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违法拆迁,老百姓能做些什么?

面对违法拆迁,老百姓能做些什么?

◈信访

信访,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等多种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吁请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信访既是《信访条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很多老百姓除了司法途径以外,获取救济的重要方式。“有冤屈要向上反映”这样的思想也始终存在于一些老百姓的心中,那如果是遇到违法征地呢,信访这样一条合法的救济途径能不能奏效?

面对违法拆迁,老百姓能做些什么?

北京京坤律师事务所史西宁律师(微信公众号:北京史西宁律师)在接待当事人时,经常说一句话来简单介绍拆迁的性质,那就是国家行为。那国家行为具体由谁来实施呢?一级一级的行政机关。虽然省里批准了征地,虽然市级政府作出了征收决定,但是具体实施的,与老百姓紧密连接的却是一些基层的行政机关。很多老百姓觉得,在地方反映问题,肯定得不到解决,于是大多会越级,或者直接到北京来。即便是成功到了北京,反映了问题,也是逐级下转,还是回到了地方上。除了多兜一圈,没有任何其他效果。有的还会适得其反,不当的信访行为,可能招致行政拘留等后果,严重的甚至涉嫌刑事犯罪。即便是没有被处罚,可能也失去了与拆迁方心平气和谈判的机会。

总的来讲,信访是被拆迁人可以行使的合法权利,可以在适当的期限和限度内将遇到的不公平现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是在史律师接触的拆迁纠纷中,通过信访解决的确占极小概率。尤其是实践中有些被拆迁人不注重司法救济,将所有心思都花在上访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几年过后不但问题没解决,还将起诉期限错过。最终只能在回到信访路上,等待不知何期的结果。

◈诉讼

征地拆迁领域的诉讼主要是行政诉讼,也就俗称中的“民告官”。其实很多被拆迁人在一开始可以诉讼可以信访的时候,选择信访的主要原因也是基于“民告官”诉讼中双方的悬殊地位。主体身份、地位上的明显差别,总让被拆迁人天然的以为,告不赢还不如去找上级部门投诉。

面对违法拆迁,老百姓能做些什么?

其实不是的,且不说法院是一个不偏不倚的平台,比自己去找行政机关说理要好得多,只说行政诉讼提起的必要性,有时并不是能不能赢的问题,而是不得不诉的问题。比如,收到限期拆除决定,如果不同意、不拆、也不起诉,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强制拆除。是啊,冤得很。但是司法救济权利的错过,也是间接导致强拆后果且无法弥补损失的原因之一。再比如,一个企业因为拆迁收到了一个关停的决定,如果一味地找政府部门协商,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要这个关停决定不被法院撤销,那就是有效的。错过起诉期限,就算是之后有谈判机会也会是谈判中很大的障碍。一个被“依法”关停的企业,还有多大的话语权呢?

所以,正确认识司法救济的必要性十分重要。当然了,即便是诉诸法律也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如果起诉错了对象,写错了诉求,结果不如人意,也是不能重新来过的。这个时候应该多咨询专业处理拆迁纠纷的律师,尽量在最快的时间准确找到案件焦点问题,对症下药。而且在拆迁合法性都不明朗的情况下,一些必要的调查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为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增添助力。而且就拆迁方来讲,有些当事人的长期信访,给行政机关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个时候宁愿在司法平台上解决。而且补偿都是专款专用的,所有款项的支出必须是有依据的,如果有一纸判决,那执行起来也会顺当很多。

◈自助

如果说信访是找行政部门,诉讼是找司法部门,自助行为就是谁都不找,靠自己。自力救助,属于私力救济的范畴。而私力救济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靠自身的实力,通过实施自卫行为或者自助行为来救济自己被侵害的民事权利。也就是说,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且是在自身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下才能行使的。

自力救济一般不单独存在,而是穿插于信访或者诉讼过程中。在征地纠纷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比如为了防止自己的房屋被偷拆,被拆迁人在夜晚巡视,并在邻里之间打好招呼,互相照看。至少在房屋被拆除时可以知晓是何人所拆,也能保护好自身安全。再比如,为了能够达到一个合理的补偿,告知拆迁部门房屋住改非的实际状况或者主动找拆迁部门协商、调解、谈判等。这些行为往往在拆迁前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话语权,且一直处于弱势及被动的地位,再多次的协商,也不出实际效果。可能仅仅是拖住一些拆迁进程,假定在签约期限内一直没有达成一致,还是会面对征收补偿决定或者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等文书,以致不得不交出房屋或土地。

面对违法拆迁,老百姓能做些什么?

也就是说,自力救助可以起到作用,但是在一些决定性的事件上效果甚微。比如强拆房屋,比如责令限期拆除房屋,比如违法建筑认定等。被拆迁人应该做到在该谈的时候好好谈,如果谈不下来合理的补偿也不要等或者拖,而是积极行使相应的权利,向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发出提供救济的信号。

总的来说,对一个征迁纠纷来讲,最佳的方式是最适合案件纠纷解决关键点的方式。如果当地的行政机关极度注重政绩,可能信访奏效。如果当地的行政机关没有明显的违法点,仅是双方在一些小问题上达不成一致,自助救济即可。如果合法权利已经受到侵害,且完全没有协商谈判的余地,就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诉诸于法律途径。但史律师提醒广大被拆迁人的是,信访和自助行为随时可行,但诉讼并不是在什么时候想提起都可以的。如果没有在法定期限内起诉,法律便保护不了你想维护的合法权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