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挫能力影響孩子一生,請不要再忽視孩子的逆商培養!

01

2018年的高考剛結束,卻傳來不幸消息:

高考第一天,河北一名考生從租住房跳樓身亡。

據說,這是他第三次參加高考,這一次考前他的壓力很大,時常感覺很痛苦,甚至有抑鬱的傾向。趁著母親外出買早餐,他從七樓的陽臺上跳了下去。

1998年出生的他,今年不過20歲。

幾乎每年的高考過後,我們都會聽到這些不幸的消息:

2010年6月7日,廣水市一高考男生跳樓自殺......

2011年2月28日,黑龍江高三學生跳樓自殺,高考藝考雙重壓力釀悲劇......

2012年6月9日,湖北省高考結束首日兩名考生自殺身亡......

2013年6月12日,19歲男孩兩次復讀失敗,第三次高考後跳樓自殺......

2014年5月25日,深圳市一高三女生因壓力過大,學校內切腹自殘......

2017年6月7日上午,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大城子鎮五金高層一名22歲男子輕生跳樓。該男子是某高中復讀生,120醫護人員到場確認已經死亡。

......

如今,大多數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教育,唯獨忽視挫折商,即逆商的培養。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這其實說的是一個人的逆商。

很多大人都有這種感覺:“現在的孩子說不得。”

孩子打不得說不得,很多孩子遇到批評就不高興,遇到挫折就逃避,遇到失敗承受不了......

我們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而不遭遇任何挫折,甚至可以說我們就是在挫折中慢慢長大的。

抗挫能力影響孩子一生,請不要再忽視孩子的逆商培養!

02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如此之差呢?

也許是現在的社會演變了如今的悲劇,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心頭肉,一直被捧在天上成長的孩子形成性格上的偏差,生活中只有掌聲及鮮花,沒有淚水,沒有落寞,一旦經受了挫折,就如同掉入萬丈深淵。

一味的滿足,只會導致孩子索取更多,當你想拒絕時,發現早已騎虎難下。

所以,培養孩子的強大內心,也就是“逆商”,已經成為中國教育中不可迴避的重要一課。

俞敏洪曾在演講中說過:“你有受挫折的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話,你就會走到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高度。”

李嘉誠不到15歲就失去了父親,自己還得了肺病,不得不挑起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但他始終堅信自己一定能讓家人過上好生活,終成香港商界標誌性的人物;

霍金21歲不幸全身癱瘓、不能言語,終生都在與病魔作鬥爭,但仍筆耕不輟,探尋科學的真諦,成為當代最偉大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

宮崎駿《龍貓》說,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用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抗挫能力影響孩子一生,請不要再忽視孩子的逆商培養!

03

人們常說:“沒有什麼教育比逆境來得更實在”。一個能取得大成就的人必定經歷過大的挫折。所以,逆商,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時的反應能力要從小培養。

1~6歲是培養逆商的關鍵期,父母應有意識地幫孩子培養“輸得起”的精神。

1、允許孩子發洩自身情緒

孩子因為搭積木搭不好而大哭,作為家長你會怎麼說?是“沒事沒事,搭不好就不要搭了”還是“哭哭哭,這麼點小事就哭,以後能有什麼出息!”

其實,遇到挫折宣洩自己的情緒並沒有什麼錯,家長這時候首先要做的是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正在經歷的情緒是什麼,然後允許孩子的情緒宣洩,“嗯,看得出你特別生氣,如果你想哭可以哭一會,或者媽媽給你一個擁抱吧”。同時,也要制止一些不必要的行為,“我知道你很生氣,但生氣時我們不能打人,需要的話可以讓媽媽抱著你”。

最後可以等孩子平靜下來對孩子說:“來,我們看看是哪裡出錯了,媽媽和你一起來完成好不好。”告訴孩子這次完不成沒關係,只要堅持下去總會完成的,但如果怕困難而不去做,那就永遠也完不成了。

抗挫能力影響孩子一生,請不要再忽視孩子的逆商培養!

2、批評慎重表揚更慎重

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不可以無原則的遷就,應給予批評,但是不能單調無味的說教和責備:“你怎麼不聽話”,“你怎麼不學好”,“你怎麼總是記不住”,這樣的批評不僅沒有說服力,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對於錯誤,家長要指出孩子錯在哪裡,怎樣做才是對的,並對孩子能夠改正錯誤給予肯定。

而表演本來是一種積極鼓勵的方式,是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肯定,但有的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只看到優點,看不到缺點,有的甚至放大優點,喜歡當著別人的面誇耀他的優點“真聰明、腦子靈,嘴真巧……”長此以往,孩子會認為自己了不起,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受不了一點批評。

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批評與表揚都要適當。

3、最好的“挫折教育”,是愛的教育

其實,最好的“挫折教育”,是愛的教育。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說過: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需要做的絕不該是打擊和指責,而應該是充滿“愛”的鼓勵。有了“愛”的鼓勵,孩子才會不懼怕失敗,勇於嘗試和挑戰,直到戰勝挫折。

德國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對孩子的教育也有獨到的見解。

卡爾·威特在教育兒子時用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是非常聰明、非常好的孩子。”

每當兒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卡爾·威特總是用這些激勵的語言、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來幫助他擺脫煩惱。卡爾·威特認為,兒子畢竟是孩子,他太弱小,在他的人生之中會遇到許多的難題,做父親的應該儘量幫助他。

抗挫能力影響孩子一生,請不要再忽視孩子的逆商培養!

我們要讓孩子深信,不管他遇到什麼事,父母都會是他堅強的後盾、溫暖的港灣。他成功時,父母為他由衷開心,他失敗時,父母給他暖暖的擁抱。如此,孩子方能汲取到無盡的能量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