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土茯苓治皮膚病也大有用處

沒想到,土茯苓治皮膚病也大有用處

黃元御《玉楸藥解》雲:“土茯苓燥土瀉溼,壯骨強筋,止洩斂腸,極有殊效。善治癰疽瘰癧,楊梅惡瘡”小編選了這4篇文章,介紹土茯苓的應用。該藥更多的臨床應用需要大家去努力發掘!

土茯苓外治小兒皮膚病

針對中藥味苦難嚥,小兒服用困難的特點,筆者10餘年來採用中藥土茯苓外用治療小兒皮膚病,療效甚佳,介紹如下,供同道驗證。

1、治療小兒癤腫:將土茯苓研為細末,用米醋適量調為稀糊狀,外塗患處,每日3~5次。連續3~5天。如患兒谷某,男,3歲,顏面多發性癤腫,曾多次口服中西藥物及靜脈點滴抗生素治療好轉,但停藥後不久又復發。此次又發3天,伴大便秘結,小便短黃,口臭食差。取本品外塗患處,每日數次,3天后癤腫盡消,未再復發。以後每遇小兒癤腫者,均用此法獲愈。

2、治療小兒暑痱:將土茯苓30克水煎取汁,候溫,用乾淨手巾蘸藥液外塗患處,每天3~5次,另取適量兌入溫水中洗浴,每天1次連續3~5天。如何某,女,5歲,全身泛發性紅色丘疹1周,曾用六神花露水等方法治療,療效不顯,改用本法治療5天,諸證消失。

3、治療嬰兒溼疹:將土茯苓研為細末,外敷患處,每日3~5次,連續5天。如王某,男,3月,頭面及頸部皮膚潮紅,滲液1周,伴瘙癢難耐,便秘尿黃,夜間吵鬧不安,求治於餘。取本品研末外敷患處,1天后滲液減少,3天后可見痂皮生長,1周後痂皮脫落而愈。凡遇嬰兒溼疹者,筆者用此法皆獲良效。

黃褐斑為面部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多見於青年女性。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尚沒有簡易有效方法,採用單味土茯苓煎服治療黃褐斑,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治療方法:土茯苓100克,水煎分兩次服用,二日一劑,服五劑為一療程。

一般治療可用一至三個療程。治療期間,應注意避免日曬。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