡劣行徑,個別家長造成的惡劣影響,需要更多人去彌補。”安徽師範大學教授方雙虎認為,教師被打、教師權益得不到保障、教師生命安全得不到法律保護、師道尊嚴被人隨意踐踏,傷害的不僅僅是教師的情感,更多的是

傷害教育,讓教育遠離了教育規律和本質,讓教育失去了本身的光華。

不攜手卻走向對立 家校關係為何失衡?

多名受訪的專家學者都認為,教師遭遇家長暴力相向,背後有多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家校關係商業化,社會評價功利化。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魏奇認為,有些家長把師生關係當做商品服務關係,有些老師則在師德師能方面有些缺失,兩者的錯位容易導致關係緊張。

“另一方面,社會對教育的功利化、粗暴化、簡單化是更深層原因,常常用簡單的分數和獲獎掩蓋忽略學生的品行和健全人格,用考取什麼類型什麼層次的學校替代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校的立德樹人。”魏奇說。

二是教師定位不明晰,教師職能無邊界。多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坦言,當前基層教師承擔過多不應承擔的職責,沒有明確教師的職業邊界,一味用“春蠶”“蠟燭”的職業標準來定位教師,往往導致家長將教育的責任都轉嫁到教師身上。

中國人民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副教授高永安認為,由於優質教育資源欠缺,地區或者人群分佈的不平衡性,學校和學生家庭有的形成矛盾對立體,關係容易激化。一旦學校和家長關係激化,直接面對矛盾的往往是一線教師。

接受採訪的部分中小學一線教師告訴記者,如何“管學生”成為近年來一項“艱難的選擇”。成都市一名從教20餘年的小學教師告訴記者,老師懲戒“熊孩子”、問題學生的手段非常有限,除了言語說教就是請家長,體罰是絕對不允許的,連批評都要以正面引導為主,保護孩子自尊心,說重一點都在擔心學生接受不了,怕出事。

三是“安全焦慮”心態嚴重,個別家長法治觀念淡薄。多名受訪的教育工作者都提到了當前家長的“安全焦慮”心態。“在一些家長心中,子女高於一切,不允許有任何損害、不公或者疑似損害和不公。這些子女多半時間在學校,所以學校、教師是直接的利害關係者。”高永安說。

“如今家長對孩子身體、學業越來越重視,對學校要求也越來越高。”成都市一名中學教師告訴記者,十幾年前,孩子在學校磕磕碰碰很正常,家長普遍都能理解。如今,孩子受點小傷有些家長會小題大做,必須弄清楚是誰的責任。她班上有名學生被家長寵溺嬌慣,經常不寫家庭作業,多次找家長溝通,家長並不理會。這名學生有次和同學打架,臉上有一道劃痕,家長便立馬到學校找老師理論。

“學生看家長,家長看社會。”一名教育部門工作者說,家長的暴力行為反映了其本身沒有法治觀念,同時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社會影響。他認為當前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厚,教師的價值沒有被認同,再加上懲戒教育的缺失,不僅造成家長的肆意妄為,也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示範效應。

業內呼籲家校溝通要“勤” 校園安全保障要“硬”

多名教育工作者呼籲,謹防家校關係、師生關係的“破窗效應”,要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溝通協調,同時也要加強校園安全保障機制。

“理解溝通、家校協作才應是教育本來模樣。”方雙虎認為,當前要讓教育真正走向新時代,必然的選擇就是還教師師道尊嚴,給予教師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給予教師應有的教育權利和個人權利,讓教育真正變成教育,讓人們敬畏教育、相信教育,而不是踐踏教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等專家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應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並對懲戒程度進行明確界定,比如什麼程度的錯誤要有誰來執行懲戒,是教師學校還是專門的社會機構都應該劃分清楚,確保通過懲罰措施讓問題學生行為迴歸正常狀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也是最需要被教育的群體。”成都師範學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鄧達說,應以家長學校為抓手,建成以學校校長、教師等為主體,專家學者和優秀家長共同參與,專兼職相結合的家庭教育工作骨幹隊伍,克服“以會代校”、專業課程缺乏等問題,多渠道對家長進行教育培訓。

好家長也是培養和教育出來的。”魏奇建議學校定期召開家長交流會,重視學生在家庭的表現,家長定期瞭解孩子的全面發展而不是考試成績和排名,開通微信公眾平臺或家長群,定期交流教育中的問題,及時引導孩子和家長。

浙江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建議建立妥善的衝突解決機制,家長可組成家長委員會,協同並監督校方處理校園暴力和相關矛盾衝突。涉及違法犯罪的,報警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學生家長應尊重該組織的處理決定,對決定不服者,可向教育主管機關或者更高層矛盾調解組織或司法機關申訴。

“校園安全保障不容忽視,應當建立專業教學安保機構,有條件的學校成立保衛科,招聘專業的校園安保力量。”一名公安民警說,還可以設置家長接待室,對需要進入校園的學生家長等社會人士進行安全防護,提前做好應急預案,主動開展警、校聯動,一鍵報警、視頻監控,做到有情況時快速處置。

趕快去應用商店下載“師之app”瞭解最新最全的教育資訊,更有大牌入駐解答熱點難題,為您帶來專屬的知識盛宴,快來加入吧!

教師遭遇“家長暴力”,家校關係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