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最後的名將率領最後的騎兵,抗英法滅太平軍,卻被小卒斬首

看過周星馳著名電影《武狀元蘇乞兒》的朋友一定知道,裡面有個大反派叫“僧格林沁”。

電影中的僧格林沁武藝高強,又野心勃勃,一心謀朝篡位。

在真實的歷史上,確實有僧格林沁此人,歷史中的僧格林沁是一位戰功赫赫又忠心耿耿的將軍。

他率領的騎兵部隊是當時滿清直屬部隊中最有戰鬥力的一支,只不過,這位蒙古王爺最後卻被一名敵軍小兵幹掉了。

今天我們就說說滿清博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的故事。

滿清最後的名將率領最後的騎兵,抗英法滅太平軍,卻被小卒斬首

僧格林沁是蒙古貴族出身,據說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此人年輕時便善於騎射,驍勇善戰,為滿清政府所重視。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清軍地方部隊一觸即潰,完全無法抵擋太平軍的兵鋒。

公元1853年,太平北伐軍林鳳祥逼近京師,北京戒嚴。

僧格林沁臨危受命,率領蒙古騎兵和京城衛戍部隊抵擋太平軍,可以說,當時僧格林沁麾下是滿清政府直接控制的幾乎全部的精銳部隊。

假如僧格林沁戰敗,那麼清政府的嫡系精銳部隊等於全滅。

咸豐帝將清太祖努爾哈赤用過的佩刀賜給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也不負眾望,擊敗了林鳳祥,並隨後在連鎮擊敗另一路太平北伐軍李開芳。

太平北伐軍被全殲,僧格林沁名揚海內。

滿清最後的名將率領最後的騎兵,抗英法滅太平軍,卻被小卒斬首

不僅對內作戰有功,僧格林沁還率軍抵抗過英法聯軍,在大沽之戰斃傷英法軍隊400多人。

雖然後來僧格林沁兵敗通州,導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他本人也被咸豐嚴懲,但他對外作戰的勇氣還是值得讚揚的。

公元1861年,中原地區捻軍興盛,各省不能敵,清政府被迫再度啟用僧格林沁率領蒙古騎兵出戰。

僧格林沁都督中原五省軍隊,數次圍剿捻軍,雖然殺傷捻軍甚重,但自己也傷亡不小。

捻軍後來採取游擊戰和流動作戰,牽著僧格林沁的鼻子兜圈子,僧格林沁仗著自己的軍隊是清軍精銳,因此非要和捻軍拼個死活。

最後,僧格林沁騎兵被拖垮,他本人也重傷落於田野,被一名捻軍小兵“張皮綆”殺死。

一代名將就此陣亡,不能不令人唏噓。

滿清最後的名將率領最後的騎兵,抗英法滅太平軍,卻被小卒斬首

僧格林沁官拜郡王后至親王,因此被人稱為“僧王”。

僧格林沁死後,滿清舉國震動,這標誌著清政府唯一可以依賴的一支嫡系精銳部隊覆滅,在以後對內對外的作戰中不得不依賴漢族地主武裝,終於導致大權旁落。

僧格林沁雖然是蒙古將領,清廷高官,又曾殘酷屠殺太平軍戰俘,但是他帶兵有紀律,不允許部下侵擾平民,不允許亂殺無辜,就這一點真是比湘軍曾國藩曾國荃等人高尚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