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19——28)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十九)

一、字詞:

1、盛(shèng)老師盛(shèng)情邀請我們同學去她家做客,並給我們每個人盛(chéng)飯夾菜,生怕我們吃不好。

2、落地窗外面站著一個衣著寒傖(chen),語言傖(cāng)俗的人在吵架。

3、勇於創(chuàng)造的人難免會遭受創(chuāng)傷,但這傷過後就是幸福的微笑。

4、“我是他的大伯(bó),不是他的大伯(bǎi)子,聽明白了嗎?”我生氣的問道。

5、“發瘧(yào)子就是患了瘧(nüè)疾,對嗎?”我小心翼翼地問醫生。

二、文學常識積累:

作家作品:

(一)、古代作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思想核心是“仁”,“論”讀lún,擇也,選擇摘錄的意思。

墨子,名翟,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著有《墨子》,今存53篇。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時代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81篇。

(二)、作品: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6、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

一、字詞:

1、看(kān)守大門的保安,是一個很愛學習的小夥子,當然也很喜歡看(kàn)小說,尤其是偵探小說。

2、今天早上,銀行(háng)發行(xíng)鈔票,報紙刊登出了最新的行(háng)情介紹,提供給大家參考。

3、由於一次意外,他得了艾(ài)滋病,從此,他整天自怨自艾(yì),提不起精神。

4、“《鴻門宴》是傳(zhuàn)記而不是傳(chuán)奇。”聽了老師的話,小明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5、那個叫荷(hé)花的姑娘,旁邊站著一位荷(hè)槍實彈的戰士,這場面很像是在演電影。

6、我興奮地對她說,她漲(zhǎng)了工資,可她卻漲(zhàng)紅著臉搖頭否認。

二、二、文學常識積累: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後期齊國人,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其核心思想是“仁義”,強調“民貴君輕”,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

(2)、文學作品: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2、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論語·徽子》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4、三軍可奪帥也,皮膚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學而不思則妄,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論語·述而》

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9、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10、與朋友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一)

一、字詞:

1、數學中的奇(jī)數是最奇(qí)妙的。

2、能用打紅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製藥材嗎?

3、“請把這封信交給(gěi)團長,告訴他,前線的供給(jǐ)一定要有保障。”小戰士嚴肅地說。

4、“穿著幹(gān)淨的衣服幹(gàn)髒活,真有點不協調。”小姑娘撇撇嘴說。

5、礦下的巷(hàng)道與北京的小巷(xiàng)有點相似。

二、文學常識積累:

《孟子》:

1、窮其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粱惠王下》

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丑》

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騰文公下》

7、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二)

一、字詞

1、這輛藏匿毒品的卡(kǎ)車在過關卡(qiǎ)時被截住了。

2、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矛盾時要先調(diào)查,然後調(tiáo)解。

3、這兩個景德鎮的瓷器模(mú)樣很相似,像是由一個模(mó)型做出來的。

4、證件被交警沒(mò)收了,他仍像沒(méi)事一樣,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5、大學四年很快就要過去了,我真舍(shě)不得離開住了這麼多年的宿舍(shè),更放不下我的朋友們。

二、文學常識積累:小學生必背70首古詩(一)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①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② 《江南》漢樂府民歌

1、田田:蓮葉浮水之貌。

2、這首詩的後四句用重複的句式,表現了魚在蓮葉間穿梭往來的輕靈的樣子,傳達出採蓮人歡快的心情。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賀知章

1、註釋:

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綠色的寶石,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⑶ 妝成:裝飾或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絛: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絲線編成的帶子,這裡形容隨風飄浮的柳枝。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農曆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2、“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句詩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柳條比做綠絲絛。這樣比的原因是:它們的顏色相似:綠絲絛是綠色的,柳條也是綠色的;它們的形狀相似——細長。

3、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通過讚美柳樹,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無限熱愛的思想感情。

4、誦讀這首詩,想象著一棵高大的柳樹,在春風中嫋娜多姿的情景,融進自己對詩句和春天的感受,寫一個情景交融的片段。

示例:春風不說話,只用那輕柔的手,彈拔掉月光上掛著的冰凌;春雨不說話,只用那溫柔的手,洗去陽光披裹著的積雪;春光不說話,只用那靈巧的手,牽來一道彩虹,綠了草,紅了花……啊,著春風,這春雨,這春光,令人永遠地陶醉。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三)

一、字詞:

1、在他的小說裡,礦下的巷(hàng)道與北京的小巷(xiàng)頗有些相似。

2、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歡迎,但價格稍高,所以要薄(bó)利多銷,這樣才能收回成本。

3、拓片、拓本的“拓”讀 tà ,開拓、拓荒的“拓”讀 tuò。

4、這條惡(è)狗真可惡(wù),滿身臭味,讓人聞了就惡(ě)心。

5、局長大腹便便(pián),行動不便(biàn)。

二、文學常識積累: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字詞積累

敕勒(chì lè) 穹廬(qióng) 見牛羊(xiàn)

天似(sì) 籠蓋(lǒng)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個遊牧民族,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活動在今甘肅、內蒙一帶。川,平川,平原。

陰山:就是大青山,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

穹廬:用氈子做的圓頂帳篷,現在稱蒙古包。穹,隆起的樣子。

蒼蒼:深青色。

茫茫:遼闊,深遠。

見:通“現”,顯現,出現。

2、風 唐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1、 這是一首描寫風的小詩,它是從動態上對風的一種詮釋和理解。

2、 本詩的作者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為文章四友。

3、 李嶠的《風》的大意是:風,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也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經過江河時可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也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斜。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四)

一、字詞:

1、小明在宿(sù)舍說了一宿(xiǔ)有關星宿(xiù)的常識。

2、在排練時那幾名小號(hà)手捱了批評,都號(háo)啕大哭起來。

3、我們都知道大藏(zàng)經收藏(cáng)在西藏(zàng)的布達拉宮。

4、軋(zhá)鋼車間的工人很團結,沒有相互傾軋(yà)的現象,這樣的氛圍對工作很有利。

二、文學常識積累:

1、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①涼州詞:又名《涼州歌》。《樂苑》稱,開元年間,西涼都督郭知運進獻宮調《涼州》

②涼州:唐屬隴右道,州治在今甘肅省武威縣。詩題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黃沙直上白雲間”,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門關”。

③羌笛:我國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④楊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其音悽苦。

⑤“一片”是唐詩習用語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雲”等等),這裡相當於“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

⑥“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同時展示了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2、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①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②白日:太陽。

③依:依傍。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④窮:盡。

⑤“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

⑥“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五)

一、字詞:選擇正確的詞語,在詞的下面用橫線標出。

1、根據雲的形態和顏色,人們可以(猜測 推測 假想)天氣變化的情況。

2、暴風雨過後,大海又恢復了往日的(安靜 平靜 寧靜)。

3、一個人(如果 要是 即使 既然)有天大的本領,也不能驕傲。

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不容(侵略 侵佔 侵襲 侵犯)。

5、作為一名幹部,決不能脫離群眾,(潔身自好 高高在上)

二、文學常識積累:

(一)、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玉壺冰”語本鮑照《代白頭吟》:“清如玉壺冰。”比喻性格的高潔,玉壺已夠瑩潔,以之貯冰,愈見其清澈晶瑩。

2、平明:清晨。

3、王昌齡: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擅長七言絕句,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4、前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以淒清的景物來烘托離情別緒,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

5、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

(二)、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秦時明月漢時關”句,我國在秦、漢時代便修築長城防禦匈奴入侵。這裡“秦”、“漢”雖在字面上分屬“月”、“關”,在意義上卻是合指的,修辭學稱“互文見義”,即秦、漢時的明月,照著秦、漢時的關。關,邊關、關塞。

2、但使,只要。

3、這是詩人王昌齡著名的兩首邊塞詩之一,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能夠過上安定生活的良好願望。

4、從詩的前兩句中,可以看出詩人在這裡做了一個巧妙的暗示,明月還是秦漢時的明月,邊關還是秦漢時的邊關,可是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卻從不曾間斷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戰事的頻繁,百姓生活的艱難。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像漢代李廣那樣的將軍,同時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六)

一、字詞:選擇正確的詞語,在詞的下面用橫線畫出來。

1、家用電器要經常(保護 愛護 維護)才能延長使用壽命。

2、護國寺是我們古代建築的(珍寶 瑰寶 寶藏),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3、現代人仿製古代的編鐘,敲奏出(飛揚 悠揚 悠久)的樂器。

4、森林的夜晚格外(平靜 寂靜 寧靜)。

5、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連看不起中國人的外國人都(稱讚 讚揚 讚歎)不已。

歇後語:

啞巴吃湯圓 心裡有數

老艄公撐船 見風使舵

上天摘星星 異想天開

二、 文學常識積累:

(一)、涼州詞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涼州:今甘肅河西走廊一帶,是戍邊的要地。

2、夜光杯:用祁連山玉石雕製成的酒杯。倒入酒後,色呈月白,反光發亮,因此得名。

3、琵琶:中國的一種四絃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製,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4、催:催人出征。

5、沙場:平沙曠野.古時多指戰場。

6、征戰:出征打仗。

7、這是盛唐邊塞詩的經典之作,抒發了盛唐邊防將士的豪邁不羈。古人評價這詩的時候說這是一首“壯麗”之詞,首句表現出了“麗”字,而後兩句則表現出一個“壯”字。“醉臥沙場”有二層意思:一是毫不懼怕入侵之敵,所以,在出發破敵之前,醉酒上陣,是舉重若輕;二是由於“古來征戰幾人回”,醉酒上陣,是視死如歸,看破生死,是舉輕若重。這樣的悲壯語、如此的無畏無懼,正是唐人的風格和勇氣。

(二)、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詩歌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處處啼鳥,瀟瀟風雨。它寫出了詩人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2、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在寫法上是與《春曉》有共同之處的,《遊園不值》是通過視覺形象,由伸出牆外的一枝紅杏,把人引入牆內、讓人想象牆內;《春曉》則是通過聽覺形象,由陣陣春聲把人引出屋外、讓人想象屋外。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七)

一、常讀錯音的漢字:

1、氣溫驟降,兄妹倆沒有厚實的衣服取暖,挨(ái)餓受凍,只能緊緊地挨(āi)著,不知不覺地,他們睡著了。第二天一早,外面已經是白皚皚(ái)的世界了。

2、小明不諳(ān)水性,所以不敢游泳。

3、這是狹隘(ài)的民族主義在作祟,我們必須要引起重視。

4、考試的時候,因為作文寫的太拗(ào)口了,得的分數很低,他生氣地把鉛筆拗(ǎo)斷了,真是執拗(niù)的厲害。

5、小培生病了,想吃點清淡的,所以媽媽給她做了熬(āo)白菜當作晚餐,又熬(áo)夜陪著他,生怕她再加重病情。

二、文學常識積累:

(一)、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王維的詩似乎很喜歡用空山這個詞,你能說出王維其他詩歌中帶有空山的句子嗎?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2、詩的一、二句是以有聲反襯空寂,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襯幽暗。

3、王維,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稱為“詩佛”。王維的詩歌以五言律詩和絕句見長。有兩種風格,前期的詩大都反映現實,後期則多是描繪田園山水,王維最擅長的也是田園詩。

(二)、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浥:潮溼的意思。

2、“柳色新”三字在詩中有兩個含義:既寫時令節候,又是離情別緒的心理映現。

3、柳:古有折柳送行的習慣,有生離別之意,將這一文化標誌寫入詩中,使詩歌具有十分豐厚的情感意蘊。

小升初語文衝刺複習知識點(二十八)

一、字詞:易讀錯的字音

1、這塊紙很粗糙(cāo),在上面寫字感覺很不舒服。

2、課間休息的時候,教室裡很嘈(cáo)雜,根本無法安心做題。

3、這裡的樹栽的參差(cī)不齊,反而有種特別的美感。

4、每個城市在發展上的差(chā)距,都可以演化成進步的方向和動力。

5、他每次出差(chāi)的時候,都會帶點特色的東西給家人。

二、文學常識積累: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將自己對親人的思念,孤獨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其中,比一般地敘說他鄉做客要強烈得多。

2、詩中最能夠表現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句子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3、杜甫《月夜》中有兩句詩: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與遙知兄弟等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兩句異曲同工。

(二)、別董大 唐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高適,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以洗練的語言和蒼勁的形象取勝,思想感情深沉雄厚,他的詩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

2、“天下誰人不識君”以反問句式親切直率地表現出作者對友人的熱情讚美、深切的勸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