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金蟬月入超30萬,農村大叔:歷時15年,最困難時全家舉債


張樹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魯北農民,如今成了當地名人,各路媒體爭相湧入他家採訪,幾乎要踩倒門檻,就是為了他花費15年時間做的一件事兒——養殖金蟬。在張樹彪的家裡,專門建有一個大型的孵化房,裡面擺滿了3米高的鐵架子,上面堆放著大量的枯樹枝。

這些枯樹枝都是張樹彪的“心肝寶貝”,每一根上都有幾十到上百顆金蟬卵。正是依靠這些枯樹枝,張樹彪做成了一項讓旁人眼紅不已的高利潤產業,每年光賣金蟬就純收入近30萬。

面對如此優秀的成績,張樹彪總是很謙虛的說自己只是碰巧運氣好,發現了這麼個賺錢機會。當初選擇這一行純粹是歪打正著,沒有想到。

說起創業的過程,老張感慨頗多,年輕時他曾經嘗試去糧所上班,但是剛巧碰上改制,落魄下崗。回家務農後,見過世面的他不甘心做個平凡農民,決定自己創業。但是,一沒有錢二沒有門路,讓他吃了不少苦頭,最艱難的時候,全家曾舉債承包林地,那段時間相當艱苦。圖為張樹彪當初自己找材料製作的金蟬卵孵化箱。

按照張樹彪的說法,所有的經驗都是從一次次的失敗中摸索出來的,而且這一試就耗費了十年。圖為老張自己用舊油桶改裝的加溼保溫器,有了這個東西,金蟬卵才能順利孵化出來。


張樹彪對每一個步驟都親歷而為,一絲不苟,就連最普通的工具都要找到最合適的,光耙地用的耙子都換了N把。

為了及時採收金蟬,老張每天晚上都要僱傭十多個當地村民,為此還購買了十多個充電式手燈。

用完的塑料瓶都不捨得扔掉,被改造成了裝金蟬用的容器,雖然不怎麼好看,但是卻非常實用。老張展示用舊食用油桶改造成的收納罐,用布帶一纏,可以非常方便的背在身上。

為了觀察金蟬卵孵化情況,老張還花費數千元購買了兩臺顯微鏡。

十多年過去了,張樹彪的金蟬生意已經越做越大,他承包了一百多畝林地用於金蟬養殖,一晚上收穫的金蟬就能達到2-3萬隻,全國各地都有他的客戶。圖為老張剛接到一個客戶的訂貨電話,用粉筆在黑板上記下客戶的信息。

老張說,他的冰櫃都是前一晚剛放滿,第二天就幾乎賣光了,這個季節的冷凍金蟬的銷路非常好,一天能賣2萬隻以上,合著6毛錢一隻,僅這一項,一個月下來就能收入30萬元。

圖為老張自己正在試驗的兩種冷凍知了的方法,吸取了冷藏海鮮的經驗,可以更好的保鮮。老張說,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十多年的艱苦探索,現在經濟好了,最大的心願是帶領更多的鄉親一起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