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三口自殺:需要再付出多少生命才能換來對高利貸的打擊

北京一家三口自殺:需要再付出多少生命才能換來對高利貸的打擊

6月2日,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公安發佈一則警情通報稱,5月31日,在廈蓉高速藍山洪觀服務區發生一起自殺事件,三位自殺者系一家人,其中兩人死亡,一人經搶救暫無生命危險。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此次自殺的一家人就是一週之前在海南自殺未遂的一家人。

事件在回到一週前。5月20日晚,一名年輕女孩在微博發佈了一篇遺書,稱因為父親欠下高利貸一家人不勝其擾,決定自殺。原來,鄧先生系北京某公司法人,女兒畢業於某醫科大學,是一名護士,一家三口今年三月份從北京來到海口,租住在美蘭區盛科水城小區。根據遺書內容,鄧先生由於公司經營出現問題,欠下高額借款並牽扯到家人,身心疲憊厭倦生活,和其女兒鄧某於5月20日晚在微博上發佈一家三口要自殺的消息。

後來,女孩被當地警方營救下來。事後,也有網友質疑事件的真實性,認為女孩是在炒熱度。女孩被網民們迅速“深扒”,找到了眾多“疑點”:比如,他們一邊欠錢一邊生活奢侈;他們把親戚道德綁架、惦記著他們的財產;一家人把遺書發佈在微博,並且透露了詳細地址,明顯目的不純……總之,一切指向了一個結論:他們的自殺是一場欺騙、一個陰謀。於是,謾罵鋪天蓋地而來,人肉搜索接踵而至,一家三口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輕生打算的人,就算意志尚未堅定,內心也必然脆弱。小編一直認為,這一家三口最大的壓力是債務,而不是輿論。很多輿論將女孩全家的自殺歸咎為網絡輿論,小編覺得,這是誇大的輿論的力量。輿論是一個虛擬的東西,說白了,對熟人社會是具有無形約束力的。在當下的社會中,輿論的力量是會減弱的,大不了不上網嘛,不看嘛,沒必要網上一個人一句話就可以讓當事人想到自殺。

北京一家三口自殺:需要再付出多少生命才能換來對高利貸的打擊

整件事到現在,還是應該將視線放在高利貸上。

因為高利貸而引發的,最著名的莫過於山東的“辱母殺人案”。蘇銀霞曾向地產公司老闆吳學佔借款135萬元,月息10%,在支付本息184萬和一套價值70萬的房產後,仍無法還清欠款。催債人長達一小時的凌辱之後,用極端手段汙辱蘇銀霞,而且是當著兒子於歡的面。情急之中,於歡摸出一把水果刀亂刺,致4人受傷,1人因失血過多休克死亡。

最近一直佔據網絡的保姆縱火案的被告人莫煥晶,同樣深受高利貸之害。莫煥晶因嗜賭借下20萬的高利貸,在做保姆期間,曾多次偷盜女主人財物拿去變賣,直至最後心生邪念,想用故意放火再捨身救火的方式向女主人“借錢”,沒想到釀成4人死亡的結局。

北京一家三口自殺:需要再付出多少生命才能換來對高利貸的打擊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借錢的行為本身是合法的,一旦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的利息,那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民間高利貸除了會擾亂金融市場秩序,還極可能對社會安全產生危害。民間高利貸,是一個可能導致罪惡的沃土,這個和高利貸本身者相關,持高資者仁義,這事件就是救急救義;反之,則是令主動借貸的人,陷入深淵。

當事人為什麼選擇這類極端行為?說白了,就是因為那些要賬的今天一個電話,明天一個短信,今天打給當事人,明天打給女兒。這樣的行為,持續一個月誰受得了?況且,在這裡面的電話還涉及到威脅或者其他的各種加持信息,這樣的催債行為,試問多少人能夠承受?單單電話還是輕的,最常見的是侵佔車產、房產,即便是賠房、賠車,也難以還清債務,最終還要忍受法院的執行而最終成為老賴。

只可惜,國家有關部門雖然一直在規範民間借貸,但因為高利貸手段的隱蔽性,證據難以蒐集,往往導致很多借款人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即便現在報案至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同樣會認為是經濟糾紛,而對這樣的違法行為置之不理。

最近兩年,高利貸在國內發展得如火如荼。前有校園貸,後來現金貸,再有網貸,任何形式的貸款,都離不開高利貸的本質。又有多少人因為高利貸而喪命。需要再付出多少生命才能換來對高利貸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