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很焦慮?送您一份腫瘤患者的「安眠寶典」

“長夜漫漫,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怎麼辦?”

“半夜三更就醒了,又睡不著,坐等天亮,很難熬啊!”

“晚上睡不著,白天整天無精打采,疲憊不堪,很難受啊!”

睡不著很焦慮?送您一份腫瘤患者的“安眠寶典”

“失眠”如此痛苦,腫瘤患者應該怎麼辦?

1、首先請知曉,什麼情況屬於失眠?

失眠的臨床表現:

  • 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 睡眠維持障礙(整夜覺醒次數≥2次)
  • 早醒
  • 睡眠質量下降和總睡眠時間減少(少於6小時)
  • 白天感覺到乏力、記憶力下降等症狀
  • 存在以上症狀之一,或在有條件睡眠且環境適合睡眠的情況下仍然出現上述症狀,則可以診斷為失眠。

2、腫瘤患者為什麼容易出現失眠?

1、藥物因素。患者服用的藥物如止吐藥、激素、止痛藥及化療藥物等均可能會導致失眠;

2、生理因素。疾病導致的症狀或治療後的症狀也容易導致患者失眠,如疼痛、噁心、嘔吐、咳嗽、呼吸困難、多尿、腹瀉、皮膚瘙癢等;

3、心理因素。對腫瘤的恐懼、對治療方式的憂慮、以及對自身經濟因素的考慮都會導致腫瘤患者難以入睡;

4、作息紊亂。長時間臥床、進行輸液造成作息的紊亂;

5、睡眠環境。如住院期間對寢具的不適應、監護儀器產生的噪音以及同屋病友間睡眠習慣的影響等。

睡不著很焦慮?送您一份腫瘤患者的“安眠寶典”

3、失眠對腫瘤患者的危害

1、良好的睡眠能保護大腦,利於身體恢復;較差的睡眠則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認知能力;

2、加重患者抑鬱、焦慮等精神症狀;

3、降低身體免疫能力,縮短患者生存時間。

4、腫瘤患者預防失眠的措施

1、睡前數小時(一般下午4 點以後)避免使用興奮性物質,如咖啡、濃茶或吸菸等;

2、睡前不要飲酒,酒精可干擾睡眠,可以喝一些牛奶等利睡飲品;

3、規律的體育鍛煉,但睡前應避免劇烈運動;

4、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5、睡前至少1小時內不做容易引起興奮的腦力勞動或觀看容易引起興奮的書籍和影視節目;

6、臥室環境應安靜、舒適,光線及溫度適宜;

7、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

8、但如果失眠已經對生活造成了影響,那麼就應該及時就診睡眠障礙專科門診。

睡不著很焦慮?送您一份腫瘤患者的“安眠寶典”

1、腫瘤患者一旦發生失眠且需要藥物幫助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私自用藥或停藥;

2、如在服藥過程中出現藥物服用劑量無效或存在嚴重不良反應,請聯繫醫生更換藥物;

3、當能夠感覺自我控制睡眠時,即可停止藥物治療,但需注意:

4、避免突然停止藥物治療,減少失眠反彈;

5、逐步減少夜間用藥量以及將連續用藥變更為間歇用藥;

如在停藥過程中出現某種精神症狀,請立即就醫治療。

1.認知療法

  • 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
  • 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失眠;
  • 保持自然入睡,避免過度主觀的入睡意圖(強行要求自己入睡);
  • 不要因為一晚沒睡好就產生挫敗感;
  • 不要過分關注睡眠;
  • 培養對失眠影響的耐受性。

2.睡眠限制療法

  • 通過縮短臥床清醒時間,增加入睡的驅動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
  • 記錄1周睡眠日記,計算平均睡眠時;
  • 假設睡眠總時間6小時,平均躺床時間9小時,重新規定上床、起床時間,使總躺床時間減少到6小時。
睡不著很焦慮?送您一份腫瘤患者的“安眠寶典”

3.刺激控制療法

  • 白天避免小睡;
  • 只在有睡意時才上床,保持規律的起床時間 ;
  • 臥床20分鐘不能入睡,應起床從事一些簡單活動,等有
  • 睡意再返回睡覺;
  • 不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活動,如進食、看電視、聽收音機及思考複雜問題。

4.鬆弛療法

  • 平躺在床上或坐在沙發上,保證房間安靜;
  • 閉上雙眼,想像放鬆每部分緊張的肌肉;
  • 想像一個你熟悉的、令人高興的、具有快樂聯想的景緻,或是校園或是公園;
  • 仔細看著它,尋找細緻之處。如果是花園,找到花壇、樹林的位置,看著它們的顏色和形狀,儘量準確地觀察它;
  • 此時,敞開想像的翅膀,幻想你來到一個海灘(或草原),你躺在海邊,周圍風平浪靜,波光熠熠,一望無際,使你心曠神怡,內心充滿寧靜、祥和;
  • 隨著景象越來越清晰,幻想自己越來越輕柔,飄飄悠悠離開躺著的地方,融進環境之中。陽光、微風輕拂著你。你已成為景象的一部分,沒有事要做,沒有壓力,只有寧靜和輕鬆;
  • 在這種狀態下停留一會兒,然後想像自己慢慢地又躺回海邊,景象漸漸離你而去。再躺一會兒,周圈是藍天白雲,碧濤沙灘。然後做好準備,睜開眼睛,回到現實。此時,頭腦平靜,全身輕鬆,非常舒服。
睡不著很焦慮?送您一份腫瘤患者的“安眠寶典”

5.學會腹式呼吸

  • 穿舒適寬鬆的衣服,保持舒適的躺姿,兩腳向兩邊自然張開,一隻手臂放在上腹,另一隻手臂自然放在身體一側;
  • 緩慢地通過鼻孔呼吸,感覺吸入的氣體有點涼涼的,呼出的氣息有點暖。吸氣和呼氣的同時,感覺腹部的漲落運動;
  • 保持深而慢的呼吸,吸氣和呼氣的中間有一個短暫的停頓;
  • 幾分鐘過後,坐直,把一隻手放在小腹,把另一隻手放在胸前,注意兩手在吸氣和呼氣中的運動,判斷哪一隻手活動更明顯。如果放在胸部的手的運動比另一隻手更明顯,這意味著我們採用的更多的是胸式呼吸而非腹式的呼吸;

可以就用呼吸,同時提示自己身上哪些部位還緊張,想象氣體從那些部位流過,帶走了緊張,達到放鬆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