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是如何對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

揭秘: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是如何對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

日軍雖然人多,但大概率被德軍吊打

這本來是一個難以比較的問題,結果卻由於和共同的敵人交戰而可以對照。這共同的對手就是——蘇軍

揭秘: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是如何對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

從枯燥的數據來說,二戰時期德軍普通步兵師理論上有15000——17000人,日軍42年之前的甲種師團人數達15000——28000。日軍人數明顯佔優

各種輕武器雙方差異不大,德軍裝備稍好。

揭秘: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是如何對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

在重要的反坦克炮和支援火炮上,德軍都明顯好於日軍

,這意味著面對強大對手時能否有抵抗能力。德軍PAK38/40系列反坦克炮精度好威力夠,是阻止蘇軍除了重型KV/IS系列坦克的利器。實在不行還可以用著名的88防空炮代勞。後期德國步兵師更裝備了突擊炮,可以部分替代坦克的用途。反觀日本關東軍面對蘇軍T34坦克海時表現出的無力就很說明問題,反坦克槍根本打不穿蘇軍裝甲,只能靠人肉炸彈,甚至把T34叫做“鬼戰車”。

揭秘: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是如何對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

最關鍵的在於,德軍運輸能力大大強於日軍。日軍還停留在步兵靠走,火炮靠拉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模式。德軍雖然騾馬也有不少,但眾多車輛保證了德軍快速機動部署轉移,也是“閃電戰”得以實施的必要前提。這意味著德軍想打的時候可以打,想包圍想突襲的時候可以突襲。而日軍機動力差,只能處於被動挨打地位。

(筆者做了對照簡表,超過對方顯示為紅色)

揭秘: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是如何對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

以實戰說話

在蘇德戰爭中前期,非德軍突然襲擊的情況下,德軍可以做到一比三,一比五的比例對抗蘇軍。海王星行動,哈爾科夫都是如此。

在蘇日諾門坎衝突裡,蘇軍傷亡近2萬3千人,日軍死傷4萬5千人,還有3000人被俘。日軍聯隊旗都被蘇軍繳獲,要不是及時停戰,日軍損失會非常大。23師團完全失去戰鬥力,戰後憤怒的日本傷兵居然把參謀長岡本的雙腿斬斷。可見日軍士氣收到了巨大打擊。

朱可夫將軍對德軍國防軍和黨衛軍評價較高。他對日軍的評價很能說明問題。他表示日軍精銳部隊戰鬥意志頑強,但軍官素質差,主動性差,習慣於墨守成規,裝甲部隊和炮兵大大弱於蘇軍。比起日軍的威脅,這位名將反而更擔心自己的後勤跟不上,沒有足夠燃油圍殲對手。

揭秘: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是如何對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