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企業亮相 美團上市正當時

7月9日,雷軍終於在港交所敲響了小米上市的鐘聲。或許,市場還未從各種小米傳說中回過神,很快就要集中精力關注另一家赴港上市的獨角獸了。中國最大的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點評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已過去半個月,如無意外,離王興敲鐘的時刻越來越近。

某種意義上,這是中國新一代企業家的高光時刻。王興、張一鳴被視為新一代互聯網企業家,他們以一種新思維,在一個新時代下,成為新經濟的主導者,而新經濟則是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王興的關注“核心論”,張一鳴從今日頭條到抖音的產品進化能力,都是這新一代企業家創新思維的體現,並且以集體的力量推動者整個經濟的不斷革新。

可能鑑於小米的低估值和破發,有些聲音會質疑接下來赴港上市的公司,包括美團,但是,我們從多個維度來看,美團上市正當時。

目前全球經濟處於調整期,不確定因素增加,企業需要走向國際化,在全球尋找機會或者增強抗風險能力;國內也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需要新經濟力量發揮示範效應,無論是A股的CDR改革,還是香港的“同股不同權”改革,都是從資本層面對新經濟企業的支持。

如果做一家企業,目標是上百年,那我們就不能只關注眼前的股價波動,而應該放到這種大的歷史背景下去審視,大環境的變化意味著重大機會,踏準了節奏前途光明,錯失了機會則可能荊棘密佈。

對於企業自身而言,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也促使其迎合歷史潮流,加入整個市場變革中。以美團為代表的新經濟模式,在前期快速增長階段,需要大量資本支撐。而在經濟轉換週期內,整個市場的“資金荒”很快傳導至新經濟企業的一級融資市場,即所謂的“資本寒冬”。因此,抓住政策紅利,尋求二級市場支持,成為互聯網獨角獸的最佳選擇。

無論已經上市的小米,還是即將上市的美團,他們此刻選擇上市,即是市場對新經濟模式的認可,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這些新一代企業家們,在這個歷史轉換時刻,再次抓住了機會。

新一代企業亮相 美團上市正當時

美團的機會,也是港股的機會

歷史正在改變,昔日的互聯網獨角獸們多選擇赴美上市,但是無論是當下如火如荼的貿易戰,還是美股對中概股一直存在的排斥基因,都在助推中國互聯網公司迴歸。這成為美團、小米們赴港上市的外部驅動力。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那些退市的中概股,無論是4年前的巨人網絡,還是去年的360,選擇從美國退市,價值被低估是核心因素。此外,美國資本市場的制度性壓力,比如集體訴訟,只要上市公司稍微不注意,將遭受巨大損失,當然這不是針對中概股,包括Facebook這樣的本土巨頭,都難逃厄運,被選中的公司一般都要支付上千萬美元賠償。還有美國的做空機構,近幾年出現多次惡意做空中概股事件。因此,從上市公司角度而言,赴美上市並非最佳選擇。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出現這樣的尷尬:中國互聯網公司因為利潤不達標,無法在A股上市;由於AB股機制,也無法就近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即是典型案例。因此,從美股退市後,很多互聯網公司再回資本市場困難重重。一邊是創新的代名詞,受到用戶歡迎,一方面卻是資本市場的高門檻。

今年,這一尷尬局面終結,美團們迎來了新機會。A股加速CDR落地,港股4月底開閘“同股不同權”。而從目前來看,港股顯然更容易落地。因此,我們看到了多家互聯網公司齊赴香江。

互聯網的發展不同於傳統企業,鑑於其模式之新,需要創始團隊牢牢掌握控制權,而同時又需要引入大量資本,因此為了既能保持控制權又能借助資本的力量,同股不同權的AB股設置成為行業定規。

因此,某種意義上,王興之前說的不上市,無非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而港股的改革,為美團的上市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選擇。首先確保了創始人對企業的控制權;其次,香港股市面向的是整個國際投資者,無論在流動性,還是融資形式上,都可與美股媲美;第三,香港的投資者以機構為主,更加專業,更重視公允價值,並且對於TMT行業的價值尤其重視。

因此,作為國內最大的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選擇赴港上市,即可實現美股所具備的“同股不同權”,獲得專業機構的公允價值,獲得全球資金支持(包括中國內地,比如滬港通、深港通),還可以避免美股對中概股的一些歧視性因素。並且,通過香港這個窗口,美團們的故事也將面向全球講述,這是國際新經濟競爭中的重要一環。

這是美團的機會,同樣也是港股的機會。港股的此次改革也可以印證其對新經濟的態度,支持像美團這樣的中國互聯網新一代獨角獸。

我們可以看一組數據,目前,新經濟行業市值佔香港上市公司總市值的比重約為3%,遠低於納斯達克交易所、紐約交易所、倫敦交易所60%、47%及14%的佔比。同時,港股也存在估值偏低,交易量不足,創新不足等問題。港股2000多家公司,一半以傳統行業為主。因此,香港股市也需要新的故事,新的活力。

美團點評、小米這樣的國內新經濟獨角獸,代表著未來的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也有著不同於傳統企業的技術實力和創新實力,能夠優化港股結構,提升活力。華興資本包凡所言,新經濟的超級週期剛剛開始,一批擁有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國內公司進入港股,將帶動香港經濟,繼續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優質上市企業對於交易所的帶動作用已有先例,比如騰訊,其吸引了全球數千億資金前來香港投資。而隨著小米和美團的陸續上市,將再次為香港注入活力。

再往遠處思考,未來港股也將於A股形成良性互動,比如CDR發現,港股投資風格和理念對A股的影響等等。因此,美團的上市,不僅是一家企業的事情,而是整體經濟、資本市場改革的風向標。行情波動是暫時的,而這種制度性革新則是長久的。

“資本寒冬+上市”孕育的機會

美團選擇此時上市,除了對於宏觀大趨勢的把控,還有其自身發展的考量。這就要回到當前的形勢來分析。

儘管新經濟被寄予厚望,被各種政策、資本呵護,但是在宏觀經濟調整期出現的陣痛,也不逐步傳導至互聯網領域,典型的當屬“資本寒冬”的來臨。

先看宏觀數據,在金融領域整頓中,市場出現資金緊張趨勢,央行發佈的5月金融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608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億元,環比則減少一半。也就說,整個社會的融資額在大幅下滑。再看一級投資市場,投中信息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VC/PE機構完成募集的基金共103只,同比下降54.82%;完成規模110.3億美元,同比下降74.85%;4月份,完成募集基金在募資規模和數量上都大幅下降,募資規模降幅超過80%,數量同比下降69.41%。

而最近易凱資本CEO王冉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明確指出了資本寒冬來臨,他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們判斷今年下半年流入一級市場的資金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至少減少50-60%,甚至可能減少70%-80%。受其影響,我們預計中國一級市場的估值水平半年內會普降30%,個別之前泡沫比較嚴重的領域甚至可能會下降50%以上。”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需要大量資本支持發展的互聯網公司越來越難依靠一級投資市場輸血。因此,要想冬天不被凍死,必須尋找新的融資渠道。從好的一方面來看,也將對行業進行一輪優勝劣汰,因為在募資困難時,資本將重點關注龍頭,而非泥沙俱下。

沒有充足資金儲備,又缺乏在二級市場融資能力的企業,哪怕是行業龍頭也難以支撐,比如共享單車領域的OFO。在遭遇融資困境後,不惜抵押換取阿里資金,儘管如此,目前依然沒有解除危機,商業模式和節奏把控的短板,也讓其上市遙遙無期。

當然,縱觀過去的資本寒冬,每次也都會誕生新的巨頭。2000年資本寒冬中,網易、阿里都險些沒能熬過去,後來京東也陷入資本危機,騰訊也有缺錢的時候,但幸運的是他們得到了投資機構的雪中送炭。熬過寒冬,上市後估值被正常對待,比如騰訊,在港股上市後,盈利與市值大幅抬升,漲幅已經超過600%。

如今作為新一代互聯網獨角獸,面臨同樣的考驗。換句話說,美團點評、小米等企業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刻,一旦度過寒冬,也有機會成為引領新經濟的領軍企業。因此,憑藉其之前打下的基礎,選擇上市,通過二級市場融資,是當前最好的選擇。並且,他們遇到了政策紅利期,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在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港股市場,能夠獲得更加公允的估值,更看重長期價值,而不在於一時的股價波動。看看去年上市的平安好醫生等,都在表明這種價值投資理念。

新一代企業亮相 美團上市正當時

美團的節奏

分析大形勢的變化,就不得不提美團自身的節奏,而談美團的節奏,就不得不研究一下它的靈魂人物——王興。

王興是中國新一代企業家的代表,這並非從年齡這個單一維度來講,而是看其經歷和思維方式。王興的父親便是順應了改革開放的潮流而創業,現在依然掌管著一家現代化水泥企業。這不僅讓王興生活無憂,並且父輩的時勢的把控也遺傳到了他的身上。而王興年輕時赴國外讀書,早年連續創業,讓其身上既具備了一種揮斥方遒的氣質,也懂得有節奏有規劃的務實態度。

他父親曾經給他說,要讓中國所有的橋樑公路用上他家的水泥,這是不是和王興對美團的目標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正如我們不能只看到上市的風光,而忽略了其走來的每一步一樣,還必須看到王興和美團的節奏。

王興曾提出“每天行進30公里”的理念,在他認為的這個萬億市場的大目標前提下,有條不紊的推動戰略的轉型,比如提出團購發散到本地生活,比如對外賣、酒旅、貓眼業務的洞察,比如對下半場服務商家、深入產業鏈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時期,美團都有其主要任務,進而編製成一張大網。有節奏的人才會對大形勢做出判斷,比如王興最早提出“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

簡單回顧一下其發展節奏:用科技連接消費者和商家,提供服務以滿足人們日常「吃」的需求,並進一步擴展至多種生活和旅遊服務。然後,圍繞消費者端,提供食、住、行、遊、購、娛,圍繞商家端提供營銷、配送、IT、金融、供應鏈、運營等服務。接著,通過信息和交易驅動消費者和商家的線上互動,並且提供摩拜單車、打車、機票、火車票等方式讓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更加便利的線下聯繫;同時,也可以通過城市配送網絡將商家服務提供給消費者。

以前,都說BAT這類互聯網公司做不了髒活累活兒,指深入線下。現在包凡說新的護城河就是做重做深,指融合線上線下,在一個領域做垂直整合。這不就是美團一直在乾的事情嗎?他打破了之前的互聯網魔咒,構建了護城河。

而美團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社長跟蹤觀察美團多年,不得不說在王興這個超級大腦的指揮下,美團團隊將高效的執行力發揮到了極致,從團購開始,到外賣、打車、電影等等業務,這支團隊步步為營,多點開花。儘管世人不解,甚至嘲諷,都沒有動搖王興和美團的既定節奏。而餐飲、外賣、酒旅等行業領先位置證明了他是對的,酒店間夜量超越攜程,也封住了一部分質疑者的口。

概括起來講,作為成長在企業家家庭,國外教育經歷和連續創業者的王興有著宏大的視野,同時兼具強大的韌性。在大的戰略目標下,將其分解,一步步用執行力和耐力去達成。從橫向擴張時候構建了一個多元的業務版圖,到縱向構成了一個立體的超級生態。

而正是這種“蟻性”精神讓美團成為今天的美團,也讓美團在面臨歷史變革、行業變故的時候,能夠規避“危”而抓住“機”。因此,我們回到開頭的判斷,美團上市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