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戳它回顧一下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只會提問題不給解決辦法建議的人是不專業的,而且蜘蛛俠他叔叔也說過:“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雖然本人水平嚴重有限,能力也有限,但也提出自己的

淺薄建議來,拋磚引玉,以期集思廣益,共同進步。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一怪

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珠寶市場,但是除卻其實沒有什麼國際認可的和田玉,連同翡翠在內,包括所有的寶石玉石品類,中國在上游沒有什麼發言權。

這個相對好辦,團購咱們都有新美大了,套用在這裡也可以。從自己做起的話,找一些志同道合有共同價值觀的同行,大家把各自有限資源集合起來,就是一筆比較大的資源了,完全可以實現批量採購,拿到以前各自獨立運作時候因為量不夠大談不下來的折扣,還可以優先挑好貨,甚至可以享受信用支持。

至少在一些品種上,我們完全有機會通過這麼簡單的方式就可以擴大話語權,比如澳洲歐泊,比如尖晶石。把市場按品類化整為零,我們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逐步突破,享受我們應有的市場地位。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二怪

沒有國際知名的品牌。這個只能寄望於目前已經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了,無論是傳統品牌,還是新銳品牌,希望能夠把握行業大勢,市場機會,積極推陳出新,樹立自身鮮明形象,哪怕是收購也好,儘快做出一些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來,讓全世界的珠寶愛好者,提起著名珠寶品牌,總能想起咱們中國的幾個名字來。

當然,時代不同了,就我所知,廣深一帶有很多寶二代寶三代,對於如何創立和運營新的珠寶品牌有著自己的企圖心,還有一些傳統是代工廠的首飾製造大廠,不滿足於只做OEM廠商,而希望走向前臺擁有並做大自己的品牌。讓我們對他們寄予厚望吧,希望他們彎道超車,為樹立中國珠寶品牌做出自己的努力!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三怪

幾乎沒有有國際影響力的獨立設計師品牌。設計賦予作品靈魂,中國目前很多消費者還處在珠寶消費的初級階段,願意為材質和品牌溢價付錢,但是不一定認可設計的價值;反過來,也的確沒有足夠多的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去借鑑而不是剽竊,去汲取而不是照搬,用他們的作品驚豔廣大的珠寶愛好者。所以,兩方面都有待進化,珠寶愛好者需要逐步提升自己的消費觀念,要尊重原創設計的價值,而不要動輒就copy複製,優秀的設計師們也應該不斷推陳出新,用自己的靈感和才思打動消費者。

這一塊我很有信心,假以時日,中國一定會有更多優秀的獨立設計師躋身國際知名設計師行列,讓我們中國人為之驕傲。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四怪

閃亮亮的珠寶們,其實都是些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做出來的,非常類似於房屋裝修。從大品牌,到小微商,沒有人不為加工的品質犯愁,只要質控和溝通差一點兒,做出來的東西就差好多。

這一條,一方面國內很多工廠的老闆,如果能夠提升意識,把自己的工廠當成歐洲百年家族工坊那樣去要求去發展,熟練技術工人加上嚴格的管理體系和激勵標準,我相信,一定在質量和工藝水平上提升一大截。

同時,現在很多科班出身的年輕人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紛紛自己創立工作室,雖然因為實力所限,還只能分工合作整個加工鏈條上一部分工序,但是隨著時間的進展和市場的發展,他們一定會異軍突起,獲得自己的市場份額。而成熟的珠寶愛好者也一定會為更好的工藝水平和更放心的交易體驗而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因此良好的正向循環會形成。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五怪

神奇的鑑定機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會以實際行動來投票。從批發商到零售商,到最終用戶,所有人其實都認可專業鑑定的價值。但是,在專業嚴謹的水平之上,是否可以把自己定位在服務機構,而非高高在上的權威機構,要麼放不下身段,提供不了更簡單方便的服務,要麼隨意漲價,覺得大家認我我就可以為所欲為,這樣的做派只能逐漸被市場淘汰,喪失市場份額。

中國市場發展空間還極其巨大,鑑定機構作為類似淘金市場上賣水人的角色,也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那麼,就讓市場發揮無形之手的力量吧,優勝劣汰,最終留給我們的是足夠專業又有服務意識和創新服務手段的新型鑑定機構。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六怪

人人都能做珠寶。珠寶其實是個蠻特別的商品,它本質上是奢侈品,有著保值增值的特點,同時真假對它的價值影響巨大,真的可以價值連城,假的可能就一文不值。同時,它要求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對客戶負責講信用的商業道德。所以,如果你想做微商,衣食住行的很多特色品類都可以做,但是做珠寶,真的請你慎重,只是轉發一些別人的照片和視頻,就開始收錢賣東西,出了問題你能負得了責任麼?

就算你想負責任,你轉發照片視頻的上游願意負責任麼?或者說,你能分清楚具體責任在哪裡麼?是上游的貨品有問題說法有問題,還是你自己表達溝通有問題?解決不了的話,最終影響的是你自己的口碑,而人是社會動物,最重要就是信用和口碑。專業的事情還是請專業的人做吧,想做的話,就要先讓自己專業起來。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七怪

珠寶展淪為菜市場。傳統珠寶展太過於粗放了,主辦方只要四處撒網,參展商交錢就可以參展,然後主辦方同時四處廣告,希望珠寶愛好者都來逛展采購,這種粗放的撮合交易的方式,在前些年珠寶展不氾濫成災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效果的。

在如今的情況下,如果還想有好的效果,只能精細化組織和運營,從參展商的組織和挑選,到消費者的篩選和邀請,到展覽現場的軟硬件尤其是服務的升級,都要利用大數據來決策,用服務的心態來做好展會。今後,成功的展會一定是小型的,主題鮮明的,服務到位的,需求匹配非常精準的沙龍式或者鑑賞會形式的展會。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八怪

珠寶城門可羅雀。電商巨頭們已經殺回線下了,傳統的大賣場中也有一些已經改善了業態獲得了新生。珠寶的實體店如果想要恢復生意興隆時候的榮光,只有與時俱進,要麼化整為零到典型用戶會經常去的新型大賣場去獲得流量,要麼珠寶城要重新思考定位和經營模式,在如今廣大用戶的消費行為習慣已經轉移到手機端,即使相熟的同城賣家都不需要再專程去見面的情況下,珠寶城如何能夠讓客戶願意花時間過來流連忘返,的確是個難題。

一些守株待兔的珠寶同行們可能不認可,他們總說,珠寶太特殊了,怎麼可能在線上不看實物就成交呢?拜託,在你抱殘守缺的時候,僅僅通過微信一年賣幾百幾千萬的珠寶商已經遍地都是了。不變就只能落後捱打,求變才有前途出路,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求思求變。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九怪

買來容易賣掉難。現在一些創業項目,包括京東這樣的巨頭已經在這一點上想辦法了,但是他們都挑簡單易做的來做,主要是黃金的回收。但是,黃金飾品畢竟只是一個部分,而且佔珠寶市場的比例會不斷走低,那麼正在流行的K金彩寶這些珠寶首飾的變現流通需求怎麼辦呢?

我們真庫來做吧!我們帶著跨界思維進來,我們不守舊沒有桎梏,我們愛創新但不脫離行業特點,我們從交易流程的設計,到平臺和用戶信用的建立,到將來的衍生服務,都會積極用心,講究誠信,一步步踏實去做,假以時日,端二手珠寶交易“供需兩旺,流通不暢”的狀態將是一個過去式。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第十怪

創業都愛蹭風口。珠寶行業裡充斥著機會,無論你是想安穩做點兒小生意,還是有著做大做強品牌的遠大志向,還是想在這行業破局與劇變即將發生的時刻發現新機會,做一個珠寶行業互聯網+的好項目,請忘掉風口,踏實地做事,認真地思考,精心地準備,那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是天降大任還是求個溫飽,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天下沒有容易做的事情,更沒有捷徑,但上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唯有堅持才能成功。所有創業的同行們,共勉!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最後,解決這十大怪現象,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行業群策群力,有一個高標準嚴要求又接地氣的行業聯盟或者機構,吸收各方參與,比如媒體,品牌商,製造商,設計師,各種不同模式的交易平臺,策展機構等等所有願意為珠寶行業健康良性發展貢獻力量的組織甚至個人,不求壟斷權威,不求私心私利,只求同心同德,為改善行業現狀,優化行業發展,樹立中國品牌,建立中國珠寶行業國際上應有地位和權益一起努力。

目前,我們知道已經有業內的有識之士,因為感同身受,自發有了或多或少的一些建議和行動,那麼接下來,就是儘快求同存異,落實到行動啦!

中國珠寶行業之十大怪現象之解決建議

到了這裡,從我個人淺薄的經驗和思考出發,我能想到的面對珠寶行業十大怪現象的建議,就都分享給大家啦!像上篇文章一樣,歡迎所有讀者分享和評論,更歡迎業內有識之士積極探討和評論,為珠寶行業有更美好光明的將來,大家一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