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場上中國女兵風采:巾幗不讓鬚眉


1938年2月26日,時任中共河南省委秘書長危拱之在第20期《風雨》週刊上發表《動員河南的婦女保衛家鄉》。她在文中講道:“日本急於拿下河南,繼取武漢,以實現它第二期的進攻計劃……那麼,一千五百萬的女同胞,每個人都不應落在武裝保衛河南的工作後面。……在六個月的抗戰中,河南婦女界顯示了英勇與光榮。到新鄉、到太原的各前線上救護慰勞,到街道上、到農村中宣傳……”

圖為中共河南省委婦女部專門指導全省婦女開展救亡運動。

圖為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中的女兵颯爽英姿的罕見老照片。

1938年彭雪楓等在竹溝創辦的第4期軍政教導大隊均設有女生隊,結業後她們大多走上了抗日戰場。第五戰區青年抗敵軍團第六大隊即為女生大隊,包含有3箇中隊,共500人左右,後來由徐州遷往潢川,經過訓練後編為實習隊,在潢川、商城、固始等豫東南8縣從事抗日宣傳活動。

圖為身背槍支彈藥的女兵。即使是女兵也毫不示弱,面對敵人的侵犯,也想男人一樣背上槍,行走在戰爭最前線上,為保衛祖國的萬里疆土而與侵華日軍進行過殊死的抗爭;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高舉旗幟,奔赴前線,慷慨捐軀,共赴國難;為了捍衛祖國和民族的神聖尊嚴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