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丨浙江傳媒學院生命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 何仁富教授

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嘉賓

浙江傳媒學院生命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

何仁富 教授

編者按: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9月15日至16日在中國武漢舉辦。屆時將有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實修人士以及各大媒體記者齊聚江城,就“傳統文化與軸心時代”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即日起,論壇辦公室將陸續介紹預出席第三屆論壇的嘉賓,望熱愛東方傳統文化的各界人士和朋友積極關注。

嘉賓介紹丨浙江傳媒學院生命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 何仁富教授

一、個人履歷:

何仁富,男,1966年生,先後畢業於四川大學和清華大學,現為浙江傳媒學院社科部教師,浙江傳媒學院“生命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浙江省教學名師,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主要從事道德哲學、生命哲學、生命教育、新儒家的研究工作,擔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哲學導論》《論語生命學》《生命哲學與生命教育》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出版專著7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浙江省儒學會常務理事、中陶會生命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何仁富教授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和信奉,是從學習和研究現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開始的。何教授對個人成長經歷的筆述如下:

1998年自己從四川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專業畢業,獲得哲學碩士學位,我的畢業論文是研究尼采的生命道德哲學。此時自己有些迷茫,一方面,繼續做西方哲學研究,非我所長;另一方面,自己又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對中國哲學缺乏瞭解,又十分遺憾。就在面向未來的學術十字路口,因為我在四川宜賓學院工作,宜賓是唐君毅先生的出生地,老師建議我做唐君毅研究,此時,我才知道唐君毅其人。此時,大陸還沒有唐先生的著作出版。在讀完四冊1988年國際唐君毅思想學術會議論文集後,對唐先生的生命人格和思想學術充滿了崇高的敬意!之後,我通過各種途徑聯繫上了唐先生的學生香港中文大學劉國強教授,並於2000年初到中文大學參加學術會議,併到了唐先生住宅參訪,見到了處於重病中的唐先生夫人。2000年6月,我在宜賓學院建立了“唐君毅研究室”,此後發展為“唐君毅研究所”,並以之為基礎建立了四川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之後,我又建立了“唐學網(唐君毅研究網)”,建立了“君毅書院”。可以說,唐君毅先生是引領我走向傳統文化的思想貴人、生命貴人。

2005年,我到浙江傳媒學院工作,研究方向轉為生命教育,根本上是基於中國傳統生命學問特別是儒家生命學的現代生命教育。我開設了《論語生命學》《了凡四訓的生命智慧》等課程,主持“華夏生命教育網”,組織學生“國學•生命讀書會”。

2012年,到清華大學攻讀倫理學博士學位,同時接受主編大陸簡體字版新編《唐君毅全集》的任務,給了我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歷經四年,主編的39卷新編《唐君毅全集》於2016年8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期間,並撰寫了《唐君毅年譜》《唐君毅圖傳》(收入《唐君毅全集》),同時完成《唐君毅與宋明理學》《唐君毅說儒》兩書,完成《唐君毅生死哲學研究》的博士論文。2016年,參與拍攝紀錄片《唐君毅》。

目前,除了繼續深入學習和研究唐君毅先生的生命與學問,我著力於華人生命教育與“國學生命教育”的學習、研究和實踐。

具體經歷

1998年7月——2005年10月,宜賓學院從事教學、科研、管理。期間,1999年11月任政法系副主任,分管教學、科研、成教。2003年10月,成功創建並主持四川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2003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03年被評為宜賓學院首屆“教學名師”。

2005年10月——現在,浙江傳媒學院社科部任教。2006年獲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7年當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8年獲浙江省教學名師稱號。

2008年3—8月,在英國考文垂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2008年創建大陸高校首家生命教育研究機構“生命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

二、研究方向

1.尼采道德哲學研究

2.唐君毅思想研究

3.儒家生命哲學思想研究

4.生命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三、學術著作

(一)專著:

1.《善惡彼岸的道德哲學——尼采對道德價值的重估與重構》,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10月。四川省教育廳重點課題。四川省社科優秀獎(2003年);四川哲學學會二等獎(2002年)。

2.《希臘啟蒙運動——西方精神的覺醒》,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宜賓市社科二等獎(2002年)。

3.《唐君毅人文人生思想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10月。

4.《價值重估與哲學轉向——尼采與西方哲學》,人民日報出版社,2006年12月。該書2009年獲得浙江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三等獎。

5.《生命教育引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年12月。

6.《賀麟與唐君毅的理想唯心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7.《道德與生命》,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8.《思想政治教育與生命教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4年5月。

(二)編著:

1.《唐學論衡——唐君毅先生的生命與學問》(上、下),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10月。

2.《唐君毅愛情書簡》,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10月。

3.《大學生命教育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年12月。

4.《大學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年6月。

嘉賓介紹丨浙江傳媒學院生命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 何仁富教授

何仁富教授部分著作

(三)教材

1.《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生命教育》(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四)叢書:

1.主編“唐學叢書”

第一集5本已經出版(2006年),包括:

(1)《唐學論衡》

(2)《唐君毅人文人生思想研究》

(3)《唐君毅知識論思想研究》

(4)《唐君毅形上學思想研究》

(5)《唐君毅愛情書簡》

2.主編“生命學與生命教育叢書”

計劃出版全套11本,3年完成。2010年開始,已經出版3本。

(1)《生命教育引論》

(2)《大學生命教育論》

(3)《從心到靈的生命守護》

(4)《生命學與生命教育》

(5)《身心靈全人生命教育》

(6)《中醫養生與傳統文化》

(7)《希臘啟蒙時期的生命觀》

(8)《斯多葛學派的修身理論》

(9)《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生命教育》

(10)《大學生生命狀態研究》

(11)《中國傳統醫學的生命觀》

(五)主要論文:

1.生命自我敞現的維度與生命教育的價值,《南昌大學學報》,2010年7月。

2.賀麟與唐君毅研究的比較視域,《宜賓學院學報》,2010年2月

3.馬克思人的存在形態理論及其生命教育意義,《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年2月。

4.唐君毅論儒者情懷與現代人格,《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3月。

5.唐君毅論儒家事業及其可能的現代承擔者,《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9年3月。

6.儒學的治療學意義與生命教育,《南昌大學學報》,2009年2月。

7.生命教育與意義人生,《昆明學院學報》,2009年2月。

8.唐君毅論儒家三祭的宗教價值,《四川大學學報》,2009年3月。

9.生命教育的學理基礎、核心價值及實踐模式,《福建論壇》,2009年9月。

10.從愛到仁愛,《思想理論教育》,2009年9月。

11.生命教育與意義建構,《生命的沉思》,2009年5月。

12.唐君毅論儒家三祭宗教精神的形上意義,《鵝湖》,2008年6月。

13.中西人文精神的會通與中國文化精神的重建,《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1期。

14.為中國文化立皇極——唐君毅論中西人文精神之融通與中國文化的未來發展,《中國哲學史》,2007年5期。

嘉賓介紹丨浙江傳媒學院生命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 何仁富教授

何仁富教授發言

何仁富教授認為國學生命教育的價值取向應該是全人教育,是人之為人的教育,更確切的說,是讓人精神成人、實現自己生命意義的教育。此全人教育是包括人生、人性、人倫、人格、人文、人道六位一體的教育。而國學生命教育的核心則是人生意義追尋,是要在對人生、人性、人倫、人格、人文、人道的認知、體驗中安頓人生、賦予人生以人之為人的意義。

人的生命既是一種領受,也是一種創造。人的生命之別於一般生命者,就在於他自覺地實現著這種領受與創造的有機統一。

作為領受,人的生命是天、地、人三者共同創造的產物,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人倫生命的統一體。自然生命給我們以肉體存在的支撐,精神生命給我們以精神體驗的超越,人倫生命則給我們以人倫情感的感通。

作為創造,人的生命是自我、社會、宇宙三個層次的統一,是人格生命、人文生命、人道生命的三位一體。人格生命實現人的生命的個體意義,人文生命實現人的生命的社會意義,人道生命則實現人的生命的宇宙意義。

因此,國學生命教育的價值取向應該是包括人生教育、人倫教育、人性教育、人格教育、人文教育、人道教育在內的全人教育。

人生教育,在這裡是實現人的自然生命的教育。

人倫教育,在這裡是實現人的人倫生命的教育。

人性教育,在這裡是實現人的精神生命的教育。

人格教育,在這裡是實現人的個體生命的教育。

人文教育,在這裡是實現人的社會生命的教育。

人道教育,在這裡是實現人的宇宙生命的教育。

當我們能夠從人生、人倫、人性、人格、人文、人道這樣一種全人視野進行國學生命教育時,人的生命就會在自然生命、人倫生命、精神生命、人格生命、人文生命、人道生命中得到多重安頓,人的生命的意義自然而然地就會在天、地、人的統一,自我、社會、宇宙的和諧這樣一幅生命立體呈現的感悟中得以實現,“消費生命主義”和“意義虛無主義”的生命困頓就會得以解除。

何仁富教授除生命教育事業的探索外,一直致力於現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思想的研究,成果豐富,見解獨到。何教授認為,作為一代“人文主義宗師”和20世紀中國最大也是最旗幟鮮明的人文主義者,唐君毅先生一生學術生涯關注的根本問題,是對遭遇西方文化衝擊的中國文化的未來發展與創造提出一根本的解決方案,其最關懷的是關乎社會文化問題的研究和討論。何教授立足對唐君毅文本的解讀,對唐君毅關於中國文化遭遇西方文化之衝擊應有的態度以及中國文化未來建設的若干重要思想進行梳理和闡釋,以期為中國文化的當代重建提供一已經存在而尚未被重視的理論參照。

嘉賓介紹丨浙江傳媒學院生命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 何仁富教授

何仁富教授

何仁富教授總結唐君毅先生關於這方面的觀點時說:中國近代以來對西方文化衝擊的回應,基本態度是卑屈的、羨慕的和功利的,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則是鄙視的、自卑的。這嚴重阻礙了中西文化的融通和中國文化的發展。要實現中國文化的現代重建,必須超越這一文化心態。

要確立真正的學習西方文化精神的“應然”的態度,必須如唐君毅先生所強調以中國文化精神為基礎立定腳跟,全方位地從根本上學習西方文化的內在精神。

當我們立足中國文化精神之本原時,我們就先站穩了腳跟。立定中國文化精神,為了我們文化的未來發展,我們也就可以全面融攝西方文化精神了。何仁富教授引用唐先生的觀點說:即使對“現代世界”所彰顯的西方文化精神的各個方面,諸如民主政治、市場經濟、社團意識、國家觀念、產業發展、科學精神、宗教精神等等,我們也必須將其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從根上學習,而不能再只是採取功利主義的態度,根本上,我們要建立一超越的涵蓋西方文化思想之全局的氣概,以此氣概立定腳跟,我們便可以逐漸對英、德、美等各國思想與中古精神及近代精神,進行全面的理念上的綜合,而將它們全部融攝於中國文化精神中,這才是真實的、真正的文化創造,也才是我們接受西方文化精神“應然”和“當是”的態度。

更多嘉賓: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