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縣上半年完成增減掛鈎(退宅還耕)項目地塊復

日前,記者從太湖縣國土資源局瞭解到,太湖縣今年3月5日啟動增減掛鉤(退宅還耕)工作以來,上半年已完成地塊復墾面積3500畝,完成階段性比例為107%,通過市級驗收的第一批次新增耕地768畝。

今年以來,太湖縣統籌規劃,科學制定實施計劃,積極尋求“三贏”,即盤活存量土地,增加群眾財產收入;解除地災隱患,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加強生態保護,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高位推動。年初,市委市政府下達給太湖縣增減掛鉤(退宅還耕)年度任務1萬畝,為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太湖縣統籌謀劃,出臺了《太湖縣增減掛鉤(退宅還耕)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以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縣政府、人大、政協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財政、國土、農委、住建、規劃、審計等12個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並將1萬畝的任務自我加壓到1.1萬畝分解到15個鄉鎮,計劃分兩個階段實施,其中截至6月30日,需完成3000畝。

經費保障。據測算,該項目大約畝均投資在11萬元左右,需要縣財政先期墊付農民的拆除補助及復墾補助等費用,作為省級深度貧困縣,根本無力承擔。為保證項目順利開展,縣財政安排5000萬元作為專項週轉資金,同時,利用政府融資平臺申請銀行貸款,先期兌付農民的拆除補助及復墾補助等費用。並整合各項涉農資金,將增減掛鉤、易地扶貧搬遷、庫區移民避險、地災避讓搬遷、危房改造等專項資金疊加,充分放大涉農資金效應。

強化專業。“磨刀不誤砍柴工”,由於增減掛鉤項目業務繁雜,專業性較強,太湖縣專門邀請業務過硬的滁州學院作為技術指導,在找資源、放邊界、測竣工圖等方面,充分利用專業優勢開展業務工作,爭取一次性通過各級驗收。5月初,滁州學院技術人員正式進入到各鄉鎮。在技術上,他們充分利用2017年最新的0.5米正射影像圖為底圖,開展放線、定界工作;在人員上,安排一名教授全面統籌技術服務工作,根據鄉鎮實施拆除進度,安排1-2技術人員蹲點測量。為了提高鎮村幹部工作業務水平,太湖縣先後組織全縣174個村居主要負責人和業務員開展三次業務大練兵,對地塊復墾整體質量提升起到質的作用。

交易指標。太湖縣是省級深度貧困縣,為充分盤活存量土地,用足政策紅利,更好地確保增減掛鉤節餘指標上市交易,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太湖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率隊分別赴馬鞍山市、合肥市、含山縣等地洽談指標交易事宜。目前,已經與含山縣簽訂三年框架合作協議,計劃三年交易指標1000畝,價格不低於每畝40萬元。

下一步,該縣將堅持緊抓任務不鬆懈、爭取群眾多支持、嚴把數據精準關、地塊質量有保障、搶抓速度快交易、守住底線多收益的原則,統籌謀劃下半年任務目標,真正做到“謀定而動、動則必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