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走向致富路!

“怎樣才能帶領鄉親們奔小康?只有腳踏實地、不遺餘力地埋頭幹,才能實現。”水磨溝區石人子溝村副主任李志鋒堅定地說道。

別看李志鋒現在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以前他也是苦出身,全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才有了今天。生活越來越好的李志鋒,沒有忘記鄉親們,他立志要帶大家一起致富。

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致富路

上世紀90年代初,李志鋒因家境貧寒,上完中學就被迫輟學回家,回家後的他當起了“放羊娃”。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隨著年齡增長,李志鋒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可他依然身無分文。甚至在結婚當天,李志鋒因彩禮的問題,向岳父大人遞上了一張白色的紙,紙上書寫著兩個大字——欠條。

2000年,為了擺脫貧困窘境,李志鋒不顧家裡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賣掉全部的牛羊,來到烏魯木齊開了一家相框加工作坊。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將小作坊辦的有聲有色,也因此大賺了一筆。可好景不長,這種簡單的工藝太容易被複制,很快類似的工坊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

正當李志鋒為小作坊的發展擔憂時,村裡傳來消息,水磨溝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鼓勵村民從事相關產業,有政策補貼,也有創業指導。李志鋒聽到消息後,立即轉讓城裡的小作坊,回到村裡再次創業,這一次他看準了農家樂。

每年旅遊局的技能培訓班、政策宣講課,李志鋒從不缺席。他對周圍人說:“農家樂想賺錢,還得專業人引路,環境不能差,更要及時瞭解政策動向和市場需求,挺過‘開頭難’的幾年,最後一定會有奔頭的。”

2003年,水磨溝區第一批農家樂開張了,其中就有李志鋒的天牧峰農家樂。隨著政策的日益完善,李志鋒的生意如滾雪球,街邊小店成了日接待300多人的度假村。2008年,他又開起了另一家分店。

“那時大家都怕冒險,全區響應開店的也就五六家,都想著窮鄉僻壤的,哪裡會有人光顧生意,開餐館八成要賠。”李志鋒說道。

自己摸索,帶領大家一起致富

2014年,水磨溝區農牧局大力扶持養殖戶,在村子裡宣傳特色養殖政策,示範戶蓋圈舍享有補貼,全年還有農業專家做病害防疫和科學養殖引導。

李志鋒深知政策的好處,可這一次,他卻不想獨自富裕。“我一路坎坷走來,深知貧窮的無奈,這一次,我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走向致富路。”李志鋒堅定地說道。

於是,李志鋒叫上村裡的幾位好朋友,大家圍坐在一起,商討如何在政府的好政策下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

“向鄉親們宣講黨的好政策,告訴他們這樣的創業幾乎沒有後顧之憂,讓他們也參與到養殖中來。”有朋友說。

“想法雖好,但是談何容易,鄉親們知識水平不高,且技術有限,如何鼓動他們?”另一位朋友反問道。

最後,李志鋒站了起來,說:“既然如此,那咱們幾個就合夥辦一家養殖合作社,率先示範,要讓鄉親們知道,這條路子是可行的。”

我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走向致富路!

這一年,天牧峰牛羊養殖合作社成立了,李志鋒從村民手中流轉了800畝土地種植玉米,水磨溝區農牧局搭橋選種的牛羊在這裡育肥,再投入市場,每年有百萬元的收益。漸漸的,村裡的養殖戶多了起來,種植玉米的農戶也多了起來,合作社也由最初的5戶成了20多戶的規模,一年出欄1200頭牛,淨收入360多萬元。

我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走向致富路!

村裡的村民說:“四年前,村裡還未建立養殖合作社,我們也就是靠著種地來維持生活,一年不過一萬多元,現在好了,自從村裡建立了合作社,我們也把土地租出去了,平時也會到地裡打打零工,一年的收入就有五萬多元呢,生活簡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心感謝李志鋒,能夠將我們帶上致富的道路。”

幫助鄉親致富,他有招

7月5日,李志鋒終於邀請到了四川高潔集團烏魯木齊分公司來村實地考察並簽署框架協議。這份協議,是為了解決村裡冬季富餘勞動力問題的。

石頭村的年輕人大都在外打工,村裡只剩下一些四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春、夏、秋三季還好,他們可以到轉租的田地裡,除除草、澆澆苗乾乾農活之類的,掙的錢勉強可以貼補家用,可一到冬天,他們就沒有什麼收入了,只能閒在家裡,生活也因此拮据起來。

我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走向致富路!

看到這樣的狀況,李志鋒經過多方溝通協調,最終與四川高潔集團烏魯木齊分公司達成協議,到了冬季,下雪時,村裡的人就去市裡幫他們清掃道路,沒有掃雪任務時,村民就可以留在家裡休息,這樣,每個月每人會有固定的2000元收入,解決了大家冬季生活拮据的問題。

如今,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都很感謝李志鋒,也很感謝黨的好政策。面對村民誇獎的李志鋒則感慨地說:“這些年多虧了黨的好政策,我才能帶領部分村民走向了致富的道路,可還有一些村民仍處於貧困的窘境之中,要想讓全村人都致富,任重而道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