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奔小康」幫扶札記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扶 貧——幫 扶 札 記

馬文娟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穿越歷史的時空,將時光倒退,回到二0一五年。

初冬時節,座落於大山腳下的小城,寒意尚淺,漫山遍野的秋色尚未褪去,公路兩旁銀杏黃葉斑駁,樹下落英繽紛,成為此時最具吸引力的一道風景。

我和單位新來的碩士畢業生驅車前往距離縣城10公里的魚池鄉開展幫扶。

車子行駛在山間公路,流水語漫,遙山疊翠,遠木澄清,就會自然而然哼起小娟的歌:山谷裡有樹,山谷裡有河,山谷裡的天,永遠那樣藍。

今年以來,這樣的工作模式已經形成常態,兩當縣舉全縣之力開展精準扶貧,而我就是精準扶貧隊伍中的一員,回想起2015年夏天,初次以幫扶工作隊的身份來到這裡的情景,歷歷在目,滴滴在心。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記得第一次到鄉政府幫扶,是一個炎熱的夏日。

魚池鄉政府座落於雙場村,車子駛進鄉政府院內,整潔肅靜,正北是四層辦公樓,正待下車時,已經有幹部迎上前來,從那一刻開始,我成為了魚池鄉政府的一員。

進入鄉政府大門,我說:“先去給書記、鄉長報到吧。”

鄉政府幹部說:“現在正是收麥子的時候,書記、鄉長一早就帶領鄉幹部去村裡幫貧困戶收麥子去了。

天空晴朗的沒有一絲雲彩,炙熱的陽光灼灼天地之間,這大熱的天,去收麥子!我心裡對年輕的書記、鄉長增添了一份敬意。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我辦公的地方被安置在東面三樓十人辦公室,一進門,就被濃烈的工作氛圍感染,有幾位幹部正對著電腦屏幕上的大數據平臺忙碌地錄入數據。

臨近午飯時間,跟大家一起在南面的二層食堂吃午飯,每人一碗麵條,五六人一蝶小菜,待我吃完,食堂已經不見其他同事的身影,他們從食堂直接到辦公室,已經再次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晚上八點時分,月光向山野灑落光澤,書記、鄉長帶領割麥子的一行人乘著月色回到了鄉政府。

深夜,突然雷聲隆隆,緊接著大雨傾瀉而來。

一會兒,電話鈴聲、喊聲、馬達聲……從鄉政府院子裡傳來。原來,為了確保暴雨不會對群眾生命財產造成損害,書記、鄉長又帶領幾位領導、幹部,連夜冒雨實地勘查災情去了。

聽著嘩嘩的雨聲,我突然很羨慕這裡的老百姓,他們擁有鄰里般的好領導。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鄉政府的大院,同事們已經開始工作。

今天我們幫扶隊一起走訪慰問貧困黨員。我們按照幫扶聯繫戶,開展慰問,身體患病的張大叔、多年黨齡的李大爺……,在鄉政府幹部帶領下,我們挨家挨戶走進貧困黨員家中,和他們拉家常、講政策,和鄉政府幹部一道,傾聽意見,誰家孩子上學陪護、誰的農合醫藥費報銷、誰家的核桃還沒有賣出去……全都密密麻麻記在小本子上,我深知,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確是老百姓的“大事”,幫扶幹部既然無力幫助老百姓修路、辦產業,那就幫老百姓做好租房子、報藥費、賣核桃等等小事。

返回的路上,綠樹流水,天色湛藍,一切都很美好。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晚上到駐地,趕緊聯繫縣城的同學、朋友,打聽以前從未關注過的租房、售房、農產品買賣、殘疾證申請、農合辦理流程等各種信息,編微信、刷微博、發朋友圈……。

夜幕降臨,我還沉浸在反饋的各種信息帶來的興奮和失望中,一天就這樣度過了。

連續幾天,我深深感受到這些年未曾感受到一種需要和被需要,幹群魚水情誼,學習到了一種從未學到的工作態度。

鄉政府幹部的工作瑣碎而繁重,為了讓貧困家庭儘快脫貧,過上好生活,鄉上的幹部忙著奔波往返於村組和農戶家中,宣講政策、解決難題,卻難得安心在家陪伴父母、妻子、兒女……。有一次和分管精準扶貧的副鄉長入戶,正在給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時,手機鈴聲響起,他拿起手機盯著屏幕停頓幾秒,接通了電話,聽著電話那頭傳來稚嫩的聲音,沉默一會之後,用溫和的語調說道:“乖,要聽媽媽的話,等忙完這陣子,爸爸就回來。”說完掛斷電話,眼神裡夾雜著無奈與愧欠。

或許這一瞬,周圍沒有人注意到,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他的眼神裡夾雜著的,是對女兒的牽掛、心疼與愧欠。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日子沒有回家,也記不清做為一個父親,錯過了女兒成長中的多少個第一次。而做為一名鄉鎮領導幹部,只能將自己對家庭的愧欠融進歲月裡,融進群眾憨厚的笑容裡。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全鄉幹部職工白天進村入戶給農戶辦實事、解難題,宣傳扶貧政策,晚上加班加點錄入、核准平臺數據。

無數個陰雨綿綿的清晨,

無數個滿天繁星的夜晚,

我們一起走過。

最難忘,燈下填寫一張張報表,

最難忘,村頭一張張綻放的笑臉。

彼時的村子裡,雨天道路泥濘,晴天車子駛過,車輪裹起塵土迎面撲來,小溪只聞潺潺之聲,被荒草覆蓋不見晶瑩溪水流動之姿,生活垃圾四處散落,夜幕籠罩天地時,村民唯一的精神食糧便是一臺電視機,濃重寂靜的夜色將村莊和脫貧致富的思想淹沒,舊日山谷裡的居民,一輩子的生活模樣一眼洞穿。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作為幫扶工作隊長和精準扶貧的親歷者,我和我的幫扶隊員一起親眼見證了魚池鄉喬河村這幾年在精準扶貧的推動下,發生的巨大變化:一座座新屋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蜿蜒伸展,一項項產業蓬勃興起……產業互助組、眾邦養殖合作社、玫瑰種植園落地生根,開出了充滿希冀、代表幸福的花朵,換來了美麗的環境,喜悅的心情,如今,成為2A級景區的喬河村,吸引眾多遊客來此尋一汪寧靜,享一份田園之美,原生態古老村落散發出了迷人魅力。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先賢老子說:“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大抵就是這樣吧。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歡迎大家積極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監製:劉海軍 責編:馬晶 編輯:權濤 黨利國

「决战脱贫奔小康」帮扶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