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吳起縣推進廁所“革命”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側記

康彥創

早在40多年前,陝西省延川縣馮家坪鄉趙家河村建起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男女分開的廁所。翻修它的人,正是當時在趙家河村蹲點的知青習近平。這在當時農村來說是一場生活方式轉變的改革創舉,更是人們思想深處的一次文明洗禮。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批示中指出,抓廁所革命,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是提升旅遊品質的務實之舉。從此,“廁所革命”在中國大地全面展開,引發舉國上下的積極響應。

“廁所革命”之於吳起縣更不是一句空話,它的外在表現是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內核卻是廣大城鄉居民文明程度的提升。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旱廁改水廁,農村面貌大變樣

“過去,只要是庭院附近或是莊前屋後有拐角旮旯,滿眼所見都是糞尿,臭氣難擋,不堪入目。”家住吳起縣五穀城鎮鳳寺村的村民李大爺指著新建的廁所說道。他還告訴筆者,“這兩年變化真是太大了,家家戶戶都新修起了廁所,廁所裡還安裝上了電燈和抽水等設施設備。”。

據瞭解,該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將村容村貌及環境衛生整治列為該村建設的關鍵環節,在規劃建設中注重從小處著眼,實處入手,把廁所改造作為一項惠及民生福祉的實事好事來抓。在推進廁所“革命”中,本著“節約資源,方便實用”的原則,按照“宜改則改、宜建則建”的辦法,動員全村群眾不落一戶,不露一廁地進行廁所修建和改造工作。

村民李大叔說起廁所改造帶來的好處更是興趣十足,他說:“現在我們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糞尿分集式衛生廁所,既方便又實用,而且糞尿分離處理後做為有機肥料直接上田”。他還指著院子外邊的一小塊綠油油的菜地說:“你看這些黃瓜、茄子長勢多好,再過幾天就可以採摘食用,這些蔬菜足夠我們一家食用,吃不完的還可以送親戚鄰居,這些都是都是綠色有機蔬菜,是廁所改造後帶來的好處。”。

在長官廟鎮長官廟村湫溝組,村民項海軍家不僅在自己院子內建起了三格化糞池式衛生廁所,還在廁所旁新修了洗澡間,走進他家的廁所和洗漱間,沒有絲毫的異常氣味,白淨的瓷磚貼滿牆壁,方便的供排水設施和照明取暖系統安裝到位。這是吳起縣在廣大農村推進廁所改造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項海軍說:“我們不僅家家戶戶進行了廁所改建,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我們在村子周邊,交叉路口等人流來往較多的地方也新修起了三格式無害化廁所,即方便了行人,也改變了以往髒亂差的環境。”

項海軍妻子接著說:“廁所改造,改變了農村人口隨處大小便的不良習慣,更讓人們對自身生活環境的保護有了新的認識,現在我們農村的生活面貌真是大變樣!。”。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廁所改造,改出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大“革命”。廁所改造,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更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

“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在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生產生活環境的美好程度,生活質量的提升程度都與廁所的數量與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吳起縣吳起街道王莊村民小組,便捷的鄉村道路,窗明几淨的農家庭院,以及房前屋後的綠樹鮮花構成了這裡美麗的鄉村田園圖景,但這裡更為引人矚目的地方卻是家家戶戶院子裡的戶廁和村口路旁的公廁。

司機小王總是說,每當我們經過這裡的時候,總會停下車子跑進公路旁的廁所輕鬆幾分鐘,很是方便,而且廁所內也經常打掃的乾乾淨淨。

從王莊村容村貌的變化到村口路旁公共廁所的設立,無疑廁所才是該村的一道時尚靚麗的風景線。從茅廁到旱廁,從旱廁到水廁,再到三格式無害化戶廁這一變遷過程,無不體現了這裡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

今年76歲高齡的王大爺一邊悠閒地在村道上溜達著,一邊摸著新改建的公廁告訴我們:“現在我們去趟廁所很方便,再也不用等裡邊的人出來,外邊的人才能進去。”。他還打趣地說:“活了這麼大歲數,到老了我總算還享受上了一把。”。從他的話中,我們體會到了小廁所給廣大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變化所帶來的深遠意義。

如今,在吳起縣廣大農村廁所成為人們“曬幸福生活”的主題,廁所改造工作已由最初的行政推動逐漸轉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廁所“革命”,風景這邊獨好

一做城市對廁所的重視程度,體現人們經營這座城市的溫度和細度。

針對廁所的改造和修建,吳起縣始於2008年以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期,在這一階段吳起縣的農村人居環境不僅從裡到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且縣上結合住房改造和修建,配套建設了一大批農村戶廁,縣城區域至山體居民院落、公共場所、車站市場等人流密集區域均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包括雙翁漏斗式廁所和水衝式戶廁,至此,縣城區域的公廁覆蓋率和山體居民點的環境衛生得到徹底改善。

如今在吳起縣城區域,一改往昔糞尿滿地流,蚊蠅滿天飛,如廁排隊等的尷尬境地,而是呈現出上廁所輕鬆舒適,進出廁所輕聲細語,公共廁所窗明几淨的文明新氣象。

尤其是今年以來,吳起縣的“廁所革命”由縣城區域向鄉鎮社區和廣大農村延伸,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破題之作。

相關數字顯示:截至目前,吳起縣先後累計投入資金331.3萬元,趕在8月底,全縣先期實施的2000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革任務將全面完成,屆時將成為吳起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推進“廁所革命”進程中,吳起縣要求各鎮、街道都把新建、改建轄區內廁所作為一項基礎工程、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來抓,全力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結束居民多年來上廁所依靠“兩塊石板一條縫”的歷史,重塑吳起文明和諧、生活幸福的新形象。

為推進“廁所革命”,吳起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成立農村改廁領導小組,形成推動改廁工作的強大合力,出臺《美麗鄉村實施意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的實施方案》,對危改戶、貧困戶966戶每戶每座補助2200元;對美麗鄉村示範點、公路沿線戶984戶,每戶每座補助1200元。在今年召開的吳起縣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現場培訓會。縣上邀請專家重點對幹封式廁所和三格化糞池廁所的工作原理、主要特點、施工工序和施工注意事項做了詳細培訓,對農村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和三格化糞池廁所改造存在的沖水問題、防凍問題和抽糞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和技術指導,激發了各鎮街、全縣上下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與參與。吳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柳志清說:“廁所改造工作是我們在深化農村改革工作中的著力點,以小廁所改造推進農村鄉風文明建設進程,從而提升全縣廣大農村人口的文明程度,為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國考”驗收交上吳起“答卷””。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小廁所”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