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男足冠軍成員今何在?未來還靠自己拼

時間回到去年9月,以上港U20球員為班底出戰的上海男足全運隊,在天津成功奪得男足甲組冠軍,實現上海足球全運金牌大滿貫,一路上晉級的過程中,他們戰勝了擁有黃紫昌的江蘇、擁有楊立瑜的武漢,以及擁有張玉寧的浙江隊,那支上海隊中,包括陳彬彬、胡靖航、陳威、俞豪、魏來和魏震這些球員。轉眼間,一年過去,隨著“我要上奧運”選拔賽落幕,這支球隊的使命也走到了終點。

相比於當年同樣奪得全運金牌的1989屆和1993屆,這支球隊組隊較為順利,上港接手東亞之後,這批由崇明基地、幸運星培養的球員,從一開始就屬於全國領先水平。和前輩一樣,每年兩次出國拉練的經歷,幫助他們獲得了足夠的比賽經驗,至於主教練也從洋帥及時過渡到了成耀東。在中國足協頒佈U23新政後,上港最先起用的符合標準的年輕人,並非U23,而是至今仍屬於“U21”的張華晨,由此也可見歷任外教對於這批1997-1998屆畢業生資質的認可。上個賽季中,除張華晨外,像陳威、魏震、陳彬彬等先後獲得過亮相機會,胡靖航更是憑藉在建業的出色發揮,榮膺年度最佳新人。而在今年的亞冠舞臺,另一名年輕中衛俞豪也得以首發,並且有著不錯的發揮。

遺憾的是,上個月的“我要上奧運”選拔賽中,球隊不敵孫繼海帶領的中國奧運選拔隊,錯失了所謂組隊權。事實上,明眼人都清楚,即使最終勝出,未來究竟以什麼方式組隊、由誰來率領這支球隊,還要看有關方面領導的意思。

但至少,從當初的全運冠軍,到現在結束集體比賽使命,這批球員未來如何發展,也成為球迷關心的事情。陳彬彬成為今年上港一線隊的最大發現,同時憑藉自身努力,入選了國家隊;胡靖航租借加盟建業,以他的能力和對建業的熟悉程度,下半賽季獲得主力位置應該不會太難;陳威也是上港一線隊的常客。

其他的球員中,俞豪有過出場經歷,並且他的潛力也被教練組看好,而李申圓、龔純潔、雷文傑、高志傑、江子磊、施曉東、周正、魏來等都具備在未來競爭一線隊出場機會的潛力,在內援市場身價水漲船高的當下,上港應該還會繼續保持自我造血的功能,儘可能給年輕球員進入一線隊創造機會,剩下的,就看這當中誰能更早地把握機會了。上個週末,球員們一起吃了頓“散夥飯”,算是為過去的日子做個告別,同時也為即將開啟的未來互相勉勵,過去四年間,在同年齡段正式比賽中,他們只輸過一場“奧運選拔賽”:“未來,靠我們自己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