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黃土高原的魂——安塞腰鼓傳承到下一代

把黃土高原的魂——安塞腰鼓傳承到下一代

安塞腰鼓大師陳丕亮(左三)一家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羅歡、李宇)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被譽為中國的腰鼓之鄉,熱情洋溢的安塞腰鼓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是安塞的五大名片之一。這裡到處都能看到腰鼓的影子,腰鼓演出、腰鼓山、腰鼓剪紙、腰鼓產品等等。

如今的安塞腰鼓是一種融合了舞蹈、武術、體操、打擊樂、吹奏樂、民歌等形式的集體表演,而說起它的起源,則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來自安塞的民俗專家馮生剛告訴我們,“據考證(安塞)腰鼓源於印度細腰鼓,隨著佛教文化傳入西域演變為羯鼓、腰鼓。龜茲人內遷中原的過程像一條漫漫悠長的歷史飄帶,一頭連接著龜茲國,另一頭繫著西漢陝北的龜茲縣。把樂舞傳播到長安,把腰鼓帶入陝北,以宮廷樂舞為主的文化圈輻射中原,融入當地民俗和鼓文化,演變為各種不同風格的社火、秧歌和鼓舞。”

地處黃土高原的安塞夏季涼爽,所以每年的六七月份許多遊客選擇前來避暑旅遊。觀看腰鼓表演成為了每位初來安塞遊客的必選旅遊項目,每週位於安塞區城南的馮家營民俗文化村都會舉行大型腰鼓表演。演員們穿著白色的褂子、紅色的綢帶,腰間綁著用當地榆木製作的鼓,邊打邊跳,場面震撼。在演出隊伍中,我們看到了一位老人,身法靈活得讓你猜不出他的實際年齡,他就是當地著名的腰鼓表演藝術家陳丕亮,“我叫陳丕亮,今年六十二歲,我是一個農民。我從(19)74年(打腰鼓)打到現在。”

從17、18歲開始打腰鼓,幾十年間,陳丕亮參加過1988年首屆全國農民運動會、1990年亞運會、1997年香港迴歸慶典、建國50週年、60週年大慶等大型活動演出,向全國人民展現了安塞腰鼓。作為一名老腰鼓手,陳丕亮還接到全國各地藝術團和單位的邀請教授打腰鼓,收到的錦旗掛滿了整整一面牆,“你不要看這個腰鼓,你不要看那兩個棒棒,這就是生活。不管國內國外我們都去過,安塞腰鼓就靠這兩個棒棒表演。一個我的生活問題解決了,二個就是代表安塞的文藝界把安塞腰鼓打出來,再一個就是代表咱們中國到國外表演”

陳丕亮不僅自己打腰鼓,他的五個兒女也個個會打,孫子們也都開始跟著他學。一心想把安塞腰鼓技藝傳承下去的他,還在社會上擔任腰鼓教練,教授想了解陝北地域文化的人學習這門藝術表演。在採訪過程中,我們遇到了陳丕亮的女兒陳永紅,她也是一位可以擔任教練的腰鼓手。她說自己開始學腰鼓主要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從小可能就是受父親母親的影響,自己也是挺喜歡安塞腰鼓的。記得在我記事起,就像我兒子那麼大小的時候,家裡外地的客人絡繹不絕,母親表演剪紙,父親就給人家展示腰鼓的絕活兒,然後我就學著比劃,可能從小耳濡目染吧,不知不覺地就會了,然後就跟著爸爸去參加一些表演。所以作為我來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承上啟下,要把這個東西給傳承下去。還好就是我的孩子們都非常地喜歡。”

最讓陳永紅感到欣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也對腰鼓感興趣,特別是7歲的小兒子很喜歡看外公打腰鼓,“我是從幼兒園開始學的(打腰鼓),和姥爺開始學,學了兩年。我很喜歡打腰鼓,我想成為我姥爺那樣的腰鼓藝術家。”

安塞地區人口大概有18萬多,據不完全統計,超過一半的人都會打腰鼓。所以在這裡流傳著一句話——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可見腰鼓在這裡的普及程度。為什麼安塞腰鼓在當地傳承發展得這麼好?安塞民俗專家馮生剛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安塞腰鼓到現在傳承好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家庭傳承,就是老鼓手教自己的兒子、孫子、外孫子,有的是手把手地教,最後他們都成為了非常出色的腰鼓手;還有一種是社會傳承,這主要是學校傳承,學校把這個當成體育課,而且有專門的教材,教材都是我們自己編的,按照腰鼓的各種動作很規範地學,所以在我們安塞基本上到現在有八萬多人都會打腰鼓,不管你有什麼大的場合,你要多少腰鼓手,安塞不存在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