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故事丨威縣寺莊王剛救駕

王剛救劉秀的故事雖有多個版本,但在威縣民間廣為流傳的最靠譜。

在公元二十年前後的一個春天,威縣寺莊村的王剛趕著牲口在自己的田地裡“得兒”“駕”的耕地,長鞭一甩牲口拉著犁在地裡跑的很快,王剛高興地哼著小曲。這個季節威縣寺莊村田野裡一眼萬里,正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時候。

這時,從南面慌慌張張地跑過來一個人,站在王剛面前此人面帶懼色地說,後面有匪兵正追趕著自己,要求王剛救他。還急忙地說,若能幫其躲過這次劫難日後定報救命之恩。王剛一看此人蓬頭垢面,衣服上滿是灰塵。可是神氣不凡不像壞人,就起了惻隱之心。王剛眼看三四里地以外已是塵土飛揚,人歡馬嘶得聲音一陣高過一陣,想必那是追趕的匪兵。王剛要救此人,可是自己周圍光禿禿得一片,把他藏在哪裡呢?想回自己的家顯然來不及了。緊急之中王剛說,只好委屈你一下了,說著就指點著讓此人躺在自己耕地的地溝裡,自己趕著牲口來回地耕了幾趟,耕起的土把這人遮蓋得差不多了,王剛還是覺地蓋得不夠好,又停下牲口自己用手刨土蓋在了這人身上,就悠然自得的哼著小曲“得兒”“駕”的耕起地來。

威縣故事丨威縣寺莊王剛救駕

眨眼的功夫,三四里外的那幫人馬身帶兵器來到了王剛的跟前。那夥人帶著威嚇得口氣問王剛,看到有個人來這裡沒有,王剛說,什麼人也沒看見得。那夥人看了看周圍都是光禿禿的平地,根本沒有可能藏人的地方,沒有繼續多問就慌忙地往寺莊的村北趕去了。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越是在眼皮子地下越是看不到,也可以說越是危險的地方越安全。

王剛看到那夥人走得遠了,眼看不到塵埃耳朵聽不到動靜了,就扒開埋在耕地溝裡的人,那人在土裡憋得難受之極,起來就摳自己的鼻子眼,摳出很多泥土得同時,竟在自己的鼻子眼裡摳出來一隻螻蛄來,那人很是氣憤地說:“在我走背運時你也來欺負我啊。”一邊說著一邊用倆手把螻蛄的身體撕開了,在一旁的王剛看到不服氣地說:“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想想看,你在土裡要不是螻蛄爬進你的鼻子眼裡,你能喘氣嗎?要不是螻蛄你會憋死的,螻蛄不是害你是救你啊。”那人聽王剛說得話有道理,就在地上隨手撿起一個桑葛針(威縣方言,意指帶刺狀柴梗)拿在手裡把自己撕開的兩節螻蛄用桑葛針穿起來放到地上說:“你以後要靠邊拱。”意思是在莊稼的邊上拱地。不要禍害莊稼,哪知螻蛄聽錯了,螻蛄聽到的是“遍地拱”。生靈螻蛄知道此人就是以後的皇帝劉秀啊,皇帝的話是金口玉言,不可違抗的,傳說現在螻蛄遍地拱地就是劉秀口封的,螻蛄的頭部和身體相接的地方有個小棍棒似的肉棍連接,就是當年劉秀安在螻蛄身上的。

此人躲過了這次災難,不敢多停留,王剛便把自己準備在地裡吃的一點乾糧給了他,此人問清了這是什麼地方和王剛的名字以後,匆忙謝過就離開了威縣寺莊。

威縣故事丨威縣寺莊王剛救駕

劉秀在公元二十五年做了東漢的開國皇帝,待國家一切事物安排有了順序以後,便想起了在威縣寺莊自己被王莽追殺時,救自己的王剛,於是派人到威縣寺莊尋找王剛。

王剛救人的事,時間已過自己也沒放在心上,還是過著往常的日子。這一天王剛正在家裡吃飯,來了幾個穿官服的人,對他說有人邀請王剛到京城裡去。王剛不知自己犯了什麼法,很是懼怕。那些人和顏悅色地說是皇上邀請王剛的,道明當年王剛在耕地時救下的那個人,就是當今的皇上,來人還拿出了聖旨。王剛這才緩過神來趕緊叩頭謝恩。

王剛見到了皇上劉秀,已不是當年逃跑得模樣,甚是威風。通過敘談劉秀皇帝知道了王剛不認字,這可讓劉秀犯了難。劉秀問:“你想在皇宮裡做什麼呢?”王剛回答:“我本來就是不認字的一介草民,您看著我能幹點啥就安排我乾點啥好了,我不怕賣力氣,皇上能賞給我一碗飯吃就行了。”劉秀想了想就說:“那你就給我掀簾子吧,也就是文武百官見我時不通過你誰也甭想見到我,你就是捲簾大將軍了。”王剛急忙謝皇上的恩典,從此開始在皇上御前做事。

威縣故事丨威縣寺莊王剛救駕

王剛每天都能見到皇上和文武百官,這是很多人期望達到的差事。王剛也忠於職守,達官貴人也很尊重他。王剛常常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一定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不經意的一次給人幫忙,竟然得到了這樣的善待。否則就不會有今天文武百官對自己的尊敬,更沒有自己輕鬆悠閒的日子。人在任何時候都要做善事,做善事終有善終。

這一天晚飯前皇上劉秀很有雅興,來到了王剛的寢室,隨後御膳房送來幾個菜餚和御酒,王剛受寵若驚。酒間王剛恭敬地聽著皇上金口玉言。王剛虔誠的態度像小孩子聽長輩對自己的教誨,劉秀看著心裡就樂,心想救自己躲過大難的王剛真是老實厚道的人啊,想到此就對王剛開玩笑地說,你這幾年做捲簾大將軍可舒心不,你囊中的錢是不是也該鼓起來了。聽見此話王剛急忙跪下說,王剛本是一個種地的農夫,皇上封給自己一個官已是高抬我了,我吃著皇上的俸祿很是滿足,不敢有私心。我從來沒有做過收禮才能見到皇上的事情。劉秀拉起王剛說,這不是在文武百官面前不必那麼多禮數,說完劉秀哈哈大笑,這一笑笑的王剛不自在,王剛不知皇上笑得是什麼意思。倆人不一會的功夫就散了。

劉秀走後,秉性耿直的王剛越想越感到委屈,自己對皇上忠心耿耿,沒收過任何人的賄賂,皇上還是懷疑自己私飽中囊,越想越氣。心想那句話說的對啊,“伴君如伴虎”。有一次王剛趁出宮辦事的機會,就溜出了京城徒步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威縣寺莊。

威縣故事丨威縣寺莊王剛救駕

劉秀知道了王剛回到了威縣老家,心想本來是自己在和他開玩笑的,沒想到王剛卻認真起來,於是就讓人去請王剛,可是王剛說什麼也不去皇宮了。後來幾天也不和來人見面了。

劉秀知道王剛不回來,就從國庫裡撥給了威縣的王剛一大筆銀子。可是王剛卻把這筆銀子送到了威縣的縣衙。威縣當時的縣令按著皇上的意思在王剛百年之後給王剛修建了一個偌大的墳墓。

據現在寺莊東街七十歲的老人李燦力說,他小時候在寺莊村東的地裡有一個很大的墳墓,小時候經常在那裡玩。那個大墳就是王剛的墳墓。

王剛救劉秀的故事自那時起在威縣人們當中口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