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才戰」中的年輕人:不以「過日子」爲目的的「結婚」……

城市“人才戰”中的年輕人:不以“過日子”為目的的“結婚”……

城市“人才爭奪戰”始於二線城市,準確的說是從去年6月,武漢提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開始的。從武漢後,各個城市,尤其是二線城市開始出臺出各種政策,用來搶人或者搶人才。城市人才戰,也像一場相親會,各個城市像一個個單身男女,擺出自己的條件,提出自己的“擇偶”要求,且十分熱情要畢業的小哥哥、小姐姐們過來與他“共結連理”。

我們先看看開出來的“徵婚”要求。

作為豪門北上廣深,要的是人才,以北京為例,“相親”的要求十分高端:對人和人的薪水都有要求,擺明了就是要尋覓門當戶對的“高富帥”,這些一線城市人家要的是頂級的人才。

《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

“千人計劃”、國家三大獎獲獎人。

優秀創新、創業團隊主要創始人。

文創、新聞企業負責人、知名作家、導演、演員。

知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體育解說員。

高端基金管理人、金融公司高級管理層。

雙一流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級職稱、高級教師/醫生。

世界技能大賽獲獎者、急缺的高技能人才。

貢獻突出的自由職業者。

如果說上述條件都不能達到,那麼,下面兩個條件還是讓一部分人燃起了希望:

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總部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主體中承擔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應稅收入超過上一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一定倍數的(企業註冊在城六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為8倍,註冊在本市其他區域的為6倍)。

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金融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科技創新服務主體中承擔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應稅收入超過上一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一定倍數的(機構註冊在城六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為20倍,註冊在本市其他區域的為15倍)。

豪門有風險,嫁入需謹慎。我們再來看看二線城市。二線城市裡,可能是遲遲找不到“對象”捉急了,因此,提出的條件一個比一個寬鬆。

比如南京,十分土豪的放話說,見面就給錢。

對來南京參加單位招聘面試的外地應屆畢業生,發放1000元的一次性面試補貼。

又比如對學歷不怎麼要求的寧波,只要你學歷過得去,咱們就“結婚”。

大專以上應屆畢業生可先落戶後就業。

再比如話題感最強的西安,只要你和他一見面,就會被埋伏在一旁的戶籍蜀黍拉一起登記了。

今年3月23日,西安進一步推出“全國在校大學生憑身份證和學生證即可在線落戶西安”的政策。

2018年2月4日,西安全市186個有戶籍業務的派出所共500餘名戶籍管理民警集體宣誓堅決打贏西安人才人口爭奪攻堅戰。從即日起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期三年的“人才、人口”爭奪攻堅戰,以吸引更多人才、人口來西安就業、創業、定居生活。

當然也有個別鑽石王老五的角色,比如杭州。杭州的態度誠懇,令人稱讚。

杭州市市長徐立毅表示,“我們要對生活成本、制度交易成本、時間成本做‘減法’;對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文化文明做‘加法’。這樣,城市才能吸引人,留住人,併成就人的夢想”。

不過杭州的要求,也略略高了一些,想要尋覓的是不限國籍,國際化、高學歷的人才。誰叫人家是鑽石王老五呢?

對外國人才招引、創業創新支持等方面:外國人才在杭可享受七項出入境便利政策;外國人才在杭創業資助最高可達1億元;外國優秀留學生畢業後可直接在杭就業並享受相應補貼等。

對推進本土人才的國際化培養方面:實施“杭州國際化人才培養工程”;資助世界技能大賽獎項獲得者;資助國際行業資質證書獲得者;擴大人員國際交流便利等。

黨政儲備人才補貼(下城區):面向部分世界名校和“雙一流”高校擇優引進的黨政儲備人才,服務期內給予博士每人100萬元人民幣、碩士每人80萬人民幣的安家補助。

同學們,一下子湧出這麼多“徵婚的”,本著總有一位適合自己的原則,是不是心裡樂的開花?還是眼花繚亂不知選哪位?是不是也會產生疑問,這些城市是真心實意來“相親”的嗎?

一、 是否真心

  • 從城市發展看

為什麼搶人?城市要發展!

在搞金融的眼裡,人就是行走的錢包。在搞房產的眼裡,人就是行走的房主。對於城市來說,人就是城市一切發展很根基的東西,也是錢包,也是房主,也是GDP……。所以,城市要發展,就得有人。

我們一個個如此重要,而且伴隨著我國人口優勢的漸漸消失,我們會越來越重要,想想二胎政策為什麼出臺,就知道了。看看城市數據團出的一些人口大數據分析圖表和預測,很直觀的可以看出,人口在未來的某年就開始往下拐了。

城市“人才戰”中的年輕人:不以“過日子”為目的的“結婚”……

預測是2025年人口出現拐點

人口不光會少,還已經發展的很不均衡,所以搶人已十分急迫。某子曰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沒毛病。多年以來,一線城市這些豪門,靠著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超多的工作機會、較高的薪水、可以預期的生活品質等等,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口過來工作、生活。有人形容為城市抽血,換個說法叫吸血也挺合適。於是,一線城市得了城市綜合症,這些城市對普通人越來越不友好,難以落戶、難以買房。而其餘城市則慢慢營養不良,急需紅色藥丸回血。

城市“人才戰”中的年輕人:不以“過日子”為目的的“結婚”……

向做圖的城市數據團致敬

城市“人才戰”中的年輕人:不以“過日子”為目的的“結婚”……

向做圖的城市數據團致敬

所以,一線城市開始“減肥”,疏解人口,同時,還想要得到更好的人才。

其餘城市,需要“增肥”,如何增肥?以前思路是招商引資,覺得有了產業人就能過來。現在思路更直接,先把人招過來,當然人才過來更歡迎。

  • 從產業角度說,也得搶人

各地招商引資了很多年,有效果值得肯定,但這些年肯定也遇到了瓶頸。引進產業和引進人口兩條腿需要一起使勁,城市才能快速跑起來,只是偏於一個方面,速度始終起不來。因此從產業角度說,各個城市要發展,鞏固原有成果並開拓新的產業領域,同樣需要人。

  • 從房產角度說,也得搶人

除了開篇我們列舉的落戶條件外,二線城市——搶人大戰的主力城市,紛紛都提出了關於房產方面的優惠政策,滿足“丈母孃”的需求。

比如南京提供租房補貼,武漢買房、租房都八折,鄭州發放萬元購房補貼,西安對滿足要求人士給與住房補貼100萬的政策。

房子和城市,每個人密切相關,而且有了人,房就有價的定律也基本牢不可破。(一旦定律被打破,那就是炒房的最佳時機。)總說二線城市需要去庫存,人過來了,庫存就去了,房價自然也會漲上來,房價上來了,土地價格也會上來,政府也會越來越高興。看著幾萬、幾百萬的購房補貼是個虧本買賣,其實算算大帳,應該是穩賺不賠的。

我們可以簡單看看人口引進效果最顯著的西安房價,往上走的趨勢充分說明這個問題。

城市“人才戰”中的年輕人:不以“過日子”為目的的“結婚”……

圖片來自於吉屋西安

不管從上面三點的哪一點看,這些城市都是真心實意歡迎大家過來的。

二、 挑選一個能“過日子”的城市才是最重要的

真心實意,不代表一定能嫁,某子又曰過,不以“過日子”為目的的“結婚”都是耍流氓。

對於搶人大戰的各個城市來說,是否考慮了未來怎麼“過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搶人城市,目前的想法是人過來了再說,產業跟不上,生活水平跟不上,來了沒辦法讓人很好的創造價值,不仔細考慮過來以後的結婚生子、孩子上學等等生活痛點。這種城市,恐怕不是“過日子”的首選。

你想想,跟了一個不會“過日子”的城市,自身的才能得不到很好的發揮,生活質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證,只是短期內能得到一些優惠政策,相信你和城市也很難“白頭偕老”。

所以,這些搶人的城市,真心誠意是很好,但還需要多思考細節,做到一生之城而不是淪為別人生命中的過客。

三、 最後,會“過日子”的城市也要防“騙婚”

搶人的城市不僅僅要從細節上不斷改善,“會過日子”,也需要從多個角度防範“騙婚人士”。有些“騙婚人士”,就是趁著搶人大戰的機會,混個戶口,炒炒房價,蹭蹭教育資源,不僅僅給想要來的人增加了門檻,也給已經在城市裡安居的原著人設置了障礙。對這樣的人,需要勇於拒絕,才能留住現有的並且不讓真正要來的人逃離、傷心。

更多可見圍脖灼談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