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連工資都發不出,卻成爲了工業4.0的領導者——大族雷射

他曾經連工資都發不出,卻成為了工業4.0的領導者——大族激光

今天我把大族激光2%倉位的可轉債115元賣掉, 52.22元買入1%倉位的大族激光。

時機選在了當前市場對手機行業極度悲觀的時候,再加上大族激光失望的2018年一季報和扣非接近零增長的2018半年報預告,大族一跌再跌。

很多股民,買股票糾結於幾分錢的波動,其實我56元就想給這些賬戶買上大族,到現在不論是從46元還是52元買上,都比原來的方式節省了很多錢,所以好的策略和產品,要比斤斤計較要重要的多。

當然不是因為大族回調了20%就買它,而是因為其財報披露的信息給了我繼續買入的勇氣。

他曾經連工資都發不出,卻成為了工業4.0的領導者——大族激光

談起激光,想必大部分讀者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定美國科幻大片裡的激光武器,極具殺傷力。國內卻有家企業將這種極具殺傷力的激光設備應用於汽車、飛機、各種工業產品的焊接、切割,成為了中國激光設備的王者,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大族激光。

蘋果後蓋上的LOGO、小字,都是用大族激光的設備雕刻的,那工藝是槓槓的。

他曾經連工資都發不出,卻成為了工業4.0的領導者——大族激光

大族的創始人叫高雲峰,在創辦這個高大上的激光企業之初,並沒有任何技術、資金儲備。

最開始,他在大學任教,但是主修的是飛行器設計專業,和激光沒什麼關係。

1996年,不到30歲的高雲峰認識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進口了幾臺激光機,他經常被請去解決相關技術問題,在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後逐漸掌握了這些機器的設備原理。

一次,當他了解到這位朋友準備向德國訂購激光打標機,他截下了這筆單,說自己也能生產,與對方約定先打40萬預付款,等樣機出來再付40萬。

拿著這40萬啟動資金,在一間租來的房子裡,大族激光誕生了。經過三個月的摸索後終於交貨。

大族激光,英文翻譯是“漢族的激光”,和同在深圳的企業華為名字源於“中華有為”、中興有“中國興旺”之意,從這些名字裡能看到那個時代企業家心中振興本土製造業的野心與抱負

2004年,大族激光正式登陸深圳中小板上市。

上市後,大族完成了三次轉型,這三次轉型伴隨著下游客戶、行業、商業模式的巨大變化。最重要的一次轉型當屬與蘋果的合作,徹底改變了大族激光的命運。

2007年,蘋果發佈了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iPhone。2008年,大族激光的產品獲得蘋果認證,至此又抱上了新巨頭的大腿,成為蘋果的重要供應商:

激光打標設備雕刻背面的小字;激光切割設備切割屏幕;焊機機器人焊接電池……蘋果一躍成為大族最大的客戶

與摩托羅拉、蘋果這類的大公司合作。提高了大族的品牌影響力,通過這些消費電子巨頭的認證,就是產品工藝的一種保證。這些高端客戶具有很好的示範效應,對於公司開拓其它客戶具有很好的幫助。

如今的大族激光正走向第三個十年。過去的數年力,大族激光打搭上蘋果產業鏈的東風,一路裸眼狂奔,業績節節攀升,是典型的白馬企業。

他曾經連工資都發不出,卻成為了工業4.0的領導者——大族激光

最重要的是,大族激光2017年的年報數據,已經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轉型成功的大族激光。

2017年,大族激光淨資產70億,增長32%,總資產141億,增長36%,收入116億,增長66%,扣非淨利潤16.4億,增長129%。

淨資產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

收入增長率

2017年,大族激光可以稱之為教科書式的增長。

淨資產收益率加權28%。

杜邦分析法:ROE=淨利潤率14.8%✖️總資產週轉率94%✖️槓桿199%(東方財富網加權數據)

研發費用8.5億,佔收入的7.4%。相當於淨利潤的50%。

毛利率40%,銷售費用率10%,管理費用率13%。

那麼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

問題是這樣的成長性能不能維持,這麼優秀的收益質量是不是隻是曇花一現?

眾所周知,2017年大族激光的成長是和蘋果X的推出有很大的關係,蘋果產業鏈的設備加工商,從大族激光訂購了很多激光加工設備。

小功率消費電子激光加工設備收入62億,同比增長68%,這個2018年肯定是要萎縮的。

剩下的收入才是重點:

1、大功率激光焊接和切割加工設備,收入21億,同比增長42%。主要用於汽車產業。

2、PCB電路板加工設備收入12億,同比增長36%。

3、led、OLED 屏幕相關的加工設備銷售5億,同比增長47%。

4、新能源加工設備5.5億,同比增長82%。

從收入分析可以看到,大族激光其實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蘋果產業鏈股票,和手機有關的週期性業務,佔到大族激光116億業務的一半。

而其餘的一半業務,可以說是牽涉到工業4.0的方方面面,正在每年以40%+的速度在成長。

所以2018年最大的利好,可能就是激光工業4.0的成長空間,填補了消費電子激光加工設備的坑。

昨天晚上,大族激光披露的2018半年報業績預告,扣非淨利潤10億左右,基本是零增長,側面佐證了我的假設。

2017年高增長和2018年0增長的綜合評價是,收入兩年增長66%,平均每年增長30%+,淨利潤增長129%,平均每年增長50%+,以2018年淨利潤17億,大族激光今日市值520億計算,市盈率30倍。

同樣30倍的藍籌成長股,相似的是海康威視。

和海康威視不同的是,國產激光加工領域,大族激光這樣的收入規模,根本沒有對手,是名副其實的獨角獸。

以今天的買入價52元除以兩年前的買入價22.55元,兩年來,大族激光的股價增長了114%。

而兩年來,大族激光的淨利潤也同樣增長了129%,所以即便是我們用翻番的股價去追漲,其實買到的是和兩年前一樣的估值。

兩年前我22買的時候覺得便宜。

兩年後的今天我48元第三次買入,依然覺得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