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勤儉會見全國建築大師張錦秋:打造展現大運河文化的經典之作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7月6日,省委書記婁勤儉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大師張錦秋一行。交匯點記者 張筠/攝

7月6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南京會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建築大師張錦秋,感謝她為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選址規劃設計工作的傾情付出,表示江蘇將同她的團隊全力合作,打造充分展示國家精神、彰顯歷史文化、體現時代特色的建築精品,使之成為最能反映中國大運河文化的標誌性工程。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7月6日,婁勤儉書記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大師張錦秋一行。交匯點記者 張筠/攝

婁勤儉在觀看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設計方案、聽取相關工作情況彙報後說,江蘇是大運河的起源地,深厚的歷史積澱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當前我省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系統推進我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努力推動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走在全國前列。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作為國家文化公園的標誌性博物館,規劃設計建設工作要代表國家水平,充分體現在運河文化中的至高性、歷史演進和規劃理念的系統性、與相關規劃和周圍環境的協調性,做到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國家標誌與地域特色有機融合、個體建築與山水環境總體協調,真正成為彰顯大運河文化理念的時代經典之作。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張錦秋在介紹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設計思路後表示,能參與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工作,親自設計這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建築,感到非常榮幸。她和她的設計團隊將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努力建設一個既充分體現運河文化特色,又與時俱進反映時代特徵、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參加會見。

建築大師張錦秋

193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師從建築大師梁思成。1966年至今在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工作; 1991年獲得首批中國工程建設設計大師稱號,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7年榮獲國家特批一級註冊建築師,2010年10月成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國際編號為210232的小行星,2015年1月5日獲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被正式命名為“張錦秋星”。

在當代中國,很少能夠看到一個建築師的名字與一座城市緊密相連。而她之於古城西安的意義,就像梁思成之於北京城。從1966年,她大學畢業到西安,已經過去半個世紀。她的作品早已成為西安的一張張名片、一座座地標。有人說:“在西安,想躲開張錦秋是不可能的。公共汽車跑了兩站,犄角旮旯一拐彎就遇見了張錦秋。”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由張錦秋主持設計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2016年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她還設計建造了西安大唐芙蓉園、上海世博會大明宮展館等著名建築。

主要作品

陝西曆史博物館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西安鐘鼓樓廣場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大唐芙蓉園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大雁塔南廣場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扶風法門寺工程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華清宮唐代御湯遺址博物館

娄勤俭会见全国建筑大师张锦秋: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