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匹配全攻略|3步6問找到Ta

是不是經驗豐富的諮詢師更能處理我的問題呢?

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年輕諮詢師會不會更能理解我的感受?

諮詢師的地址都太遠了,足不出戶的視頻諮詢怎麼樣?

和異性相處有困難的我,應該找男諮詢師還是女諮詢師

太貴的諮詢師約不起,那低價的諮詢師可還靠譜嗎?

為了約到一個合適的心理諮詢師,你是否曾駐足在諮詢師簡介前,一遍又一遍地翻閱那些讓你眼花繚亂的資料照片?

幸運的來訪者第一次就能遇到“對”的諮詢師,但也有不少來訪者換了一個又一個諮詢師,依然覺得不甚滿意。

心理諮詢師匹配全攻略|3步6問找到Ta

什麼樣的諮詢師才是適合我的呢?心理諮詢本質上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所以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

雖然有的諮詢師專業能力很好,看著背景都很優秀,但是當你和Ta一起工作的時候,卻覺得沒那麼好了,這可能就是不匹配造成的。

挑選諮詢師沒有捷徑。但我們總結了上萬個來訪者預約諮詢的經驗,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Pick心理諮詢師的三步驟

第一步

在挑選諮詢師前,先回答以下這些問題:

1)我想選擇視頻諮詢,還是進行面對面的諮詢?如果是面對面的諮詢,我每週願意為諮詢花費的時間成本是多少?

舉例:

  • 路程30分鐘內我覺得比較輕鬆,單程超過1個小時我覺得就很難堅持了;
  • 或者,我的時間安排的比較滿,相比較在路上花費時間,我更願意在家直接與諮詢師連線;
  • 或者,我更習慣面對面的談話,我還想在諮詢裡體驗下沙盤、繪畫這樣的表達性藝術療法。

有研究顯示(Andersson, G.,Cuijpers, P., Caribring, P., Riper, H. & Hedman, E., 2014) 視頻諮詢和麵對面諮詢一樣,同樣可以治療焦慮,緊張和抑鬱等心理問題。並且,來訪者同樣可以從視頻諮詢中獲得滿意的諮詢關係。

2)諮詢師的性別、年齡等等個人的特點,我在意哪些?以及諮詢師的資質和受訓背景對我有怎樣的影響?

舉例:

  • 我比較容易信任年長的女性諮詢師;
  • 或者,年長的女性諮詢師會讓我覺得太像我媽媽,我想找一個年輕的男性諮詢師,我覺得更容易信任他;
  • 或者,我想找一個有過留學背景的諮詢師,我覺得更容易交流;
  • 或者,我想找一個國內的諮詢師,我覺得更能夠理解我。

研究表明,相似的人更容易引起你的好感和信任,也可能更容易與你有相似的人際風格與世界觀(Wintersteen et al., 2005)。因此,你也許也可以考慮諮詢師的背景與經歷是否與自己有相似性,而這種相似性也許會幫助你與諮詢師在諮詢的一開始建立比較好的關係。

心理諮詢師匹配全攻略|3步6問找到Ta

3)諮詢師的工作的流派取向與關注重點是否適合我?

舉例:

  • 我迫切的需求是儘快解決眼前的困擾,也許關注長期個人成長,陪伴我慢慢探索型的諮詢師可能就不那麼適合我了。
  • 或者,我平時很難談論自己的感受,我希望諮詢師能夠多多與我討論感受和關係,慢慢陪伴我找回自己的感受,那麼在工作方式中強調注重感受、關係、此時此地的諮詢師,可能就會比較適合我。

如果你對諮詢有一定了解的話,可以查看諮詢師的受訓背景和他擅長的領域、問題與你的需要是否匹配。

如果你對諮詢完全不瞭解,也沒關係,因為簡單心理對諮詢師有過專業性的考核,你需要做的是:

從諮詢師的個人簡介、受訓背景、擅長領域、工作方式等介紹中,看看這些敘述是否匹配你自己的需要,以及帶給你怎樣的感覺。選擇讓你覺得舒服的。

你可以在見到諮詢師之後說說自己對諮詢的期待,如果諮詢師認為你們的情況不匹配的話,諮詢師會提出轉介的建議。

4)我願意花費多少金錢和精力在心理諮詢這件事情上?

舉例:

  • 如果我一個月的收入是8000元,生活日常開銷為4000元(含三餐、休閒、購物等),希望存下2000元,那麼一個月能夠拿出來做諮詢的費用是2000元,如果按照每週1次的頻率,500元以下的諮詢比較適度;
  • 如果按照隔週1次的頻率,1000元以下的諮詢似乎也都可以接受。

選擇你能夠負擔的價格,並非越貴的諮詢師就一定更適合你。選擇合理的費用支出,這從長遠上看更有益。

如果你很難判斷什麼樣算是合理的,也沒關係。可以在申請諮詢的表中說明自己在費用上的需要,或者在見到諮詢師之後與諮詢師討論費用的問題,一起來找到適合自己目前狀況的合理的費用支出。

如果目前的諮詢支出並不有利於諮詢的開展,諮詢師會提出轉介的建議。

第二步

回答過以上問題之後,請按照以上“硬性”的指標,篩選出你的諮詢師候選人清單。

第三步

覺察你自己的感受 ,挑選諮詢師。

心理諮詢中,你的感受非常重要。你需要覺察和評估,這個諮詢師候選人清單裡面,他們的照片、個人簡介、視頻、文章等等。

舉例:

  • 這個諮詢師是否能夠讓我感到安全、舒服、可信賴?
  • 還是令我感到緊張、疏離或是畏懼?
  • 誰更讓我感覺願意進入諮詢,是“權威”的呢,還是“溫暖”的呢?

在有限的信息條件下,按照你的感受,從你的諮詢師候選清單中,選擇讓你自己感覺舒服的諮詢師開始工作。

心理諮詢師匹配全攻略|3步6問找到Ta

走穩這三步,我還需要知道什麼?

上面這三個步驟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可是我還是不知道該pick哪一個……但是不要慌,我們在pick諮詢師之前,可以知道的還有更多——

1.不同流派的諮詢師有什麼區別?

心理諮詢或者說心理學的流派廣泛多樣,不同流派的諮詢師和你一起工作的方式會各有側重,也可能會讓你有不同的體驗。

例如,和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的諮詢師進行諮詢,你可能會需要和諮詢師一起探討你的早年經歷,你無意識的慾望和情感,以幫助你和諮詢師更好的理解引發你當前問題的原因。

與此不同的是,認知行為流派的諮詢師並不過多關注你的早年經歷,而是更重視你的認知思維。這個流派還會涉及一些練習技術,也許需要你在兩次諮詢之間做一些家庭作業,通過改變不合理的思維信念,幫助你發展更有效的適應環境的技能。

目前最主流的三大流派有:

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重點關注:

早年經歷對現在行為模式的影響;

無意識的慾望和情感。

關鍵詞:潛意識、衝突、本我/自我/超我

認知行為

代表人物:貝克

重點關注:

情緒和行為的混亂來自錯誤的思維和信念體系;

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找出不合理的思維過程,找出並通過積極訓練來改變這些僵化的信念及自動思維。

人本主義

代表人物:羅傑斯

重點關注:強調諮詢師的態度和狀態,而非治療技術。

來訪者在諮詢師提供的安全的氛圍中自我探索,關注當下,感受真實、尊重的關係體驗,移除成長的障礙,從而自我實現。

事實上,成熟的諮詢師不會僅侷限於一種流派技術,他們平均會有3-4類流派的受訓經驗,並且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來靈活的調整ta的工作方式。

其他的流派包括(不限於):

關注點在家庭中的關係模式和交流方式。

諮詢師幫助家庭成員認識到不良的關係模式,建立新的交往方式,以改善家庭成員的心理狀態。

以藝術活動為治療方式,包括音樂、繪畫、舞蹈和心理劇等等。

通過對來訪者藝術作品的分析或藝術創作活動本身,來改善情緒、處理壓力或創傷體驗等,提高來訪者對事物的洞察力。

其餘的流派還有很多,這裡就不逐一介紹了。

在這裡,我們想告訴你的是:

流派的影響更多體現在諮詢師對來訪者的理解角度/方式和干預方法上,排除其他因素影響,單純就流派而言,並無治療效果上的優劣之分。

要記得:流派與流派之間的差別,遠遠小於諮詢師和諮詢師之間的差別。

2.費用越高的諮詢師越好嗎?

諮詢價格與諮詢師的專業能力、受訓背景以及諮詢經驗有一定的聯繫。但對於諮詢效果來說,需要考慮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匹配性。而諮詢師的價格越高並不代表著ta與你的匹配性越好。

例如,你需要就伴侶關係問題進行心理諮詢,那一個收費較高的富有經驗的兒童諮詢師就並不適合你的情況。

另外,心理諮詢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維持一定的頻率,比較建議你在自身經濟能承受的範圍內去選擇諮詢師。價格再貴的諮詢師也沒有魔力,不能讓你在一夜之間就煩惱全消哦。

3.新手諮詢師的標價相對較低,說明他們能力不足嗎?

新手諮詢師的從業經驗可能不如成熟諮詢師豐富,但他們是在踏實、規範成長、有較好專業能力的諮詢師。

簡單心理對新手諮詢師也有一定的入駐標準:

申請者背景核實

在初審階段會審核新手諮詢師的面對面付費個體諮詢小時數、接受督導小時數、個人體驗時長、系統長程培訓等。

專業評審面試

和成熟諮詢師一樣,簡單心理會對新手諮詢師進行專業評審面試,以考察諮詢師的專業勝任力。

持續接受督導

新手諮詢師通過審核及專業面試後,需要在接受每週不低於一次督導的情況下提供諮詢服務。

如果你在考慮找一個新手諮詢師,我們建議你從兩個角度來做決定:

1)經濟能力

新手諮詢師提供相對低價的諮詢。如果你的經濟能力無法支持你在一段時間內做更高價格的諮詢,那麼新手諮詢師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2)你是否感到有可能對這個諮詢師產生信任感?

如果你對諮詢師的背景瞭解完畢後,覺得對諮詢師的能力有比較大的不信任。我們建議你考慮選擇你覺得比較信任的諮詢師來開始工作。

4.男諮詢師or女諮詢師?

諮詢師的性別對諮詢過程有影響嗎?

來訪者對於選擇男性還是女性心理諮詢師的擔憂或者疑惑也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當某些關於性,性別或者性取向等話題需要在諮詢中被談到的時候。

心理諮詢師匹配全攻略|3步6問找到Ta

人們可能會對心理諮詢師的性別各有偏好,也有的人會對此全不在意。不過,性別是一個人的個人特質,而心理諮詢師更多的是以一個專業助人的角色和你一起工作。

心理諮詢師的個人特質只在某些特定的情況和情境中會對諮詢的效果產生明顯的影響(Pereira, Barkham, Kellett & Saxon, 2017),已經有大量研究表明(Blow, Timm & Cox, 2008),心理諮詢師的性別與來訪者的偏好是否匹配並不會影響到實際的諮詢效果。

當然,如果諮詢師的性別對你的個人感受而言有很大的差別,那你就要花點時間考慮一下,做出一個選擇。

比如,如果你很難和男性諮詢師進行進行工作,在一開始就有很強烈的不適感,那強迫自己的與男性諮詢師工作,也並不利於你們在一開始建立安全信任的關係。總之,尊重自己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

5.諮詢師的年齡越大越有經驗?

諮詢師的年齡重要嗎?這取決於來訪者自己對於年紀的感受,

不同年紀的諮詢師可能會喚醒來訪者不同的幻想。

只要是經過嚴謹專業訓練的合格諮詢師,在專業度上都是可信的。差別只是處於生命的不同階段,對於生命的感受角度會有所差別。

因此,與其說諮詢師的年齡越大就越有經驗,不如說,諮詢師的“從業年齡”越大就越有專業經驗。你需要考察的是諮詢師是否接受過長期系統的專業訓練,然後根據自己的感受偏好,選擇你期望的年齡段的諮詢師即可。

6.怎麼判斷諮詢師的風格?

你可以瀏覽諮詢師的頭像、文章、視頻、個人介紹等信息,提前直觀地感受諮詢師的:談話方式、氣質、溫度等。根據你的主觀感受,潛意識會幫助你選出適合自己風格的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匹配全攻略|3步6問找到Ta

常有人會把匹配合適諮詢師的過程比作找對象。其實每一個諮詢師和來訪者的相遇,都是一次奇妙的緣分。這樣的相遇有時候可以順利地一拍即合,有時候卻是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而試誤未必是不好的,那也許正是我們收穫成長的必經之路。

當然,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心理諮詢的匹配過程不一定只發生在諮詢前,也有可能發生在諮詢過程中。

也許第一眼的“一見鍾情”只是一種移情,也許有些慢熱的你與諮詢師不斷磨合,在逐漸建立起諮訪關係的那一刻才終於感受到:沒錯,這就是我要的心理諮詢師!

願每一個正在尋找諮詢師的你都能找到讓你感覺“沒錯”的諮詢師。Ta或許就是這一個,也可能會是下一個。

參考文獻:

Andersson, G., Cuijpers, P., Caribring, P., Riper, H. & Hedman, E. (2014). Guided Internet-based vs. face-to-face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psychiatric and somatic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Psychiatry, 13(3), 288-95.

Blow, A. J., Timm, T. M., & Cox, R. (2008). The role of the therapist in therapeutic change: does therapist gender matter?. Journal of Feminist Family Therapy, 20(1), 66-86.

Pereira, J. A., Barkham, M., Kellett, S., & Saxon, D. (2017). The role of practitioner resilience and mindfulness in effective practice: a practice-based feasibility study.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in Mental Health, 44(5), 691-704.

Wintersteen, M. B., Mensinger, J. L., & Diamond, G. S. (2005). Do gender and racial differences between patient and therapist affect therapeutic alliance and treatment retention in adolesc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 Practice, 36(36), 400-408.

心理諮詢師匹配全攻略|3步6問找到T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