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摘牌倆月又反悔!河南這家新三板企業資本路因何生變

申请摘牌俩月又反悔!河南这家新三板企业资本路因何生变

核心閱讀

申請摘牌兩個多月,捷安高科突然表示要留在新三板,籌劃上市一年多,卻在最後時刻撤回IPO申請……當下,國內資本生態正處於新一輪變局中,如何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是更多企業當前面臨的挑戰

不走了,捷安高科決定留在新三板

6月7日晚間,捷安高科發佈公告稱,公司擬繼續在新三板掛牌,將向全國股轉公司申請公司股票在股轉系統終止摘牌。至此,捷安高科兩個多月的摘牌之路宣告結束。

公開資料顯示,捷安高科是一家位於鄭州市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主營業務為依託計算機仿真、虛擬現實技術,向鐵路局、地鐵公司和開設軌道交通相關專業的院校等提供涵蓋鐵路交通、城市軌道交通的系統化仿真實訓整體解決方案,產品覆蓋模擬駕駛、運輸指揮、通信信號、綜合檢修、供電、自輪運轉以及運營管理等軌道交通各領域。2014年1月24日,捷安高科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

在新三板掛牌逾4年,2018年3月23日,捷安高科向全國股轉公司提交終止掛牌申請,並取得《受理通知書》。這家河南掛牌公司正式決定從新三板撤離。

一般來說,新三板企業摘牌大多出於三種原因。或因IPO、併購而摘牌,或因不符合新三板規範被淘汰,還有就是因掛牌成本和收益不匹配,難以得到資本市場的融資支持,而信披義務、監管要求卻增加了很大負擔而摘牌。

然而,對於捷安高科來說,這三種原因似乎都不適用。

就在本次提交終止掛牌申請的20多天前,捷安高科就向證監會申請撤回IPO申報材料,所以不存在因IPO問題而申請摘牌。

此外,自2014年掛牌以來,捷安高科的融資之路也頗為順利。四年來,捷安高科共非公開發行股份4次,累計募集資金9066萬元。

對此,捷安高科在公告中表示,從新三板摘牌是基於公司長期戰略發展規劃,並根據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及資本市場計劃路徑,為降低公司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決策效率。

然而,到了6月7日,摘牌突生變數。捷安高科發佈公告要留在新三板。

到底發生了什麼?

業績增長過快,捷安高科決定留在新三板募資緩解資金壓力

捷安高科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因通過發行股份募集資金需要,擬繼續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同時向全國股轉公司申請終止摘牌。

據瞭解,捷安高科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75萬股(含375萬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500萬元(含4500萬元),全部由認購對象以現金方式認購。同時,捷安高科表示,本次發行新增股東人數累計不超過35名。

捷安高科稱,本次股票發行募集資金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以滿足業務快速發展對營運資金的需求,優化公司財務結構,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促進公司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

數據顯示,2017年,捷安高科營業收入2.17億元,而2014年營收僅5443萬元,短短三年時間,捷安高科營業收入幾乎翻了兩番。

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捷安高科對資金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據捷安高科測算,到2018年末,公司的經營性流動資產(包含應收賬款、存貨等)將超過2億元大關,達到2.04億元,與2017年末(1.36億元)相比增長62.48%。除去經營性流動負債的抵消作用,其

流動資金佔用額也將高達1.02億元

因此,本次定增募資可謂未雨綢繆,提前緩解公司未來的流動資金壓力,為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捷安高科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本次發行股份完成後,將根據公司整體發展戰略的考慮審慎決定是否再次啟動摘牌程序

也就是說,這次終止摘牌也可能只是暫時的,募資結束後捷安高科仍有可能退出新三板。

不僅撤回摘牌申請,捷安高科還撤回了IPO申請

不僅撤回摘牌申請,就在幾個月前,捷安高科還撤回了IPO申報。

那次又是什麼原因?

早在2016年12月15日,捷安高科就向中國證監會河南監管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輔導備案申請,並於當日收到河南證監局《輔導備案材料接收表》,並接受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輔導期自2016年12月16日開始計算。

經過8個月的輔導,到2017年8月11日,捷安高科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了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材料,並於2017年8月18日取得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獲證監會受理。

2017年12月5日,捷安高科收到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

然而,到了2018年3月2日,捷安高科決定不上市了。表示公司因調整上市計劃,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撤回上市申報材料。

2018年3月12日,捷安高科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終止審查通知書》,IPO之路正式結束。

其實,不僅僅是捷安高科,在此之前,2月22日,新三板掛牌企業鄭州凱雪冷鏈也宣佈終止IPO並撤回申請文件,給出的理由為公司擬調整上市計劃。在其之後,3月30日晚,平原智能同樣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3月28日審議通過了《關於撤回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文件的議案》,這距其招股說明書預披露更新僅10天。撤回申請的原因,也是因公司上市計劃的調整。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

新一屆發審委上任後,IPO審核全面從嚴,過會率頻創新低,同時IPO被否三年內不得借殼上市的新規是導致IPO排隊企業撤單的主要原因。

申请摘牌俩月又反悔!河南这家新三板企业资本路因何生变

從全國範圍來看,IPO生態正處於新一輪變局中。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7日,證監會今年共審核105家公司上市首發,其中55家通過,通過率僅為52.38%,遠低於2017年79.33%的通過率(審核479家,通過380家)。

摘不摘牌?——這是個問題

不僅僅是捷安高科,很多新三板企業在是否摘牌這件事上舉棋不定。

2018年4月17日,超卓航空董事會通過了《關於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議案》,稱為了降低經營管理等成本,集中資源專注於業務拓展,擬申請公司股票在股轉系統終止掛牌。

然而,在一個多月後的股東大會上,本次議案遭到93.45%的反對票否決。超卓航空表示,今後視公司發展和形勢考慮是否重新履行相應決策程序。

不過,這還是最“糾結”的。在是否摘牌這件事上,ST永宇可以算是“選擇困難症”重度患者。

5月18日,ST永宇發佈《關於取消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摘牌的公告》,這家公司在經歷了擬摘牌、擬終止摘牌之後,糾結再三還是選擇了摘牌。

3月12日,ST永宇發佈公告稱,公司擬申請在股轉系統終止掛牌,公司及實控人已就摘牌事宜與公司股東進行充分溝通和協商,並初步達成一致。

然而剛剛過去一個多月,ST永宇就後悔了,於4月23日發佈公告稱,公司現因戰略發展規劃調整需要,擬繼續在股轉系統掛牌。

然而,這還沒有結束,故事在5月18日再次發生反轉,ST永宇繼續在股轉系統掛牌的議案遭到了股東大會的全票否決。

截至目前,ST永宇終止掛牌的申請材料已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的受理。糾結再三,ST永宇還是選擇了摘牌。

摘不摘牌?對於很多新三板掛牌公司而言,這是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