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超寧波,中西部省會趕超沿海強市大勢所趨!

武漢超寧波,中西部省會趕超沿海強市大勢所趨!

寧波

武漢超寧波,中西部省會趕超沿海強市大勢所趨!

武漢

寧波、無錫雖然都不是省會城市,但一個是浙江的傳統經濟強市,一個是江蘇的經濟大市(長期排在南京前列)。但在近年,寧波和無錫GDP相繼被武漢、成都、長沙和南京等省會趕超,就算是遠在北方的河南鄭州,也和寧波差距越拉越小,原因何在?

外貿經濟的優勢成就沿海

改革開放的前十年,是外貿出口的輝煌期,也是製造業的繁榮期

沿海得益於通商物流、地理位置等優勢,吸引了大量外資,外企和鄉鎮企業工廠如雨後春筍,經濟迅速發展,居民收入迅速提高。

東部沿海省份如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地湧現出了一大批經濟強市,如蘇州、無錫、溫州、泉州、佛山、煙臺等一大批普通地級市經濟迅速崛起,成為當前我國城市經濟的重要力量。

那個時候城市就是外貿強,製造強,城市就強!東莞成為最大的世界工廠!


多個沿海經濟強市被省會逆襲超越

到了21世紀,情況逐漸變化,尤其到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沿海的製造和出口優勢下降,輝煌不再。

寧波被超越不是個例,只是一個縮影。

如江蘇的無錫GDP長期是江蘇省第二位,身為省會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2006年,南京GDP只相當於無錫的82.6%;但是,到了2014年,南京首次超越無錫,上升至江蘇第二,隨後逐漸拉大了對無錫的領先優勢。

再比如,2006年,佛山GDP排名位居全國第11,“世界工廠”東莞位居第15,彼時“九省通衢”武漢僅位列全國第16,長沙位居全國第28。但到2017年,武漢穩居全國第9,長沙位居第13。而佛山已經退居第16,東莞位居第19。

省會引領作用明顯

除了濟南GDP依然不如青島外,許多省會城市在最近10多年發力

,發揮了省會的政治經濟雙龍頭作用,區域經濟協調輻射作用,以及科技引領作用。

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新政策和新調控整合就成了一種新的動力,對經濟拉動明顯。區域經濟發展更強調的是地方政府對各種資源的整合能力,作為地級市的經濟強市不可能像長沙、鄭州一樣具備對土地、科技等各種資源的整合能力。

此外,武廣高鐵等一批以省會為重要節點的高速鐵路修通,帶來了許多重大投資項目,也吸引了投資和人流,這是非省會的地市所不能比的。投資拉動在產業轉型中的作用,是出口不能比的!因為新投資往往就代表了新產業新項目,能代表科技含量的產業進來!

地市最不具優勢的還有空港,這一方面,鄭州擁有國家級空港區,而無錫寧波不具備,就算是江蘇經濟的老大蘇州也沒有空中優勢。

2008年以後,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不斷加快,省會城市的中心引領作用十分明顯,因為,省會城市的科教文化資源雄厚,如武漢擁有大批高校和科研機構,也有東湖高新區等國家級工業和科技園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