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蟋蟀的特點(上)

寧陽蟋蟀的特點(上)

1.善斗的特點

蟋蟀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昆蟲。蟋蟀成蟲喜獨居,喜陰暗潮溼,通常一穴一蟲,雄蟲到成熟發情期會鳴叫引誘雌蟲同穴交尾。若兩隻雄蟲在同一洞穴內相遇,二者必定打鬥,這就是玩蟋蟀的生物學基礎。但在弱蟲期,往往30-40只共居一室,十分親熱。雌蟲一生可產卵500粒左右,分散產在泥土中,,以卵越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也定能培育出一方自然萬象。寧陽的土質為鈣質褐土,適應蟋蟀形成強壯的體質、善斗的性格。寧陽蟋蟀每年生一代,喜居於陰涼和食物豐富的地方,常在夜間出來覓食。成蟲喜跳躍,後腿極具爆發力,跳躍間距為體長的20倍左右;少數種類後翅發達,能飛行50米左右。每年夏秋之交是成蟲的壯年期,也是捕捉鬥蟋的大好時期。

寧陽蟋蟀的特點(上)

其樂無窮的鬥蟋活動是寧陽的老百姓茶餘飯後業餘生活的一部分,它折射出的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觀看蟋蟀格鬥的激烈場面,饒有趣味。兩隻小蟲,雖為微物,似通人意,在瓶中拼搏,進退有據,攻守有致,忽而昂首向前,忽而退後變攻為守,勝者昂首長鳴,敗者落荒而逃整個過程奇趣橫生,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蟋蟀的格鬥戰場,行家觀之,津津樂道。兩雄格鬥是否激烈與精彩,與蟋蟀的品種、配鬥對手鬥前的試訓和格鬥方式等均有直接關係。人類拳擊有拳法,而蟋蟀格鬥也有“套路”。兩雄交鋒只要對方僅僅一碰牙就可將其摔出去,使對方根本無法靠近自己,有人形容這種鬥法像一陣風從口中吹出,吹跑對方,故稱之為“吹夾”;與“吹夾”相反,若一開始就可把對方死死咬住不放,一直往後拖,最後對方不得不忍痛逃離,故稱之為“留夾”;若一開始將對方的牙齒猛力鉗住,繼而快速左右甩頭,盪來盪去,使對方無還擊的餘地,故稱之為“蕩夾”。此外,還有“背夾”“攢夾”等多種格鬥“套路”。

寧陽蟋蟀的特點(上)

蟋蟀的兩雄對陣格鬥、撕咬搏殺,常常精彩激烈且難解難分,使觀戰者大飽眼福。關於蟋蟀格鬥的精彩場面,吳良等在《蟋蟀新譜》中有很生動的描述:“雙方先是牙對牙互試功力,接著頭對頭爭頂,或是牙夾牙互摔。有時一方壓倒了對方,對方略一停頓,馬上又反撲過來;有時一方牙硬,能夾住對方不放,對方卻彎身用後腿把一方踢開。一方受辱,隨即反撲,用力猛推,把對方推得很遠,以示報復。更有甚者,雙方竟相互咬牙,刮刮作響,直至一方牙傷出血,但仍會繼續猛鬥。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真好比頂牛一樣。當雙方互相摔開時,聰明的蟋蟀常常未勝先振翅髙鳴,企圖嚇倒對方,但對方往往沒有被嚇倒,幾秒鐘後,兩蟲再次撲鬥起來……這些都是相持不下的激戰,但有時也有僅幾個回合就定勝負的場面如此精彩的激戰,難怪能吸引眾多的蟋蟀迷和圍觀者。

寧陽蟋蟀的特點(上)

古人曾記述了一個寧陽蟋蟀鬥金雞的故事。故事說,蟋蟀戰勝了強敵,正振翅有聲,以鳴得意。忽有金雞聞聲而至,猛然啄之。蟋蟀機警,跳出盈尺。雞再逐,見蟋蟀已在爪下。觀者汗背,尋之不果。但見金雞伸頸搖冠,咯咯亂叫,不能自已,忽見蟋蟀已躍上雞冠,力叮不釋,迫使金雞敗北。這個故事雖然有些誇張,但卻寫出了蟋蟀不畏強敵的精神,難怪其優勝者常常被人們賦予“鐵槍”“無畏”乃至“大將軍”“威猛將軍”“蟲王”等雅號美稱。凡目睹過鬥蟋者皆知,蟋蟀之勇猛精神,實不減於雄禽猛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