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為什麼我的嘴裡常含口水?因為我對皮皮蝦愛得深沉。”話說,又到了大快朵頤皮皮蝦的季節。每四至六月前後,紅膏蝦蛄正當季,皮皮蝦已肥美時。沿海尋味,聞者勾魂,對於帝都北京的吃貨來說,很有福氣,因為1個多小時動車車程的唐山曹妃甸就盛產美味的皮皮蝦。春光無限好,讓我們上下其手,用口齒解構堅硬皮殼,以膏肉填滿轆轆飢腸……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皮皮蝦其實不是蝦

在中國,皮皮蝦可以說是海鮮屆親民的標兵,燒烤、料理屆的扛把子!甚至還有網紅歌手專門寫歌來讚美皮皮蝦:皮皮蝦我們走,去找一個藍盆友;吃炸雞喝啤酒,還能一起拉拉手……來看看吃貨們為皮皮蝦起的俗名吧!簡直能裝一筐!十隻手指根本數不過來:海螳螂、蝦爬子、琵琶蝦、蝦虎、撒尿蝦、瀨(攋)尿蝦、拉尿蝦、蝦耙子、皮帶蝦、蝦婆婆、蝦公駝子、官帽蝦、蝦狗彈、皮板子,等等等……皮皮蝦,雖然帶“蝦”字,但卻不是蝦,我們被名字騙了。皮皮蝦們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動物亞門,軟甲綱,掠蝦亞綱,口足目。皮皮蝦的老祖先要追溯到中生代的侏羅紀,跟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然而,但是,無論如何,皮皮蝦都是最具煙火氣的吃食之一。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現在不吃要等一年

春天,是皮皮蝦最風光的季節。此時它依然是外形怪異又生性兇猛,但它內裡膏紅肉肥,他們幻化成鹽水皮皮蝦、椒鹽皮皮蝦、生醃皮皮蝦、香辣皮皮蝦撩撥著大眾的味蕾。它們很自信,絕對敢說自己:比蝦肉鮮甜,又比蟹肉細嫩。為什麼呢?因為以皮皮蝦為代表的甲殼類生物,加熱後便會散發出類似爆米花或炒堅果般的醉人香味,這是它們特有的氨基酸分子和糖類分子共同反應的結果。所以,天生美味難自棄!四至六月間是蝦蛄的產卵季節,經過一整個秋冬的能量蓄積,此時的蝦蛄肉質飽滿,雄蝦肥壯、雌蝦膏美,是食用蝦蛄最好的季節。六月過後,蝦蛄產完了卵,再想吃到肥美的蝦蛄恐怕要等到十月末小蝦長大了,那時的蝦蛄個頭不及春季,肉質也不如產季的肥美。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皮皮蝦我們走由來

“為什麼我的嘴裡常含口水?因為我對皮皮蝦愛得深沉。”《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也說:“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皮皮蝦最有名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它作為食物的時候,而是那句經典的“皮皮蝦我們走!”,“皮皮蝦我們走!”曾一舉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裡面的故事是講一對情侶,因為雙方父母的反對,迫於壓力他向女友提出分手。她問他,離開之前能帶走一樣東西嗎?他以為她說的是他,就像童話中被國王驅逐的王后帶走國王那樣,他說可以。於是她默默打開冰箱門,拎起一個裝海鮮的袋子說:“皮皮蝦我們走”。然而這個故事更是體現出來,皮皮蝦的美味已經超越了男朋友的重要性,可見皮皮蝦受歡迎程度非比尋常。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捕蝦逢其時凱歌還

風高浪急海水寒,此時捕蝦分外鮮,節慶上市皮皮蝦,恰逢其時凱歌還。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般漁民出海都希望趕上風平浪靜的好天氣,但是在每年的這個時節,在唐山曹妃甸,漁民都希望這個天氣越冷越好,這個風要大一點才更好,大到七八級最好,因為風大天冷收穫的皮皮蝦就越多!捕撈蝦蛄不需要離岸太遠,一般距離海岸五六海里到十幾海里就可以了。那麼蝦蛄為什麼非要在有風浪的天氣下捕撈呢?這是因為陰冷天風比較大的時候,光線比較暗,水流比較大,攪動了海水,蝦蛄環境改變了,它就會四處流竄,捕獲量就會比平常要多。蝦蛄有五對額足,三對步足,腹部有五對腹肢。多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常在淺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風浪大水流急的時候就會把它從海底帶起來。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科學家掂記上“蝦拳”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實驗發現,皮皮蝦擊打獵物時受到的衝擊力高達1500牛頓(約150公斤),按照常理,它早就該被這樣巨大的衝擊波擊到西伯利亞去,但是它依然穩如泰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生物材料才能在如此高強度的反覆使用中不致損壞?原來:這隻“拳頭”有三層——第一層是捕捉足的最外層,叫做抗衝擊表面,這層將會直接作用於獵物。接下來就是抗衝擊區域,這裡藏著皮皮蝦最大的秘密,也是它的捕捉足強度如此之高的核心秘訣——週期性人字形結構。通過納米壓痕儀可以看到,整體材料的多層結構,與坦克的複合裝甲材料相似。“蝦拳”材料作為一種超強材料,擁有巨大的應用前景,比如,加固防彈頭盔、防彈衣、盾牌、甚至是坦克裝甲車。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皮皮蝦是媽媽的愛

美食家蔡瀾說:“世界上最極致的口味永遠是媽媽的味道。”對於我來說,皮皮蝦不僅僅是美味,更是媽媽對我的愛!小時候,每當皮皮蝦應季時,媽媽出門回來會買回帶籽的皮皮蝦讓我們大飽口福。媽媽不厭其煩地為我們剝著皮皮蝦皮,她剝得很快,彷彿熟諳一種技巧,只需一剝一扯就弄好一個,分給我一個,姐姐一個……媽媽是擔心皮皮蝦殼劃破我們的手或嘴才這樣做,而我似乎沒看見媽媽正兒八經地為自己剝著吃。如今媽媽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再吃皮皮蝦時,我和姐姐都是剝好給媽媽吃,媽媽這時也總會微笑著吃下去。在這個屬於皮皮蝦的五月天,無數個燈火星光的街頭巷角,歡愉熱鬧的家庭飯桌上,皮皮蝦再度成為人們口中無比留戀的國民海鮮。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忽如一夜皮皮蝦來:紅膏肥美正當時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