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終會結束,即使你是《頭號玩家》,也逃不掉現實的歸宿

遊戲終會結束,即使你是《頭號玩家》,也逃不掉現實的歸宿

昨晚看了《頭號玩家》,非常酷的一部未來、VR、遊戲電影。

最引人入勝的無疑是密度驚人的各種經典動漫、電影、遊戲等元素的綜合展現。不過對於看大片不多、遊戲玩的少的我來說,知道的也就《閃靈》、《金剛》、《侏羅紀》這麼幾部。

比起對經典的致敬,我更喜歡斯皮爾伯格傳達出來的對遊戲的看法。

為了減少劇透,只簡單描述下故事情節。大型VR遊戲“綠洲”的創始人哈里迪逝世時留下了價值連城的公司股份作為遺產。他在遊戲裡設置了三把鑰匙,解出隱藏的三個謎題就可以獲勝進而獲得這筆遺產,而答案的線索藏在他的記憶庫裡。

一場遊戲引出虛擬與現實的探討。影片最後哈里迪最後對主人公韋德說:“在現實世界我會不自在,所以喜歡把自己放在遊戲裡,後來我發現只有在現實裡我才能吃頓好飯;只有現實,才是真的。”點出了遊戲和現實的關係。

從小到大我很少玩遊戲,印象深刻的是2013年玩的一款頁遊叫《三國殺》,那時候剛調劑結束準備畢業,除了做畢業設計在學校也沒什麼事,就跟著朋友一起玩這款遊戲。

卡牌類遊戲比較好上手,開始是跟著同學玩,他們不在線時就自己瞎玩。漸漸的就有點上癮了,玩到關鍵時刻飯也不去吃了,舍友叫去逛街、運動第一反應也是拒絕,一天到晚的玩。現在想想當時真有點走火入魔的感覺。

最大的影響是讀研期間總想著玩,老師佈置的項目,經常延期做不完,考試也是最後幾天臨時抱佛腳。精力的一大部分放在了遊戲裡,浪費了大把的時間。不無後悔的想如果當時好好學習說不定也能讀個博或是找個更好的工作,應該也不會讓貧窮限制我廣遨的想象力... ...

記不得是什麼時候開始不玩了,只記得工作越來越忙登陸的少了,有空登上游戲發現經常玩的朋友都不在,也就默默下線了。

遊戲終會結束,即使你是《頭號玩家》,也逃不掉現實的歸宿

遊戲玩到最後遊戲本身已經失去了魅力,留戀的只是那些個玩得來的未曾謀面的朋友。遊戲就像一個小世界,在那裡沒人認識你,可以肆無忌憚的表達自己,帶新人滿足虛榮心,甚至和素不相識的異性曖昧... ...

這款遊戲有個全服廣播,一塊錢一個詔令(後來好像有個更高級的是10塊),可以發任何你想說的,全服所有人都看得到,有罵人的、挑戰的,更多的是表白的(說的很動人悽美)。

遊戲也多是成雙成對一起玩,大神帶妹子是常態,貼吧裡也多是各種愛情故事貼。有感人至深的也有死纏爛打的,更有當真了要和現任分手和網友見面的。

不過還真有修成正果走入現實世界的,但大多都是傷心落幕。我當時也有個妹子老公,不玩之後也偶爾聯繫,現在她換了號碼QQ也不上(那時很多人的QQ也都是為了遊戲新開的,不玩就不登了),聯繫不上了。

如果說玩這款遊戲帶給了我什麼,不是遊戲本身,因為確實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而是認識了幾個特別好的朋友,雖然未曾謀面,但是現在依然聯繫著,平時交流理財知識、微信讀書互通讀書心得、節假日的祝福,有個在國外的,還幫我翻譯過論文摘要,好像說要送他的皮膚還沒送,已徹底不登遊戲四年了。

前段時間聽說,有個公會的的妹子還經常幫大家的號簽到,勾起了很多回憶。遊戲很浪費時間,沉迷更是耽誤人生,但因為認識了值得交的幾個朋友也變成了一段有意義的旅程。

就像電影裡和主角韋德共進退、同生死的朋友一樣,因為有他們韋德才能在遊戲裡拿到三把鑰匙,也因為有他們,韋德在現實中才能逃脫IOI的追殺,擺脫生活的枯燥煩悶,領悟到人生的意義和追求。

遊戲終會結束,即使你是《頭號玩家》,也逃不掉現實的歸宿

《魔幻冒險》是最後一把鑰匙的謎底,但並不是贏得遊戲就可以拿到,而是找出這款遊戲的彩蛋。這款遊戲是遊戲史上第一款遊戲,它有個彩蛋是遊戲開發者留下的,找到很簡單,只需要隨便玩玩,找到一個隱形的方塊拖到主界面就會彈出遊戲開發者的名字。但是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比起隨便玩玩他們更想贏的勝利,也因此他們不可能找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彩蛋。

第二把鑰匙的謎底是哈里迪曾經愛過的女子基拉,剛認識的時候他對合夥人說:“她想要去跳舞,所以我約她去看電影。”最後他因為不懂她的感情和想法失去了她。他用了餘生去思考,終於明白了她,但也終究失去了她。他說“最後悔的事是沒能進一步”。

我想遊戲設計者,最起碼是在遊戲起源時他們的初衷只是為了娛樂大眾,從第一款遊戲的彩蛋可以看出開發者的想法“遊戲體驗遠比通關更重要”。

現實是唯一真實的世界,無論在遊戲裡沉浸多久也終究要面對現實。遊戲裡的金幣、等級、勝利只不過是鏡花水月,救不了你枯燥、空虛甚至是失敗、痛苦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