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爸爸心裡,世界盃比我重要?

如火如荼的世界盃到今天已過去了11天,伴隨著首隻種子隊波蘭的出局,賽事變的越發緊張。對於爸爸們而言世界盃是一場激情的盛宴,它為男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激情。能看世界盃固然不錯,但在看世界盃的同時,對孩子的關注也不能少。許多父親平時就不怎麼關注孩子,世界盃的時候,更是把孩子扔在一邊不管,這對孩子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為什麼在爸爸心裡,世界盃比我重要?

父親節才過去一週,世界盃引發的父愛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話題,再一次引發社會的關注。

世界盃開始以來,小書童神仙樹校區的六年級僮寶萌萌就對爸爸很有意見。她告訴僮老師最近好討厭爸爸,爸爸下班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視,換到體育頻道看世界盃。有時乾脆不回來,打個電話給媽媽後就約著朋友去酒吧看球了,要不就是半夜12點時趕緊睡一覺,等待鬧鐘叫醒自己,以便看2點半的球賽。

對此,媽媽非常生氣,怪他平時見不到人、回家後還影響家人,球迷的情緒容易激動,導致爸爸媽媽經常吵架。

現在正是萌萌小升初的關鍵時刻,要準備各個中學的面試考試,可是爸爸在電視機前不時地吼叫聲讓人覺得心裡很是慌張。萌萌也想過和爸爸一起看球,可是每次在旁邊一問爸爸什麼,他就揮揮手讓自己不要打攪。而且還美其名曰是為了讓她好好學習,專心一意的去考個好學校。如果萌萌在學習上遇到了什麼問題,爸爸也是一臉不在乎讓去問媽媽或者老師。

萌萌內心很不滿:“在整個小學期間,爸爸從沒到小書童來接過我回家!平時也是各種忙忙忙,忙的整個記憶裡只有小學一二年級時去幫自己開過家長會,後來就再沒出現過。這麼忙的爸爸現在卻有時間來看世界盃?”

這樣的案例,小編幾乎聽過好幾個僮寶反應了!相信除了我們很多家庭現在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吧。在孩子的生活照顧和情感發展方面,父親普遍缺位,而世界盃使這個問題更為凸顯。

為什麼在爸爸心裡,世界盃比我重要?

到底是什麼造成父教缺失呢?據調查,主要有以下兩點。

傳統的社會角色觀念

心理專家指出:

社會傳統賦予男女角色的差異,使得不少父親卻把帶孩子的任務推給了媽媽。

在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參與程度是不同的,母親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參與孩子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指導,父親更多的是承擔著整個家庭的經濟。

因此,留給孩子的時間相對少一些。對孩子甚至於不聞不問,導致父親很少參與孩子的教養。

為什麼在爸爸心裡,世界盃比我重要?

國內一項調查也顯示:

雖然有八成家長認為教育子女是整個家庭的責任,但生活中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獨當一面的佔六成,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超過三成,由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的只有一成。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一個人的觀念轉變不了,即使你跟他講再多,都是無用。因此,還是希望有著社會角色觀念的父親們能夠儘快轉變,因為你觀念的轉變,孩子的一生也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在家庭中,父親好比大樹,母親則是芳草地。母親提供給孩子溫情、舒適感;而父親則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父親對孩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品格培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堅強、自立、勇敢等性格的塑造上。

父親本身缺乏育兒知識

因為角色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很多父親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平時很少進行這方面的"充電",平時對孩子的成長較少問津。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知如何教育、引導,唯有靠打罵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就造成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及品德偏差。

這個原因最根本的還是歸結於父親角色觀念為未轉變,如果一個父親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理應起到的作用,自然而然的就會想著去為教育孩子做準備,不用別人提醒,也不用別人督促。

為什麼在爸爸心裡,世界盃比我重要?

以上是父親教育缺失的原因,而父親教育的缺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長久的。

"孩子出問題,往往都是父愛缺位。"在平時的工作中,集美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林讚歌接觸了不少"問題孩子",最後細細一追究,發現罪魁禍首往往都是出在父親身上。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如果父愛缺失,很可能導致兩極化,要麼孩子非常叛逆,要麼孩子非常自卑。而對於女孩子,父親的缺位,很容易導致孩子早戀,甚至過早發生性行為,因為孩子的父愛長期得不到滿足,她會投向別人的懷抱,我們平時也目睹過很多這樣的真實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