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濟學,這個基本的定義你搞懂了嗎?

經濟學是投資的一個重要的和基本的背景知識。基於投資的需要,芬說財經將系統性介紹經濟學當中對投資具有重要啟發意義的經濟學思維。請點擊瞭解我公眾號的全部秘密之財經內容

經濟學到底研究什麼?

有人說研究對象是經濟增長,有人說研究的對象時資源配置,有人說研究對象時生產關係。這些說法都對,也都不對,因為這些說法都指出了經濟學研究的部分範疇,但是他們的說法又不全面,經濟學研究的範疇遠比他們提到的這些要寬泛地多。

經濟學研究什麼?用一句簡單粗暴的話來說,經濟學研究的是人的行為,所有有關於人的行為都在經濟學研究的範疇內。你不必驚訝,事實上真的是這樣。

下面從經濟學的內涵,從其研究的範圍以及使用的研究工具來說明經濟學是如何囊括了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的。

1

一,從經濟學內涵的界定來說,經濟學就是研究所有的人類行為。

現在普遍被接受的一種說法是“經濟學是研究人如何做選擇的學科”。比如,有名的薛兆豐的網絡課程“北大的經濟學課”中就指出,經濟學是研究選擇的一門學科。而人為什麼要選擇呢,因為資源是稀缺的(稀缺是一種基本現實),一種資源用在這個用途,就不能用在其它用途,所以人們必須要做選擇。

其實,我們可以把這種定義進一步一般化。仔細一想,人的所有行為都可以看作是一種選擇,有時你的選擇是理性的,是主動的,有時是非理性的,被動的。但是,不管是理性也好,非理性也好,主動也好,被動也好,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是你人生的一個“選擇”,這個選擇構成了你人生的軌跡,不僅僅影響了你的人生,而且成為你人生的部分。特別指出的是,人們的那些非理性的和被動的選擇對你人生的影響並不亞於那些理性的和主動的選擇對你人生的影響。

而每一次選擇都會耗費你的時間——時間(生命)是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稀缺的資源。而人每時每刻都在做選擇,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時間這個最基本的資源。比如,此時此刻你選擇來看我這篇文章,你就不能做其它的事情了——所以,你來看我這篇文章,就是一種基於資源稀缺的選擇。這就是經濟學研究的對象。

讓我們總結一下,人們每時每刻都在做選擇,因而經濟學就要研究人每時每刻的行為,也就是說,經濟學研究人所有的行為。

2

二,從經濟學創立以來,其研究的內容來看,經濟學對人的研究,確實可以說無所無包。

它研究了人的出生。有人可能會說,一個人的出生不是由自己選擇的,但是,他們卻也是人們選擇的結果——即使人們有時並不想生某個孩子,但是,生孩子也是由於他們之前的選擇所造成的。總之,一個孩子,歸根到底,是一對男女一系列選擇(行為)的後果。不僅如此,經濟學家們還研究人們對嬰兒的性別選擇的背後原因,研究出生率與經濟增長的關係等等。

經濟學還研究了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過程。從一個孩子出生後的餵養方式,孩子母親坐月子的方式,孩子上幼兒園後的被教育的方式等等,都作為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包括以後孩子長大後讀什麼小學,中學和大學等等,以及大學畢業後如何找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孩子,甚至婚姻期間的婚外情,離異及再婚,中年的工作生活以及退休的年齡,條件以及退休後的收入和生活等等,直至一個人最終死亡後對於墓地的選擇等等,都被歸入經濟學研究的範疇內。

經濟學不僅研究個人選擇,還研究人與人之間的博弈,研究人的集體行為,以及研究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歷史變遷等。

可見,從個人的一生,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的博弈與合作,人類經濟的增長和制度的變遷等等,都在經濟學關注範圍內。

什麼是經濟學,這個基本的定義你搞懂了嗎?

3

三,從經濟學所用的工具和所涉及的學科上來看,為了研究人類行為,經濟學幾乎無所不用。經濟學要研究人的選擇,就要研究人做選擇的動機,研究動機就要追溯人的心理和需求,研究人的心理和需求就要追溯到人性,研究人性就要追溯到人的生物構成,包括大腦的神經系統等,最後,經濟學獎觸及它的天花板,研究人究竟是如何來的,它的目的是什麼?所以,最終,經濟學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和哲學殊途同歸。

上面一段話標明,經濟學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學,人性學,生物學,神經學,進化論,宗教,以及哲學。當然,數學和統計學是現代經濟學研究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經濟學家們特備善於使用最深奧,最前沿以及最新發現的各種學科知識和分析工具來從事經濟研究,與此同時,不斷有其它學科的研究者,運用他們的專業工具,轉而研究經濟問題。以數學為例,經濟學家們運用數學工具研究經濟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比如,法國數學家、經濟學家古諾(Cournot)1838年出版的《財富理論的數學原理研究》一書,就被認為是最早使用數學的經濟學作品,他的古諾模型就是建立數學模型來分析廠商如何做出最優決策的。之後,經濟學家全方位使用數學工具,經濟學甚至出現了數學化的趨勢。大量的數學家利用他們的數學優勢,在經濟學上的研究是得心應手。從1969-2006年,這40多年時間內,共有58位學者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他們幾乎都用到了數學方法與數學工具。

不僅僅是數學,經濟學家還非常善於不斷運用其它學科各種前沿知識來研究經濟。未來,經濟學的研究肯定是各種學科的交叉應用,比如,中國的經濟學狂人汪丁丁就是一個多學科的專家,他即是史學家,又是生理學家,生物學家,神經學家,數學家,以及哲學家。

經濟學涉及的知識之廣深,使用的工具之繁多,確實是大多數學科所不能比擬的。

4

然而,這樣的一個學科,它無處無在,貌似強大,卻又似乎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甚至,它本身又給人類增加了問題——當今各國政府及中央銀行運用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經濟,被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其本身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要遠遠大於其對經濟的正面作用。

其實,這怪不了經濟學和經濟學家們,要怪,就要怪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人”——本身就是一個不可捉摸的“鬼”。人是怎樣的,經濟學就是什麼樣的,因為經濟學研究對象是人啊!人究竟是什麼回事?你認識你自己嗎?——好好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看著這個奇怪的生物,會不會大驚一跳?所以,經濟學有它的天花板,人的理性認知能力的邊界就是經濟學的天花板。而迄今為止,人類似乎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人的理性似乎無法達到認識真理(包括認知“人的真相”)程度,從這一點來講,經濟學像人一樣,最終就是窮途末路——所以,有的經濟學家“乾脆”擺脫了理性思維,相信了上帝,從聖經裡研究經濟學。

5

經濟學被我說得這樣“不堪”,那是不是意味著經濟學沒有可取之處?非也。經濟學裡薈聚了一大批高智商人物的頭腦精華。比如,亞當斯密對於人性、分工和市場的認識,新興古典經濟學派關於人的理性的認識,哈耶克對於自發秩序的認識,以及塞勒(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等經濟學家對於心理影響投資的探索等等,都對我們具有極有意義的啟發。

回到本文的第一句話,“經濟學是投資的一個重要的和基本的背景知識。”要學好投資,必須先學好經濟學。

一個人要做好投資決策,要具備基本的經濟學思維。以後,芬說財經將根據情況,以合適的方式來介紹這些基本的經濟學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