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11年前,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局和環境監測中心發佈的《水質通報》顯示,廣西全區14個地級市,水質達標河道長度達75%以上的有柳州市、桂林市、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柳州以83.8%的達標率位居第一,全國第四。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這還是2007年的報告,這十多年來,柳州在治理江水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河流的水質達標率在不斷攀升。2018年,柳州出臺更細緻更有力的《柳州市柳江河流域水汙染防治總體方案》,目標到2020年柳州的主要河流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100%。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年,柳州是如何把汙染了數十年的柳江治理得如此之好,並把水玩出新境界的呢?

首先在本世紀初,市水利局聯合其他部門,對柳江上的這“八多”現象相繼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集中整治,並擴大柳江水上漂浮物的清理範圍。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實施“碧水藍天”工程,全面啟動水汙染綜合防治工作(城市河道綜合整治、汙水處理廠建設、工業廢水治理)。就拿截汙系統來說吧,把在柳江兩岸把城市產生的廢水汙水先截取,防止直接流入柳江。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第三,環保部門的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對城區內已建且嚴重影響區域環境質量的重汙染項目,實施搬遷改造或治理,也就是把傳統汙染較重的工業企業趕出市區。並且實施老工業企業的結構調整,引導城市內企業進入工業園區,建設生態工業園區,促使傳統工業升級換代。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另外,柳江的治理得益於市民與相關部門緊密聯繫和合作。只要市民看到柳江有什麼不爽的隨時可以進行上報,而且相關部門馬上解決。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舉個例子:

今年3月5日18時48分,柳州釣魚愛好者發現了柳江水體泛黃,環保局、海事局兩部門同時啟動應急響應,當日晚19點派出危防應急處置小組前往事發水域調查。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第二天,前往更多河段再次進行取樣檢測,確保。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第三天早上,柳江河水正常。從市民反映到處理完畢,整個過程幾乎是1天的時間。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其實,對柳江的環保教育早已深入了各個市民和學生了,經常有帶領他們積極參加保衛柳江的志願者活動。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最後一個,就是護好“源頭”、管好“排口”,對柳江重點支流小流域水環境進行全方面、多角度的綜合治理,不僅有對數十項指標進行24小時自動監測,而且有定期在各河段對江水進行的取樣分析。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2017年5月啟動了總計9章33款206頁的《柳州市柳江河流域水汙染防治總體方案》,這是柳州市首部涵蓋柳江河全流域的水汙染防治方案。期間對14條柳江河流域支流設置了超過200多個水質採樣監測斷面和近90個底泥採用點位,採集了超過2000多瓶水樣和90多份底泥樣,分析超過7000個監測數據。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網友說,柳州作為廣西的一個工業大市,卻能夠把一條江治理好,水質保持好,而作為合浦廉州人,西門江還是那麼髒,著實令我們羞愧和反思啊。汙染一條江花半個月就行,而治理好一條江,需要花好幾年時間,柳州就是這樣,但人家做到了,家鄉就做不了,這足以看出一個城市執政者水平及所居群眾的覺悟了。你們覺得是這樣的嗎?

柳州的江河水質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廣西第一,全國第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