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刀刃向內」要效率 簡化環節提效能

今年以來,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聚焦影響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痛點難點,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促進發展的重要抓手,迅速行動,全力推進,並設立專門機構,加強組織領導。截至6月上旬,人員抽調,辦公經費、辦公場所、辦公設施保障,印章刻制,機構掛牌等方面工作全部到位。

市縣兩級公佈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投訴舉報12345熱線、開通了政府網投訴舉報平臺,及時收集處理企業和群眾的建議及投訴線索,通過各方參與、集思廣益,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推進提升。各縣(市、區)結合自身實際,圍繞痛點難點問題,簡化流程、壓縮時限、並聯審批、容缺受理,迅速落實“取消無法律法規依據的前置事項”等一批舉措,以服務為先導,嚴格落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精神,全力營造開放包容、合作互利、誠實守信、重商護商的營商環境。

該市將企業開辦中涉及的營業執照、公章刻制、涉稅事項、銀行開戶等由20多個工作日基本壓縮到3個工作日辦結;將市內企業高壓用電報裝時限,在省上明確提速36%的基礎上,再提速20%;將一般登記由30個工作日壓縮至8個工作日內辦結,抵押登記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辦結。同時,該市的出口報關單審查時間平均用時0.8個工作日,無紙化報檢覆蓋率達到100%,出入境業務全流程平均時限從2017年的2天至3天壓縮到現在的0.5天。

在戶籍管理服務中,該市取消了戶籍遷移、民族變更、年齡變更等原來由縣級公安局負責的審批環節。在治安行政管理權限上,該市取消了娛樂服務場所備案證有效期、特種行業許可證等。出入境管理除登記備案的國家工作人員外,該市將港澳臺旅遊簽證審批下放到縣級公安機關。

全市實現了國地稅“一廳通辦”,納稅人進一家門就可辦完兩家事;國土部門推行“海底撈”式服務,對行動不便人群實行“上門服務”,對臨近下班趕來的群眾實行“延時服務”。市行政服務中心公佈了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潼關縣引入自助服務設備,確保群眾3分鐘可完成臨時身份證辦理。臨渭區80%的審批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理。(陝西日報記者 趙波 見習記者 劉居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