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1

熊貓金庫是否要被賣掉?

從上週開始,就不斷有投友諮詢筆者一個問題:“熊貓金庫,是不是被賣掉了。”

其實,熊貓金庫被擺上貨架的消息,在五一之前就已經被曝出來了。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五一前,投友向筆者爆料)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來自網絡)

根據網傳信息顯示,該平臺與2016年上線,註冊資金1億,實繳資本6200W,註冊人數100萬,目前代收25億,同時還是上市系P2P。

對比一下,熊貓金庫是在2016年2月15日上線,註冊資金1億,從工商信息來看,到2017年為止,實繳資金5200W。

上市公司熊貓金控佔股70%,對接新網銀行存管,從最新的信息披露來看,平臺註冊用戶數是101W。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來自熊貓金庫官網

綜合來看,熊貓金庫就是目前市場上信息契合度最高的P2P平臺。

唯一有較大出入的地方,便是熊貓金庫的註冊地點是在廣州,而描述裡面寫著的是“北京待售P2P”。

但熟悉熊貓金庫的投友,可能都清楚,雖然熊貓金庫的註冊地是廣州,但實際的運營中心是在北京,大部分的資源和工作人員也同樣集中在北京,所以說“熊貓金庫”是一家北京P2P平臺,也無可厚非。

為什麼熊貓金庫會被擺上貨架

之前一直沒有回覆跟粉絲這個問題,是因為筆者自己也沒有想得很清楚,也問過熊貓金控內部的一些朋友,也沒能給個確定的答覆。

筆者只能從確定事實來說說自己的猜想。

首先,熊貓金控已經是鐵了心要轉型做互聯網金融。

根據熊貓金控3月份的公告,其計劃進一步縮減盈利短板的煙花業務,加強互聯網金融的投入。

從“煙花第一股”轉型做互聯網金融已經3年,但這家上市公司並不算轉型得特別成功。

從2015年轉型後,熊貓金控的業績一直在艱難爬坡。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熊貓金控最近8年的淨利潤)

而且,總體佈局也比較緩慢,目前只有P2P和小貸公司兩個板塊。

這個時候,是不是在重新考慮方向?繼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拓展業務邊界,做新的突破,比如保險行業。

畢竟,互聯網金融不止P2P,還有不同領域。

熊貓金庫要賣7個億,真的能賣出去嗎?

從這份材料,我們可以看到這家被擺上貨架的P2P平臺,目前待收是25億,投資人數是13W,活躍投資人數5W,計劃賣7個億,居間費是1%-2%。

雖然7個億看起來很高,但其實並沒有喊特別高,價格屬於正常。

但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財務數據。

根據熊貓金控在2017年的年報顯示,上市公司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淨利潤,分別為-25.5萬元和-318萬元,不過低迷的業績數據卻在第四季度大幅扭轉。

對於去年二三季度業績為何出現乏力,四季度如何扭轉業績等原因,在熊貓金控的財報裡面並沒有披露。

從財報數據來看,熊貓金控旗下的兩家P2P平臺在2017年均實現了盈利。

其中,銀湖網營業收入5695萬元,盈利419萬元;熊貓金庫營業收入 5425萬元,盈利1011萬元。

眾所周知,銀湖網和熊貓金庫的底層資產均來自融信通,再橫向對比兩家平臺的收益率,也相差無幾。

熊貓金庫,還一直存在活期理財,活期理財的盈利能力肯定更低些。

跟投君注意到,在累計交易量相近的情況下,熊貓金庫的盈利卻比銀湖網高逾50%。

熊貓金庫的這個盈利數據,是否帶有一些水分?筆者就值得懷疑一下了。

銀湖網2017年的審計報表已經披露,但熊貓金庫卻遲遲沒有,還是值得好好“期待”一下。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銀湖網2017年的審計報表)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熊貓金庫2017年的審計報表還沒披露)

另一方面,筆者也去諮詢過中介的朋友,目前整個市場還是處於一個有價無市的狀態,大家都有意向,但也都在觀望,真正有行動並不多。

像熊貓金庫這麼大體量的P2P平臺,更是難賣。

財務數據有質疑,備案也還沒通過,前途未知,誰願意拿7億冒個險?

所以,筆者認為,熊貓金庫的這7個億,不一定能賣出去。

2

付融寶涉嫌自融?

上週,關於付融寶涉嫌自融的消息也不斷傳出。

大概事情是有媒體指出聯繫多家借款企業負責人,多人表示對企業是否借款情況表示不清楚、不瞭解。

其中有一家被指是付融寶平臺借款標的編號為S704280002的借款企業,公司的法人表示目前沒有大額資金需求,不可能通過網貸以高的利率進行借款。對付融寶平臺並不瞭解,也沒有過借款行為。

付融寶,是否涉嫌自融?上週,粉絲們也多次提問。

目前為止,這還是一個羅生門事件,誰也沒有拿出更多的實錘證據。

筆者認為,之所以出現有那麼多剛註冊的公司就跑到付融寶去借款的情況,更大的可能性是:

一個核心企業,原本有實力能從平臺借款1000萬,但由於限額,所以新註冊了或者借用別家公司的名義去借款。

因此,被認為是“空殼”。

除此之外,付融寶確實涉及一定的關聯擔保。

根據調查,筆者發現平臺的資產都是由海窯資產提供擔保,而海窯資產的股東之一是中技系公司。

雖然,付融寶表面上的股權和中技系沒有太多關係,但其中的關係隱藏很深。

筆者認為,付融寶最終的結果,可能會與兩年前「愛投資涉嫌假標」事件的結果一樣。

短期來看問題不大,但長期的風險性會變大。

3

招財貓被查了?

今天早上,出現一個新聞報道《運城20多家小貸被查多人被捕,抓捕現場曝光》。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來自網貸之家)

其中,有不少跟粉絲們注意到報道里面的一張圖片。

熊貓金庫要賣了?付融寶自融?招財貓被查?投資者怎麼辦?

(來自報道圖片)

筆者調查後,發現圖裡面的“招財貓”,實際上為“招財貓-易貸”,是P2P平臺“招財貓理財”的一個資產端門店。

從筆者目前所得到的消息來分析,應該還是因為車貸業務受到「掃黑除惡」的影響。

據新聞報道,這次打擊是車貸行業的「套路罰息」現象。

之前,筆者也提過,車貸行業逾期「罰息」也是非常恐怖的,大概在千分之五左右,即借款10萬元逾期一天罰息高達500元。

甚至,出現了部分車貸平臺靠著「罰息」盈利的情況。

部分非法車貸公司,故意設置各種陷阱促使借款人違約,然後再以違約為藉口強行收走車輛,並向借款人索要罰信,甚至對借款人實施敲詐勒索。

“招財貓-易貸”究竟是涉嫌非法操作,還是被誤傷,跟投君就不得知了。

總體來看,招財貓運城門店被查這事,和之前圖騰貸江門分公司被封,性質上是差不多的,最後的結果也應該大同小異,不會影響到平臺的整體運營。

對於以上3家P2P平臺,筆者建議大家近期要加強關注。多事之秋,要更加結合「跟投平臺庫」+「分數投資策略」,適當調整自己的倉位,保住本金為先,追求利益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