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發展,道阻且長,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中國餐飲消費市場基本特徵

消費者餐飲需求多樣化

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包含如下兩層意義:一是消費者的餐飲用途多元而導致的餐飲需求多樣化,二是針對單個消費者的口味多元而導致的餐飲需求多樣化。值得注意的是,餐飲用途的多元需求直接導致消費者餐飲支出的結構多元。相應的,餐飲企業存在的意義就在於部分或者全部滿足這些需求。

飲食習慣區域化特徵明顯

儘管隨著人口流動的增加,消費習慣區域融合的趨勢在加強,但我們認為,中國餐飲消費區域化特徵依然非常明顯。真功夫以及麵點王等餐飲企業區域性擴張所面臨的問題足以說明這一點。

消費者購買的是產品+服務

儘管近10年來中國餐飲行業蓬勃發展,但真正理解消費者需求的企業仍然很少,對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及服務的內涵及外延仍然缺乏深刻認識。產品的內容包含哪些?是否僅僅是菜品?相應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是什麼?服務的內容包含哪些相應的消費者對服務的需求是什麼?這些問題涉及餐飲行業的本質,但遠未得到深刻解答,對此問題的解答將直接關係著整個產業的發展質量及進程。

二、中國餐飲行業未來趨勢

產業鏈上下游結盟

餐飲企業的運營效益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市場拓展問題不能全部依靠產業鏈的無限延伸來擔保(不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進步趨勢),而是需要產業鏈各端的融合貫通。主材直控,上下游結成戰略同盟,分工協作,嚴格把控才是效益最大化的捷徑。

餐飲管理智能化

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之前BTV採訪過一家無人化管理餐廳——失重餐廳spacelab,這家餐廳的最大特色是無人上菜,菜品"從天而降",因為無人點餐、無人送餐、無人收銀,所以也被稱為"無人餐廳",僅僅從人力上每月便能節省5萬元。而客如雲恰好是這家餐廳的技術支持,將智能化餐飲管理系統應用的淋漓盡致。

藉助信息技術、信息化管理這一平臺畢竟是一條有效途徑。低谷中更要考慮如何"節流",要做到物盡其用,加強內部管理,在不降低服務標準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縮減成本,節流下來的就是利潤。

餐飲市場將繼續細分

由於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生活或者工作中的飲食消費需求也不斷的產生多樣化發展。不同階層人士在不同時間、陪同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甚至不同的天氣情況下,就餐的選擇也會不同;同時,單個消費者的口味也存在著多元化發展,這兩點導致了餐飲行業的豐滿度越來越高,市場被無限細分。但鮮有企業可以做到將各個細分下來的餐飲模式整合,所謂"貪多嚼不爛"就是這個道理,做自己擅長的才是上策。

"大企業小門店"成主流

就目前來看,餐飲並非是一個暴利行業,而是薄利多收、細水長流的行業。在上文中我們提到"大眾化餐飲"逐漸上位,高端消費受政策掣肘,中低端消費基數增大,兩相作用下導致"大企業小門店"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這一點可以對比近年來餐飲行業收入數據:快餐增速連年攀升。在整個過程中,大眾餐飲的市場給餐飲行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強的信心。

擴張資本化

隨著中央廚房以及上游供貨商的產業鏈成熟,更多大型餐飲企業介入團膳業務,區域加盟、整合等形式將會助力餐飲企業快速擴大規模,獲得資本市場青睞。從餐飲企業發展現狀和競爭格局來看,主要是這個行業的分散度太高,很難找到一個非常成規模的企業。未來我國餐飲企業競爭將更加激烈,而餐飲企業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或達到市場領先地位,很難真正獲得成功。藉助資本市場有助於真正對餐飲企業規模化發展的"頑症"進行徹底改造,大幅提升餐飲企業競爭力和管理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大數據應用技術的成熟,大數據+金融成為熱點。餐飲業可通過互聯網技術讓自己的擴張更加迅速。

餐飲發展,道阻且長,機遇與挑戰並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