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安居古鎮「一品城隍」的由來

重慶安居古鎮“一品城隍”的由來

安居城隍廟。 柏強 攝

站在黑龍嘴,遙望瓊江對岸,冠子山山脈猶如一條巨龍,從西向東奔騰而來,貫穿安居古鎮。冠子山東麓就是安居古鎮的標誌性建築——城隍廟,其正殿內供奉著中國西南部獨一無二的“正一品”城隍爺。

城隍爺為何可以享受京城“一品”官階的待遇?近日,記者來到安居古鎮的城隍廟一探究竟。

廟宇曾多次遭毀又重修

城隍廟依山而建,採用了懸山、歇山式(古代屋頂形式)混用的“三合頭”構造,是安居古鎮最引人注目的建築之一。

在廟門前抬頭仰望,只見殿宇中間合簷,兩邊飛角,處處精雕細鏤。沿著又寬又長的石梯拾級而上,越往上爬越有令人心生敬畏之感。

城隍廟究竟建於何時?

“安居城隍廟的始建年代,如今已無從考證,只有一些史料中還有零碎的記載。”安居古城文化研究會會長鄒賢璧說。

鄒賢璧通過考證發現,明朝萬曆四十三年,知縣唐應運曾主持修城隍廟,面積1700平方米,明末毀於戰火;清朝雍正六年安居撤縣,併入銅梁,有這樣一段記載:“邑(縣)之制並廢,然雉堞之紀未盡,祠宇之貌常新。”表明當時的城隍廟仍然香火旺盛;乾隆十年,募眾重建;道光六年,巡檢沈慶安率眾補修,規模擴大;建國後,因為“破四舊”,城隍廟被毀。

如今我們所見的城隍廟,是2006年開始恢復重建的,包括大門、甬道、正殿、後殿等組成部分。

城隍爺為何享受“正一品”穿戴?

按古代社會的常理,一座縣城的城隍爺,其身份級別應該差不多等同於縣太爺,為七品官階。但在眾多當地老人的記憶中,安居古城的城隍爺,卻是“正一品”的穿戴:頭戴傲龍相雕,身穿大紅蟒袍。

故事還要從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時說起。“當時,太子朱標早死,朱元璋便在去世前傳位於皇太孫朱允炆,立建文帝。”鄒賢璧介紹,朱允炆登基後,其叔燕王朱棣政變,史稱“靖難之役”。“靖難之役”持續4年,朱允炆戰敗,最後逃出京城,下落不明。

據傳在城破之前,朱允炆就和幾個臣子喬裝打扮,從密道逃出南京,沿長江溯流而上,直奔渝州。不料在途中被發現,為了引開追兵,朱允炆只得與隨從分開逃跑,輾轉到當時的安居縣時,已是孤身一人。

暮色四合,朱允炆從安居的迎龍門碼頭棄船登岸,來到城隍廟前已是精疲力竭。正當他飢腸轆轆之際,廟門開了,一個老廟祝收留了朱允炆。

這一住就是兩年多,在老廟祝的掩護下,朱允炆躲過了好幾撥追殺他的人。他認為是廟裡城隍老爺在暗中保護他,便封其一等爵位,官居一品。此後,他在安居城西南十里外的觀音寺剃度為僧,開始四處遊歷。

“朱棣之子朱高熾繼位後,大赦天下,不再追殺朱允炆,還下旨撥款讓安居縣重修城隍廟。”鄒賢璧說,安居縣的官府和百姓早就知道朱允炆在城隍廟住過,也知道其親口封城隍爺一品爵位之事,便把城隍神像改塑成一品服飾。

小帖士

路線:重慶主城區——渝遂高速公路少雲下道口——右拐進入G319國道——七佛寺路口左拐——安居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