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1998年12月2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全園以西山群峰為背景,建築群與山湖形勢融為一體,景色變幻無窮。

全園分3個區域: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主體的帝后生活區;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旅遊區。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頤和園長廊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全長752米(不含四個亭子的長度為728米),共273間。這條極具 中國 古典建築特色的長廊。清 咸豐 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對 中國 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長廊也未倖免於難,連同清漪園一起,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後於1888年又重 新建 造。如果你認真看會發現這長廊還是一條五光十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樑上都繪有彩畫,共14000餘幅,色彩鮮明、富麗堂皇,它的長度和豐富的彩畫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 尼斯 世界紀錄大全》。彩畫的內容多為山水、花鳥圖以及 中國 古典四 大名 著(《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中的情節。畫師們將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濃縮在這長長的廊子上。其中許多風景畫仿自 江南 山水,是畫師們根據乾隆皇帝意圖繪製的地方。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3分鐘告訴你頤和園怎麼玩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大自然懷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對山環水抱構成的生存環境更為熱愛。帝王們也不例外,如此狂熱地在自然的山水中營造園林。細看頤和園果然是這個理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所組成!咱們先從萬壽山的山頂眺望,穿越之旅算是正式開始啦!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頤和園

排雲殿、佛香閣

排雲殿、佛香閣景區是頤和園內建築佈局最完整、建築形式最豐富的中軸建築群體,是慈禧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這組建築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佛香閣內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燒香禮佛

地點:萬壽山前山景區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佛香閣。

眾香界、智慧海

在佛香閣的北面山坡上,聳立著眾香界和智慧海,建於清乾隆時期。眾香界是佛國的地名,是一座磚築琉璃貼面作裝飾的牌樓。智慧海是一座全部結構用磚造的建築,不用樑柱承重,俗稱無樑殿。這裡是萬壽山的制高點,從佛香閣登此,無平整的臺階,較為吃力,以考驗朝拜者的虔誠。

地點:萬壽山前山景區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智慧海。

景福閣

清朝末年,慈禧常在景福閣觀雨賞月,並接見外國使節。有時也在這裡宴請外國公使的眷屬。景福閣甚至成為北平和平解放的歷史見證和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場所。2014年6月6日,紀念頤和園對公眾開放一百週年,景福閣對遊客開放。

地點:萬壽山景區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景福閣

諧趣園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的東北角,由於它小巧玲瓏,在頤和園中自成一局,故有“園中之園”之稱。諧趣園中共有橋五座,其中以知魚橋最為著名:該橋接近水面,便於觀魚,故取名知魚橋。 乾隆皇帝對惠山園異常喜愛,時常在園裡歡宴群臣,賞景吟詩。

地點:萬壽山後景區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諧趣園

蘇州街

位於蘇州河中段,街全長三百餘米,一水兩街,沿岸作市。以前是專供清代帝后逛市遊覽的的一條水街。這裡最熱鬧的時候是每年春節期間的蘇州街皇家宮市,沿途可以欣賞很多民間曲藝和民俗表演,而且蘇州街攬濤樓上還有京劇、古箏、琵琶等表演。

地點:萬壽山後景區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蘇州街。

澹寧堂

始建於乾隆年間,是後湖重要的點景建築,依山傍水,寧靜清幽。由於冬季取暖問題,澹寧堂只在每年旅遊旺季的4月1日到10月31日開放,其他時間是季節性關閉,用於展示頤和園藏明清傢俱珍品的維護保養,開放期間與蘇州街票連體遊覽。

地點:萬壽山後景區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澹寧堂。

眺遠齋

俗稱“看會樓”,光緒年間興建。整個建築置於高臺之上,北望視野開闊,是專為慈禧觀看頤和園北牆外一年一度的廟會場面而建

地點:萬壽山後景區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眺遠齋

與萬壽山的寺廟、佛教氣息不同,昆明湖內的景點都是比較柔美。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碧波盪漾,煙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樓閣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昆明湖一個設計特色是它的西堤和堤上的橋,到時候遊玩大家可以注意下~

長廊

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廊上的每根枋樑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大家可以細細觀賞品味。

地點:昆明湖周圍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長廊。

仁壽殿

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豐十年(1860)被英法聯軍燒燬,光緒十二年(1886)重建。 這裡是慈禧和光緒住園期間臨朝理政,接受恭賀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

地點:昆明湖周圍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仁壽殿

樂壽堂

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遊樂的地方。慈禧作為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她的晚年幾乎都是在這裡度過的。因此,樂壽堂也就見證了慈禧太后晚年生活。

地點:昆明湖周圍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樂壽堂

十七孔橋

坐落在昆明湖上,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 欄杆也成為一條幌動著的珍珠項鍊了。如果你能坐船在湖中欣賞她,那就更美了。

地點:昆明湖周圍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十七孔橋。

南湖島

南湖島在頤和國昆明湖東南部,與萬壽山遙相對應。按照“一池三山”傳統模工修造,象徵神話中的蓬萊幻景。慈禧曾在此觀看北洋水師學堂演習,現存全部建築為光緒年間慈禧重建頤和園以後的規模,按原樣恢復。

頤和園—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古典園林

圖:頤和園。

頤和園最好是5-10月份去,除了可以觀賞皇家園林,還可以看到很多花草樹木,拍照也漂亮。尤其是荷花更是頤和園一大特色。如果是冬天去,最好等到雪後。亭臺樓宇映襯在皚皚白雪中,也是別具一番情調。為方便遊覽,給大家推薦幾條遊覽路線。

東宮門入園

東宮門——仁壽殿——文昌院——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長廊——排雲殿——佛香閣——石舫——耕織圖景區——如意門。(約3小時行程)

北宮門入園

北宮門——蘇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閣——排雲殿——長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島——十七孔橋——銅牛——昆明湖東堤——文昌院——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德和園——仁壽殿——東宮門。(約3小時行程)

如意門(小眾線路)

如意門——昆明湖東堤——文昌院——仁壽殿——德和園——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長廊——排雲殿——蘇州街——北宮門。(約2.5小時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