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眼下,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作为全球最顶级的体育赛事,其影响力和受关注度绝无仅有,甚至超过了奥运会。它是足球运动的最高殿堂,是每个国家足球运动员的最高理想。

在全世界球迷的目睹下,世界杯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为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球场的执法官——裁判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世界杯不仅汇聚了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还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裁判。尽管如此,球场上依然存在误判,裁判不能如鹰眼一般洞悉整个球场,而有些误判可能无关紧要,有些却可能影响比赛的结果。

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2010年南非世界杯1/8决赛,英格兰与德国狭路相逢,在英格兰1:2落后情况下,兰帕德一记精彩的射门击中横梁越过球门线并反弹出,然而裁判吹掉这颗扳平比分的进球,导致英格兰士气受挫,1:4输给了德国。

误判在足球比赛中是很常见的现象,使比赛更加戏剧性,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谈资和媒体的舆论风波。

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为了尽最大可能保证足球赛场上的公平。今年3月,国际足协理事会(以下简称IFAB)通过投票,同意在俄罗斯世界杯上采用VAR技术,它将成为裁判最有力的助手。

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VAR,全名Video Assistant Referee,视频助理裁判员,同球场上的主裁判、边线裁判和第四官员一样是比赛官员,执法整场比赛。他们拥有一整套的高技术设备,通过观看录像可以得知主裁判的判罚是否正确。

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鹰眼”系统是在板球,网球等球类运动中使用的一套电脑系统,其正式名称是“即时回放系统”。借助电脑的计算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隔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然后,利用8个或者10个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网球飞行轨迹,得到基本数据;再通过电脑计算,将这些数据生成三维图像;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现出网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从数据采集到结果演示,这个过程所耗用的时间,不超过 10秒钟。

在2013年,IFAB宣布在巴西联合会杯和世界杯中采用门线技术。门线技术由goal control,鹰眼技术和Carios GLT等三类系统组成,确定足球是否完全越过球门线,得分有效。

而VAR 技术,不仅包括了鹰眼系统和门线技术。前面提到VAR是视频助理裁判员的简称,所以VAR应该是助理裁判员和VAR技术的总称。

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VAR的工作室建立在莫斯科,来自球场不同的摄像头对每一场比赛无死角录制,并实时传输到工作室内。由视频助理裁判组对整场比赛进行观看,但他们并不能直接干预比赛,只有当裁判的判罚出现以下四大失误时,才能提醒裁判对判罚的结果进行更改。此时主裁判会走到场边,观看由VAR传输过来的视频回放录像,来确定判罚。

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VAR的使用范围——

1)进球得分是否有效。(排除犯规行为,确保进球准确无误)

2)点球判罚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假摔或手球等犯规行为)

3)直接红牌(不是第二张黄牌造成)。

4)误判使球员获得红黄牌。

当出现这四种情况时,视频助理裁判应给予协助。

很明显,这样的一个复杂过程会影响整场比赛的流畅性。实验显示,VAR做决定的平均时间在65秒左右,其中最长的决定时间为267秒,最短的决定时间为26秒。

在2017年6月举行的联合会杯,首次在国际大赛上使用VAR技术。智利与喀麦隆的比赛进行到上半场伤停补时一分钟时,智利前锋巴尔加斯打进一球,主裁判鸣哨进球有效,智利球员们开始庆祝这粒进球。主裁判被视频助理裁判提醒,通过观看回放确认巴尔加斯越位在先,进球无效,使球员们白高兴一场。下半场伤停补时阶段,智利球员J·巴尔德斯打进一球,边裁举起示意越位在先,然而主裁判并没有立即判罚,而是询问了视频助理裁判后,确认该进球有效,巴尔德斯才与队友击掌庆祝。

VAR技术使足球比赛更公正公平,减少了冲突,却依然被人们所诟病。有些媒体认为技术不够成熟。有些人认为误判也是足球的魅力所在,是裁判员的主观意识判断,而不需要其他科技的介入。

世界杯赛场上有什么“黑科技”?

中超联赛在2018赛季开始使用VAR技术。在第二轮贵州恒丰队与河北华夏幸福队的比赛中,全场比赛总共五个进球,其中三个进球主裁判黑小虎求助于VAR技术,加上角旗杆断裂,整场比赛补时长达9分钟,实际比赛时间超过110分钟,引发了球迷的抗议。主裁判为减少争议,多次求助于VAR技术,这显然是违背足球比赛的本意,使其观赏性和流畅性大大下降。

在保证判罚客观有效的前提下,如何尽可能小地干扰比赛,尤其是尽量保障比赛的流畅进行,这个恐怕是IFAB在新赛季的推广试用中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那么,VAR技术是否能带来更精彩的比赛,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期待。

亲,读完文章,记得在页面最下方点赞哦!谢谢关注和支持!

亲爱的小伙伴们,“科普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投稿邮箱:124474353@qq.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