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送非洲600億!俄羅斯曝光的這張圖直接把我們「賣」了……

前兩天俄羅斯發了一張圖:中國在非洲的鐵路項目

中國在非洲鐵路修了24條鐵路,其中8條長6700公里

韓國和印度各修一條,還失敗了

中國在非洲鐵路總投資,已超過200億美元

中國每年送非洲600億!俄羅斯曝光的這張圖直接把我們“賣”了……

中國在非洲虧大了

非洲國家鋼鐵不合格,工人不合格,連砂石和瀝青都不合格。材料都需要從中國運,有時候連道路指示牌都要做好運過去。以至於中國在非洲修鐵路都是血虧

不只鐵路,中國支援非洲六十多年了,從來都是虧本的。

最近幾年,3座圖書館砸了7個多億,3座體育館砸了9個億,高樓大廈砸了10多億,水電站砸得更多——幾十億美金

公路、 橋樑、學校、醫院凡是你想到的,中國都給非洲援建了一遍,最新數據,中國每年在非洲援建投入超過600億!!!!

600億啊,這些錢基本都是虧的!!!

如此血虧之下,有些人的嘴臉就耐人尋味了:

英國:BBC拍個了紀錄片《中國人來了》,把中國形容成為一個吞噬非洲的吸血鬼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指責,中國一味援助非洲讓他們更窮

印度:莫迪叫囂著要免費援助給非洲投5萬億美元

奇了怪了,中國人的虧本生意,為何惹得各個國家這麼激動呢?

中國有句話,叫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國在非洲的“虧本生意”正在以10倍的速度賺回來。

中國援助非洲究竟圖啥

一:換資源——安哥拉模式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援助,更多都是以資源交換的形式:中國提供低息貸款,非洲國家提供低價礦藏交換。

別說這低價不合理,要知道,美國人去了連低價都沒得選。

美國的做法:

有一年,美國決定投資幾億美元在安哥拉建一個自然保護區,你說巧不巧,這一大片保護區恰好就是安哥拉國內最大的銅礦所在地!!!

保護區內,安哥拉不能插手!

安哥拉:連雞蛋都嚼出骨頭,肯定不能這麼玩啊!

美國人:你確定,你上次欠的貸款必須加倍還回來;還有你們家民主陣線的反叛軍最近好像有點缺武器

安哥拉:.........

中國的做法:

援助協議上需要安哥拉將一個礦直接批給某大國。安哥拉心想:我們可以拒絕對吧?憑什麼給你啊?你算老幾……

這時,某大國拿出了數十億即將到期的債務,笑而不語的說:我們非常關心你們……,準備給你們修體育館,援建學校,鐵路。

安哥拉:我們可以不要這些援建嗎?

答曰:“不可以喲,我們是不會逼債的喲!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我們還可以免除部分的貸款本金喲!”

安哥拉擦了把汗:“哎喲,那怎麼好意思呢”

要了人家的礦,對內還宣稱:“我們援建安哥拉一座體育館,學校多少所,基建多少多少,免除貸款多少,……

這算是腹黑嗎?不算,至少還有一點點的利益給別人。

中國活用 “安哥拉模式”以貸款換來石油、農產品等自然資源,或與非洲國家進行大宗商品貿易;個別極其困難的國家甚至免除其部分債務,可以說是非常人道了。

安哥拉的鐵路從港口一直修到剛果(金)邊界,18.3億美元修路貸款,撬動的是價值8500億美元的石油儲量。

兩國邊界的鐵路一旦接通,剛果(金)的7500萬噸銅、4500萬噸鈷、700萬噸鋅、700萬噸錳、600噸黃金、1.9億克拉鑽石,都能拉到出海口,一船船的運到中國。

中國每年送非洲600億!俄羅斯曝光的這張圖直接把我們“賣”了……

二:搶市場

大家都知道,出口是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

全球經濟疲軟下,歐洲市場要想增長,基本不可能了;歐洲不亮那就非洲亮!

今日之非洲,小到衣服和鞋子,大到基建設備,加工材料,電信設備,到武器裝備,再到各種各樣家電,各個級別的商品中國已經全面進入非洲市場。

中國援建埃塞俄比亞鐵路40億美元,埃塞俄比亞市場每年需要240億美元的產品。

現如今,這個市場,中國佔了30%!!!

每年30%,你算算多少錢!而且這40億是要還的!

中國人向來是純潔善良的,賺了人家這麼多錢,好歹給人家留下個一技之長什麼的。於是中國人開始教非洲人民種地,萬頃荒地變成高產稻田,但也衍生了一些小問題。

種子是不是需要從中國買啊?

小麥畝產一千八,是不是得來點金坷垃?

成千上萬畝的大農場是不是得來幾架拖拉機?

中國每年送非洲600億!俄羅斯曝光的這張圖直接把我們“賣”了……

埃塞俄比亞的情況,其實就是整個非洲和中國合作的縮影!

中國現在希望用7年時間將中非貿易額從2013年的2102億美元提升到4000億美元(作為對比,中美2013年貿易額是5210億美元)。

打著開放歐美市場招牌的TPP和TTIP都玩死了!說白了,就是歐美那邊貿易額上漲空間不大,歐美市場進一步擴展的潛力不大了。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需求下,中國經濟的增長,未來不是靠歐洲,而是靠非洲!中國人民要想變成發達國家也跟非洲脫不開關係!

三、產業轉移

過去我國一直處在勞動力供給過剩的狀態。曾經發生過連續六七年民工工資不上漲的情況。

近幾年,勞動力開始短缺了。

有學校“組織學生去富士康實習”的時候(西安千名大學生被逼富士康實習 10天4學生暈倒),則就意味著富士康本身急缺勞動力。富士康給的工資不算低,如果連富士康都開始缺人,那麼這意味著,中國產業升級已經將大量勞動力引向了其他行業。

低收益的行業,難以提升工資水平,也就難以與收益更高的產業競逐勞動力。這意味著,在未來10到20年中,中國大批勞動密集型產業會因為產品銷售收入無法支付勞動力成本而被淘汰。

那麼,被淘汰的產業去哪裡?

日本有個雁形模式,就是有計劃地向外轉移產業!

雁形模式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你出口到非洲一輛火車,賣價3千萬美元,生產這輛火車需要200噸鋼材(1200噸鐵礦石)、1萬個工人(一萬人工作崗位),100噸石油

這3千萬美元能在非洲買多少東西:一萬噸鐵礦石、一萬噸石油還有一萬噸糧食,價值翻了十倍!

還給國內提供了一萬個高技術工作崗位!

如此,既找到了市場,又實現了產業的完美轉移!

所以啊,別在討論中國啥援助不援助的了,國家不傻,咱們的未來還在非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