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制胜的“数字镇长”

东湖数字小镇,位于福州滨海新城15000亩东湖之畔,总面积3平方公里,占地面积1150亩,水域面积3600亩,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至少引进300家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兴企业,聚集超过一万名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年产值可望达到300亿元。

“一个小镇、两条大街、三个中心、四个平台、五大产业和六大巨头。其中,四大平台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联合打造的公共平台、产业平台、双创平台、天使平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政府在平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镇的数据中心是由省政府购买服务,免费提供给入驻企业使用。产业是核心生产能力,小镇涵盖的五大产业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医疗大健康和人工智能,规划引入的六大巨头包括微软(已入驻)、腾讯(已入驻)等国际巨头。其中,成功引进的全国首个微软创新学院,未来三年内可以培养12100名高端大数据人才。”在陈国平规划的蓝图里,东湖数字小镇的定位及功能,从创镇之初便已围绕数字经济而展开,明晰而坚定。

情怀制胜的“数字镇长”

2017年,凭借科技产业的特色,东湖数字小镇位列福建省首批特色小镇之首,并入选了国家“千企千镇工程”。与此同时,各项产业配套的相继落地,也为东湖数字小镇提供了更多赋能,“这要感谢中央各部委以及福建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陈国平介绍道,“东湖数字小镇有三大得天独厚的数字产业优势:一是总投资300亿元的海峡光缆1号工程,这是中国第五条海底光缆,就在距我们小镇10公里的地方;二是福建省单体容量最大,设计和实施等级最高的数据中心——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包含政务云与商务云,在小镇里投入运营,它们是数字福建最早的载体;三是小镇已于2017年8月正式开通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随着东湖数字小镇从蓝图走向现实,陈国平深感欣慰。回想2013年,当时他带朋友来到东湖参观时,这里还是大片荒废的鱼塘,湖水也没有现在这样清澈。“那时我站在湖边向客人们介绍说,三年后这里会变成中国首屈一指的数字经济小镇,会成为VR、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大健康、移动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风口产业的龙头集聚区,汇聚一万多名高端人才,成为福州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高地,但那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如今小镇正以翠竹拔节般的速度成长,“现在朋友们都信服了,说我是一个有情怀的、有梦想的镇长。”

“我做TMT行业25年了,也算是个行业老兵,一开始我觉得自己是为通讯产业而生,后来看到数字经济的曙光,让我更坚定地走发展数字经济之路,这将是我毕生的梦想和追求。”在陈国平的眼里,东湖数字小镇就是他履行使命、追逐梦想至关重要的平台,也是他从事TMT行业以来,倾注20余载经验与心血打造的里程碑作品。

“我从小就喜欢折腾,特别喜欢琢磨产品的构造。”陈国平说,“产品的品质与价格紧密相关,联合创办飞毛腿的时候我天天想的是怎么能把电池做得更薄,怎样把电池容量做得更大。后来联合成立了网讯,我依然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考虑怎么打磨产品上。2009年网讯在德国主板上市,我想我的坚持是正确的。”陈国平谈及产品打磨时,眼中总带着光芒。而在东湖数字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了让每一栋建筑都要有故事,每一栋楼都带着微笑,陈国平和他的团队仅付出的设计费就高达数亿元,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更是不可估量。

情怀制胜的“数字镇长”

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右一)到访东湖数字小镇

截至目前,东湖数字小镇7.7万平米的研发楼已落成投入使用,23万平米的人才公寓已建成交付,占地12万平米的湖畔公园及周边路网也已完工,建筑面积1.6万平米的园区配套酒店东湖VR亚朵酒店及东湖游艇会已对外营业;东湖万豪国际酒店、中国VR中心、黑科技中心、梦工坊,以及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等近百万平米工程在同步兴建之中。这些硬件设施与配套勾勒出了福州滨海新城最早、最具都市感的天际线。

东湖数字小镇创新先行的新颖模式很快成为了行业标杆,问道取经者络绎不绝。2017年,东湖数字小镇接待政府及商界人士考察参观1046批次,共2.5万人次,其中包括副国级领导3批次、部级领导18批次、省厅级领导70余次。小镇全年拥有近3000万网络曝光量,荣登今日头条“2017阅读大数据福州创新热词”榜首,并受邀出席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高交会、中国计算机大会、腾讯及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明星小镇。

情怀制胜的“数字镇长”

微软创新学院入驻东湖数字小镇

如今,东湖数字小镇已落户近200家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及机构,总注册资本近200亿元,入驻企业单季度纳税额超4.4亿元。“这样的数据,只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之一。”陈国平表示,“小镇还设立了百亿规模的三大创投基金,目前已投资前沿科技企业50余家。我们还委托微软开发数字小镇智慧云平台,这是微软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此类项目的首次尝试,我们也期待着这个智慧平台能早日与大家见面。”

2018年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召开,数字福建首个国家级窗口——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也在东湖数字小镇内启动建设。“应该说福建是数字中国的策源地,东湖数字小镇也应该成为数字中国版图上一个非常有序、非常有创新创业氛围的数字经济高地。我们对这个地方,这个产业充满了信心。”陈国平表示。

正如“数字镇长”陈国平所言,在东湖数字小镇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带动下,福建省的信息化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互联网用户达到4870万户;省内的数字经济类企业数量较多,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居全国第七位。2018年1月,陈国平当选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常委。他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建议福建加快推进以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并注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福建省拥有这么巨大的优势,更应该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把福州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情怀制胜的“数字镇长”

2018年4月15日,东湖数字小镇品牌升级发布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图为陈国平在发布会上演讲

年轻就是未来

《投资圈》:您觉得“60后”创业者和“80后”创业者有什么不同?

陈国平:其实两代创业者没有本质区别。我们这些“60后”成长在产品时代,价值判断主要依托实体经济,强调眼见为实。“80后”的成长环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和我们有二三十年的时间距离。“80后”更重于创新,注重创造出有创新思想的数字经济新模式,而未来的“90后”“00后”还可能创造出另一种经济体。我们这一代也曾经超过自己的父母,所以我觉得年轻就是未来。

《投资圈》:现在有些新兴互联网公司的经营模式是违背传统经济常识的,您接触的企业存在这种情况吗?您认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好的?

陈国平:我们应该相信存在的就有其道理,资本都有投资偏好,有的看重盈利,有的看重用户数量,有的是想寻找价值洼地去投资。大家观点不同,说虚高也好,说泡沫也罢,都不能简单地去判断。只要商业模式不违法,就都可以去尝试。

《投资圈》:在您看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陈国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界定是很重要的。实体经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容易体现,包括团队、产品、资金以及所在的区域等等;而虚拟经济体现在外的更多是商业模式、上下游的协作以及生态圈的建设。我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融合的最大挑战在于怎么界定二者的边界,以及怎样创新它们的生态圈和商业模式。

《投资圈》杂志:您觉得它们之间融合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陈国平:虚拟经济融合实体经济,就是要把你的变成我的。比如说美团自己没有实体店,它把实体店变成了它的店;而淘宝没有自己的产品,但它把平台上的产品变成了它的产品。

《投资圈》:您认为什么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

陈国平:企业能否基业长青,还是要取决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能对社会、股东和员工有贡献,能创造税收和就业,能为社会提供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就是有价值的企业,就有了基业长青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