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黃浦江長江路隧道消除出入口「黑洞」現象的祕密

在白天,駕駛員進入隧道時,由於隧道外的亮度相對於隧道內的高很多,如果隧道足夠長,駕駛員看到的將是一個黑乎乎的洞,這就是“黑洞”效應。黑洞效應很容易對駕駛員的視力造成損害,嚴重影響交通安全,因此科學合理照明方式的選擇,是保障隧道入口處駕駛員安全駕駛的關鍵。

上海黃浦江長江路隧道消除出入口“黑洞”現象的秘密

上海黃浦江最大的越江隧道——萬眾矚目的長江路隧道已實現南北通車,它在隧道出入口處摒棄了傳統的日光燈和LED照明方式,創新性的採用了最健康綠色的照明方式—自然光照明系統。

上海黃浦江長江路隧道消除出入口“黑洞”現象的秘密

長江灣隧道長4.912公里,設雙向6車道,掘進所使用的盾構直徑達15.43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直徑的盾構。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長江路隧道是國內首家在隧道中使用自然光照明的工程項目。之所以選擇自然光照明技術,更多是出於對駕駛員安全和健康的考慮。據研究表明,當人從從光照較好的外部環境進入隧道內環境的瞬間,人瞳孔的收放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如果直接跨過這個階段,隧道口處的黑洞效應將會加劇,容易導致駕駛員出現瞬間失明的現象。此時,若在隧道入口處採用普通照明燈來減光,不經濟且效果不佳。

上海黃浦江長江路隧道消除出入口“黑洞”現象的秘密

此時,自然光照明很好的契合建築整體造型的需求,經濟便利的解決了隧道口光照變化的問題。浦西匝道出入口處97米範圍內安裝了78套索樂圖導光管,每天至少提供十小時自然光照明,節約照明能耗達40%以上,預計一年可節省12萬度電。

由於光導照明系統的光源取自於自然光線,會降低隧道內外亮度差別,使光線柔和、均勻、極大提升了駕乘人員在出入隧道時的視覺舒適度,減少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