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峯」而上青島描繪經貿藍圖 打造開放新高地

乘“峰”而上青岛描绘经贸蓝图 打造开放新高地

青島前灣港。(資料圖片)

打造沿海開放新高地,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舉辦,開啟了新時代青島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提升與上合組織國家地方經貿合作、構建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篇章。峰會簽署批准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經貿決議和合作文件,賦予了青島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和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的重大使命,為青島推進新一輪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打開了新空間。機遇當前,上合峰會給青島的開放型經濟留下了累累碩果,而未來將看青島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一座示範園區 打造開放新高地

作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青島擁有“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合作戰略支點”的雙定位城市優勢,2015年,青島市深謀遠略,與上合組織實業家委員會秘書處簽署了《共建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戰略合作備忘錄》。作為經中國商務部批准的國內唯一一個橫跨歐亞大陸、境內外雙向互動的合作園區,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以跨境合作、多邊互動為特色,重點面向歐洲、亞太兩大經濟圈。2017年,園區實現營業收入220億元、利稅4.8億元,2018年1月推薦建設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

今年4月,商務部覆函,“支持青島在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創建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探索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合作模式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經驗做法,全力打造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對外開放新高地。“這不僅是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也是山東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巨大機遇,我們將積極支持示範區建設,密切與上合組織成員國海關合作,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推動多式聯運海關監管模式改革,促進中歐中亞中蒙班列業務增長,推動示範區快速發展。”青島海關關長韓森表示。

面對峰會留下的經貿碩果,市商務局局長馬衛剛表示,“青島將加快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力爭到2022年,青島與上合組織國家年均進出口貿易額達到500億元以上,比2017年規模增長一半以上,累計雙向投資額新增10億美元達到25億美元。”

除了振奮人心的數字,青島還有更加宏偉的經貿藍圖——向東,對接日本、韓國在中日韓自貿區(FTA)談判框架下創建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城市;向西,沿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創建中東歐16+1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向南,沿泛亞鐵路大通道創建東盟10+3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向北,對接俄羅斯、蒙古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對接中葡經貿論壇、金磚國家論壇等機制拓展拉美、非洲市場,以示範區為創新平臺把青島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城市。

一次國際盛會 對外貿易再添強引擎

上合峰會圓滿結束不久的6月15日,上合組織國家進口商品展在青島盛大開幕,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7個國家的57家企業參展,4天展會期間,吸引了商超、外貿企業90餘家到場洽談採購,總成交8120萬元人民幣。各國參展商紛紛表示非常看好中國市場,也為青島市外貿企業、商超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青島市對7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進出口112.6億元,其中,進口51.8億元,增長25.5%。山東朗越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副總朱延濱稱,峰會對外貿的提振效應已經顯現,“以往從北京、上海出口的貨物,如今越來越多地選擇從青島口岸走出去,隨著青島的國際影響加大,青島製造、山東製造的名氣也會越來越大。”據朱延濱預測,3、4個月的市場反應週期後,峰會對外貿的提振效應將會在口岸統計數據上有所體現。

7月6日,eBay、亞馬遜等600餘跨境電商行業大咖齊聚島城,參加主題為“跨境融興 合創未來”的2018青島市跨境電商行業論壇。青島市跨境電商行業協會秘書長蘇靜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8年全球跨境電商產業飛速發展,作為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點城市,上合峰會是前所未有的機遇,為打造跨境電商品牌、推動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外貿新增長點提供良機。”

青島作為重要的外向型港口城市,物流優勢為跨境電商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多式聯運”“金融創新”“轉型升級”“深化改革”已成為青島跨境電商的特色,並確定了假髮、花生、手推車、紡織機械等10個年出口額過億美元的外貿品牌小鎮,同時湧現出一批品牌企業,而M2C(工廠對消費者)、跨境電商平臺風控體系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行業引領效應顯著的新商業模式極大提升了青島在全國跨境商業領域的美譽度。

據青島海關統計,2017年全年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242.76億元、同比增長102.3%。正如蘇靜秘書長所說,“上合峰會之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地區間將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資源有效整合,擴大彼此間的經貿合作,對外貿易再添強勁引擎。”

一個國際化城市 海洋名城彰顯“國際範”

乘風而上,順勢而為。上合峰會的歷史機遇當前,青島市將持續放大上合峰會的溢出效應,深入實施國際城市戰略,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統籌推進各行各業對外開放,傾力打造簡政便民、宜居宜商的一流國際化營商環境,謀求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

6月7日,青島市出臺《關於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意見》,提出推進開放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建成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沿海開放新高地,力爭到202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全面開放新格局,全面建立現代國際貿易、現代產業招商、現代消費經濟三大體系,全力打造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海洋名城。

為此,青島確定了14項開放重點,並且明確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5大新舉措。預計到2020年,國際貿易總額達到1500億美元,年均增長5%左右;引進內外資規模年均增長兩位數以上、五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300億美元,引進國內投資12000億元,累計新簽約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100家以上;累計實現全市對外投資協議額500億美元。

按照《青島市實施國際城市戰略綜合發展願景報告》,到2021年,青島將初步建成國際海洋名城的基本框架;到2035年青島將爭創國家中心城市並完成國際海洋名城建設核心任務,崛起為東亞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知名城市;至更遠的2050年,將突出國際城市發展三大主題——人文發展、競爭實力、綠色發展,青島將成為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的國際海洋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