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寿总经理张可:感知客户需求 做高性价比产品

张可认为,寿险公司不可能依靠简单激进的方式来实现长久发展,而是必须坚持长期经营的理念,找到一条专业的增长路径

太平人寿总经理张可:感知客户需求 做高性价比产品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总结了人生的三大境界:第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总结而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必须立志笃行才会突破成功。

事实上,中国保险业从开放到飞速发展,从点点星火到百花齐放,又从粗放经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同样适用于这三种境界。

7月6日,保险行业一年一度的超级盛会“第三届国际保险节暨2017年度保险名家颁奖盛典”在上海世博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会议上,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可发表演讲,并提出寿险发展的三种境界——“立”、“行”、“破”。对于保险公司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客户体验,张可给出了诸多有价值的思考方向。

做“亲民”产品

“行业能持续健康发展,它的起点一定是有亲民的产品。没有老百姓接受的产品,怎么可能有健康发展的负债端呢?没有负债,那又怎么能带来资产呢?”张可说。

从行业现实情况看,做高端产品并不难,但要做平价的、给客户带来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却不容易。就拿重疾险来说,以前人们总会觉得重疾险比较贵,动辄数万元的年交保费,让普通家庭高攀不起;而且重疾产品对发生率较高的轻症疾病保障也不够。随着监管出台一系列产品新政,各家公司开始围绕回归保障做一些全新的尝试和变革,比如突破疾病保障数量、轻症多次赔付,不仅功能更全,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费率上实现突破,让更多普通家庭能够买得起。

那么高性价比,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能力去给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保障类产品并不是没有利润,相反与以前市场热卖的多数产品相比,其价值贡献更高。同时,因为亲民,保费总量自然会增加。

张可强调到,所谓亲民,一定是将客户需求,转化成自身产品结构变化的动力,转化成倒逼公司管理改革的动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风险管控,让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实现将福利让渡给客户与公司持续发展的兼顾,这也是保险回归保障的一种体现。

引领消费体验

“以客户为中心”是金融服务行业所推崇的理念,但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张可解释道,就是要从客户真正需要的角度去设计产品,从客户感受最好的角度来提供服务。“做客户喜欢的事,效果就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银保监会黄洪副主席曾经指出,进入新时代,保险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是对保险行业现阶段的一个深刻认识。我们应该不断反思,我们离客户真正的需求有多远?客户想要什么样的服务?还存在哪些痛点?比如刚谈到的重疾险价格偏高,不够亲民;还有客户经常反映的保险条款太复杂,不容易理解;以及行业居高不下的理赔投诉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行业发展、服务改革的发力点。”张可说。

优质的保险服务应该是雪中送炭,解客户燃眉之急。《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寿险业已经开始着手推出各种人性化服务,比如秒赔、闪赔、快赔等,持续提高理赔的效率。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保险业近年出现了很多“现象级”创新,带动了一次次消费热潮。比如互联网重疾险的兴起,以前传统线上产品主要是简单的旅游险、意外险,后来逐渐挖掘到线上健康险的市场空白,推出了很多创新产品,市场反响非常热烈。还有多家公司通过社交平台开发特定产品,让更多互联网用户接触到保险,也唤醒了更多年轻群体潜在的保险意识。

张可表示,以客户为本,不光要强调保险作为“温度计”的作用,时刻感知客户需求的变化,看看客户有哪些地方不满意,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同时,更要像“恒温器”一样,通过不断创新和迭代,始终做到比市场更快一步、比客户更懂客户,提前挖掘潜在需求,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走进客户心里,赢得客户信任。

跨界与融合

如今,所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已经不止发生在行业围墙之内,没有什么围墙是攻不破的,也没有什么护城河能让企业高枕无忧。

张可表示,“行业跨界与融合已成为大趋势,几年前大家竞争的主战场还是保单,抢保费、抢人力、抢渠道,而现阶段,医、养、娱、吃、住、行等多领域,都给了保险业充分想象的空间。寿险业生态正在重塑,不去跨界,就有人敢跨过来“打劫”;不去融合,就会被吞食。”

记者获悉,目前很多寿险公司纷纷抢滩养老社区,投入资金上千亿。不管是重资产投入,还是轻资产整合,因为发展时间短,社区运营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未来,保险公司在养老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养老产业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入住率。在美国成熟的养老社区,入住率可以达到95%,老年人在养老社区的平均居住年限超过10年,所以能保证有稳定的盈利。目前国内入住率还不错,但未来社区建得多了,如何保证充足的客源?另一个问题是客户定位。国内养老社区目前大多是服务于健康老人,但实际上,失能、半失能老人更需要入住专业养老机构,这个群体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大。如何把这些老人纳入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元的社区模式,也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张可说。

北宋的张载曾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张可看来,这四句话最能表达每一位保险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保险绝不是只卖一个产品,而是要唤起人们对健康、幸福、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