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飲撬動大未來

餐飲行業也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行業不斷地變化和洗牌,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現,老的東西被淘汰,餐飲市場就是一個萬人齊聚的大舞臺。

趨勢一:口味越來越重要

口味越來越重要這句話我想應該沒人會反駁,即便很多認為營銷大於天的商家,他們也不敢忽視產品口味。如今餐飲市場的廝殺越來越慘烈,口味不行就意味著你將可能首當其衝被市場淘汰。

產品的口味的"行"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好吃 ,二是特色。很多餐飲人喜歡打著做最好吃的xxx的概念,倒逼自己,到最後發現把自己逼到了一個非常被動的位置。人人都想有西北那樣的"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的豪邁,但畢竟不是每個餐飲店都有西北那樣的資金實力,團隊實力,技術實力,以及做事的效率和魄力。百人百味,對於小餐飲商家來說,滿足一部分人的口味勢必要丟掉另外一部分人,那麼在這個時候特色就顯得尤為重要,做一個特色的口味就等於是創造了一個競爭的藍海,用一種降維的方式把自己從傳統的競爭和比較中脫離出來,這個時候,好與不好就是一個不太好說的概念了,重要的是顧客對你這個特色的認知度有多高。

趨勢二:技術稍顯遜色

都說口味源於技術,那麼口味很重要,技術卻又為何不重要呢?很多都是夫妻兩人開一家小店,起早貪黑,買面買肉買料,和麵打餅燉肉做夾饃,努力一整天賣一百個夾饃已經累的夠嗆。重要的是產品品質還不穩定,哪天兩口子吵架了,做事心不在焉,餅可能就打的沒平時好了。哪天不小心火候沒把握好,燉出來的肉就沒平時香了。技術是他們得以謀生的根本,同時又成了影響他們發展的軟肋。還有另外一部分餐飲店,會選擇和第三方供應商合作。

在這個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的時代,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是未來的行業發展趨勢。對小餐飲人來說,與其辛辛苦苦全套做又做不精,不如掌握好經營生意的本領,把技術交給專業的人來搞定,專注於一處深挖,勢必更讓生意變得更加簡單又高效。所以說,技術對於做產品的人來說很重要,對於經營生意的人來說,經營本身可能更重要。

趨勢三:容易標準化的項目更具發展潛力

人是萬物的尺度。在未來,無論什麼行業裡,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資源。我們常常羨慕肯賣這樣的超級品牌可以開到全世界,在我們中國卻很少有這樣的超級品牌,最根本原因就是標準化的問題。真功夫率先解決了標準化的問題,所以就成了第一個上市的快餐品牌,火鍋行業最容易標準,所以火鍋就成了紅遍全國的超級餐飲品類。傳統的餐飲行業,對人和技術高度依賴,所以很難在規模上做起來,這樣做很大程度上就是守住了匠心,卻失去了市場發展機會。

趨勢四:小餐飲會逐漸向便利店模式靠攏

基於更加精細的行業分工,高度的標準化和便捷的物流配送,以及各行各業的跨界整合,餐飲行業以及逐漸從傳統的的重模式走向輕運作模式,基於上邊趨勢二和趨勢三提到的,因為專業性和便利性,以及各種現實條件的限制,越來越多的餐飲店會選擇和第三方供應商合作。在目前的高租金壓力下,餐飲店都越來越小,很多小餐飲店面積只有二三十平,廚房面積會更小,原料製作和加工將會成為一大難題。對於個體店來說,建立專門的加工間是不夠現實的,那麼選擇加盟與合作就是最佳的途徑。

五、夫妻店不會消亡,但會換一種形態綻放

很早以前我就下過夫妻店必死這樣的結論,這個死說的不是夫妻店的徹底消失,而是傳統模式的消亡。傳統的夫妻店會採取防守型的經營方式,所謂防守型方式,指的是跟著市場和用戶走,用戶想吃啥就做啥,只要有需求就增加新的供應,到最後就形成了我之前《為什麼產品越多的小餐館,收入反而越少?》這篇文章說到的局面。這樣的夫妻店是沒有出路的,有出路的夫妻店應該是那種可以和時間賽跑,用時間打敗對手的小店。

趨勢六:合夥將成為新的餐飲人才模式

和夫妻店對應的一種形態就是做連鎖品牌,品牌最重要的因素,除了產品就是人,這是一個全員創業的時代,僱傭制已經逐漸成為上個時代的模式,合夥制才是未來一切商業活動的核心模式。

所以,未來的餐飲競爭本質上是對人才的爭奪,還一味抱著僱傭的心態想要找人給自己打工的餐飲人,勢必會被淘汰。

小餐飲撬動大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