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前言

話說1626年,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進攻寧遠城,遭遇守城大明殿前參政袁崇煥頑強抵抗。首戰遭袁崇煥打了一炮後,努爾哈赤連累帶愁,一代雄主竟在陣前與世長辭,時年67歲。

努爾哈赤八子皇太極(1592年~1643年)繼位,時年34歲,史稱清太宗,為大清國開國皇帝。簡短截說,滿洲軍在皇太極號令下,先後攻克朝鮮、大淩河城、旅順、蒙古察哈爾部、松山城(今遼寧省錦州市松山新區)。1639年,大明薊遼總督洪承疇(1593年~1665年,時年46歲)在松山之戰中戰敗被俘,經皇太極寵妃莊妃(科爾沁部落貝勒寨桑之女,博爾吉特氏,即後來的孝莊皇太后)勸降,歸順大清,與范文程(1597年~1666年,今遼寧瀋陽人)共同參贊軍機。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皇太極

1643年,清軍入關前夕,皇太極在一次慶功宴後猝死,未能親統中原,時年52歲。其九子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登基,時年6歲。皇太極臨終託付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攝政,輔佐福臨。

1644年3月19日,闖王李自成(1606年~1645年,時年38歲)攻入明都燕京,大明皇帝崇禎(1628年~1644年,即明思宗朱由檢)殉國。寧遠守將平西伯吳三桂(1612年~1678年,祖籍今江蘇揚州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衝冠一怒為紅顏(陳圓圓),引清軍入關,清軍攻入明都城燕京(今北京市),李闖敗逃。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陳圓圓

同年10月,福臨繼皇帝位,即順治皇帝,國號大清,定都燕京。都城初定,加封叔父攝政王的多爾袞即遣滿漢諸將平定四方,由此硝煙四起,自引來一番殺戮。

屠*城*事件26起‍

1.畿南之屠,(清)多爾袞VS(明)民眾,屠殺人數:5000人。

1644年,順治元年五月,清朝睿親王多爾袞(1612年~1650年,努爾哈赤第十四子)佔領北直隸三河昌平良鄉等地,強令剃髮易服,遭當地民眾強烈抵抗,遂率清軍彈壓並大肆屠殺民眾,大約有5000人被殺。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多爾袞

2.潼關之屠,(清)多鐸VS(順)馬世耀,屠殺人數:7000人。

順治元年(1644年)正月十三日,潼關大順守將馬世耀向清朝豫親王多鐸(1614年~1649年,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詐降被識破,多鐸將計就計消滅了馬部官兵並大肆屠*城*,7000人被殺。

3.揚州十日,(清)多鐸VS(明)史可法,屠殺人數:80萬+

1645年,順治二年春,清朝定國大將軍多鐸攻打揚州,四周諸城或敗或逃或降,唯留揚州孤城。守城大明督師、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1601年~1645年,今開封市雙龍巷人,時年44歲),深恐決堤大水危害淮揚百姓,未採納總兵劉肇基決淮河水灌清軍的建議,終至彈盡糧絕,揚州城破。多鐸為洩憤,下令屠殺十日,僅被和尚收殮的屍體就超80萬具,後人曾有詩云:

“揚州督師終可法,韃虜十日屠城空。忠魂白骨八十萬,赤血映日滿天紅。”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史可法

4.嘉定三屠,(清)李成棟VS(明)侯峒曾、黃淳耀,屠殺人數:5萬+

1645年,順治二年,清朝貝勒勒克德渾(1619年~1652年,

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之孫,時年26歲)率兵南下,採取以漢攻漢的策略,命明朝降將李成棟攻打嘉定,李成棟(?~1649年)為原李自成部將高傑手下,後隨高傑投降南明,高傑死後投降清朝。1645年農曆七月初四,為虎作倀的李成棟以數尊大炮轟城,守城將領侯峒曾(1591~1645年,蘇州嘉定﹤今上海閔行區華漕鎮﹥人,時年54歲)、黃淳耀(1605~1645年,蘇州嘉定﹤今上海﹥人)率領兵民合力抵抗,城牆隨缺隨修,毫不退怯,奈何天降大雨,二好漢城破力戰而亡。李成棟下令屠*城*三日,死亡人數在5萬人以上。康熙也曾題字“敕旨”讚頌兩位義士:

“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侯峒曾、黃淳耀

5.崑山之屠,(清)李成棟、李延齡VS民眾,屠殺人數:1萬+

1645年,順治二年,崑山縣人民起兵反清。七月初六,清朝吳淞總兵李成棟、刑部侍郎李延齡率清軍破城後屠*城*,士民死難者達數萬人。

6.嘉興之屠,(清)VS(明)屠象美、李毓新,屠殺人數:50萬+

1645年,順治二年,農曆閏六月二十六日,明翰林學士屠象美(1592年~1645年)、明兵科給事中李毓新帶領嘉興民眾反抗清軍暴行,城陷後全城幾遭屠殺,約50萬餘人遇難。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嘉興

7.江陰之屠,(清)李成棟VS(明)閻應元,屠殺人數:17萬+,

1645年,順治二年,李成棟離開嘉定,攻取松江後緊接著攻打江陰。江陰故典史閻應元,熟讀兵書,決意抗清,被城內鄉紳推舉為首領,擊斃清三王十八將,清軍死傷過十萬。李成棟等清朝將領最後動用24萬軍隊、數十尊大炮轟城,又逢老天連日降雨,城牆在炮轟水衝之下,終被攻破。閻應元英勇就義,李成棟又令屠*城*,死亡172,000餘人,全城只有53人倖免。

8.常熟之屠,(清)VS民眾,屠殺人數:不詳。

1945年,順治二年八九月間,清軍佔領蘇州常熟後縱兵燒殺搶掠,並在常熟進行了屠*城*,屠殺人數不詳。

9.四川大屠殺,(清)VS民眾,屠殺人數:500萬+

1646年,順治三年,清朝攻入

四川,在四川各地進行大肆屠殺。清軍發佈告示宣稱:

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四川被害者不下500萬人。

10.金華之屠,(清)博洛VS(明)朱大典,屠殺人數:5萬。

1646年,順治三年七月十六日,明兵部尚書朱大典(1581年~1646年,金華長山人)帶兵回金華據城抗清,清朝貝勒博洛率軍久攻未下,後由叛將導攻西門城牆,新築城牆被大炮轟塌,城破後慘遭屠*城*。 後有李漁悲詩云:

“婺城(即金華)攻陷西南角,三日人頭如雨落”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金華

11.涇縣之屠,(清)張天祿、於永綬VS(明)尹民興,屠殺人數:5萬。

1646年,順治三年八月十七日,明涇縣縣令尹民興等率眾拒清。清朝提督張天祿、池州總兵於永綬破城後大規模屠*城*,大約5萬人被殺。

12.贛州之屠,(清)VS(明)萬元吉、楊廷麟,屠殺人數:20萬。

1646年,順治三年十月初四,明朝江西總督萬元吉(1603年~1646年,江西南昌人)、武英殿大學士楊廷麟(?~1646年,江西臨江府清江縣人)率眾抗清,清軍攻破江西贛州府後大規模屠*城*,大約20萬人被殺。

13.平海之屠,(清)VS(明)楊耿,屠殺人數:不詳。

1647年,順治四年七月,南明同安伯楊耿在福建平海衛(今莆田市秀嶼區)領兵抗清,城破遭清軍大規模屠*城*,屠殺人數不詳。

14.南昌之屠,(清)譚泰VS(明)金聲桓、王得仁,屠殺人數:不詳。

1648年,順治五年三月,清朝徵南大將軍譚泰(1593年~1651年)率清軍攻陷南昌後屠*城*,明朝守城將領金聲桓、王得仁,殉國,屠殺人數不詳。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譚泰

15.邵武之屠,(清)王之綱VS(明)民眾,屠殺人數:不詳。

1648年,順治五年五月,清朝福建左路總兵王之綱福建邵武縣進行屠*城*,屠殺人數不詳。

16.湘潭之屠,(清)濟爾哈朗VS(明)何騰蛟,屠殺人數:不詳。

1649年,順治六年正月二十一日,清朝鄭親王濟爾哈朗(1599年~1655年,努爾哈赤兄弟舒爾哈齊第六子)率軍攻入湖南湘潭沅州(今芷江),南明督師何騰蛟(1592年~1649年,今貴州黎平人)被俘,濟爾哈朗下令屠*城*,城中百姓幾乎被殺光。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濟爾哈朗

17.同安之屠,(清)陳泰、陳錦、趙國祚VS(明)民眾,屠殺人數:5萬

1648年,順治五年八月十六日,清朝靖南將軍陳泰、浙閩總督陳錦、福建提督趙國祚

攻破福建同安縣(今廈門同安區)進行大屠殺,大約5萬人被殺。

18.南雄之屠,(清)尚可喜耿繼茂VS民眾,屠殺人數:2萬。

1649年,順治六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清朝平南王尚可喜(1604年~1676年,今遼寧海城人)、靖南王耿繼茂(?-1671,遼東人,耿仲明之子)率清軍攻陷廣東南雄(今韶關南雄市)後,對南雄縣民大肆屠殺,大約2萬人被殺。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尚可喜

19.信豐之屠,(清)膠商VS(明)李成棟,屠殺人數:不詳。

1649年,順治六年三月初一,清朝梅勒章京(即副將)膠商攻克廣東信豐縣(今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進行了大規模屠*城*

20.蒲城之屠,(清)李國翰VS(明)王永強,屠殺人數:1萬。

1649年,順治六年四月初五,清朝固山額真(即旗主)李國翰(?~1658年,漢鑲藍旗主)攻克陝西蒲城縣(今陝西渭南市蒲城縣)大規模屠*城*,守城將領王永強戰敗殉國,大約1萬人被殺。

21.曹州之屠,(清)賴惱、佟養量、宜永貴VS(明)劉澤清,屠殺人數:不詳。

1649年,順治六年十月初四,清朝梅勒章京賴惱、沂州總兵佟養量、臨清總兵宜永貴等攻克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曹縣)後屠*城*,守城將領劉澤清(?~1649年,山東曹縣人)被俘後遇害,被殺人數不詳。

22.汾州之屠,(清)博洛、滿達海VS(明)民眾,屠殺人數:40萬。

1649年,順治六年九月至十一月,清朝端重親王博洛(1613年~1652年,努爾哈赤之孫、阿巴泰第三子)、和碩親王滿達海(1622~1652年,努爾哈赤之孫,代善第七子)等在山西汾州太谷縣泌州

(今河南省唐河縣、社旗縣、方城縣、桐柏縣、泌陽縣一帶)、澤州(今山西省晉城市)等地進行大規模屠*城*,明朝守城巡撫姜建勳、監軍道何守忠殉國,大約40萬兵民被殺。

23.大同之屠,(清)阿濟格VS(明)姜瓖,屠殺人數:不詳。

1649年,順治六年,清朝出征大同將領博洛、尼堪遲遲未能攻下,多爾袞急遣阿濟格(1605年~1651年,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多爾袞胞兄,母為大妃阿巴亥)支援,阿濟格軍隊到達大同時,大同城實已彈盡糧絕,守將姜瓖(?~1649年,陝西榆林人)被叛變部將楊振威刺殺。阿濟格仇恨兵民固守城池,下令屠*城*,並鏟去城牆五尺洩憤。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阿濟格

24.廣州之屠,(清)尚可喜VS(明)民眾,屠殺人數:10萬。

1649年,順治六年十月,平南王尚可喜率清軍攻陷廣州之後,屠*城*十日,屍橫遍地,死難者約10萬。

25.潮州之屠,(清)VS(明)郝尚久,屠殺人數:10萬+。

1653年,順治十年,清朝靖南將軍哈哈木率清軍佔領廣東潮州南雄後下令屠殺,“遺骸十餘萬”,守城將領郝尚久(?~1653年,河南人),自殺殉國。

26.永昌之屠,(清)趙布泰、線國安VS(明)民眾,屠殺人數:不詳

1659年,順治十六年、閏三月,清朝徵南將軍趙布泰、提督線國安攻破雲南永昌府(今雲南省保山市)後大規模屠*城*,被殺人數不詳。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雲南保山市

‍屠*城*後傳‍

入關前清軍也曾進行過兩次大的屠殺。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月,清軍攻入濟南府後大肆屠*城*,大約100萬人被殺。 崇禎十二年(1639年)六月,清軍攻入趙州後大肆屠殺,3萬人被殺害。

總的來說,清朝建國初,大批百姓慘遭屠殺,尤其在反抗激烈和富庶的地區。清軍攻佔北京之後,多爾袞聽從了范文程首先穩定民心的建議,下達的“勿殺無辜,勿掠財物,勿焚廬舍”的命令,早已成為一紙空文。當時,明朝氣數已盡,清朝在數次徵明過程中數次得得到老天相助,可謂得天時。但清軍的數次屠*城*,場面之慘烈,令人髮指,正可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屠*城*的清朝首腦中數人也沒有好的下場。

1.畿南之屠首腦:多爾袞

順治七年(1650年)冬,畿南之屠6年後,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年僅38歲,未得善終。

2. 潼關之屠、揚州十日首腦:多鐸

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潼關之屠5年後,多鐸染天花身亡,年僅36歲,未得善終。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今日揚州

3.大同之屠首腦:阿濟格

順治八年(1651年)十月,大同之屠2年後,首腦阿濟格因清朝內部鬥爭,被順治賜死,除宗籍,時年46歲,未得善終,但也算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3個兒子中壽命比較長的了,也許是較另外兩兄弟多爾袞、多鐸造惡少的緣故吧。

4.嘉定三屠、崑山之屠、江陰之屠首腦:李成棟

李成棟是個極其複雜的人物,一生反覆之多猶勝吳三桂。先參加李闖起義,後投降明朝,之後又投降清朝,參與過多次屠*城*,後又反清抗清。嘉定三屠、崑山之屠、江陰之屠4年後,順治六年(1649年),在信豐之戰中,大戰清軍後戰敗墜馬溺亡,年齡不詳,未得善終。

5.金華之屠、汾州之屠首腦:博洛、滿達海

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金華之屠6年後、汾州之屠3年後,屠*城*首腦博洛病逝,時年39歲,死後被順治以依附多爾袞罪論處,追削王爵;首腦滿達海去世,時年30歲,順治十六年(1659年),因侵佔多爾袞財物等罪被順治追削爵位,降為貝勒。兩人均未得善終。

6.南昌之屠首腦:譚泰

順治八年(1651年)五月,南昌之屠3年後,首腦譚泰因清朝內部鬥爭被清世祖誅殺,時年58歲,未得善終,但在諸屠*城*首腦中算是壽命比較長的了。

清朝定都燕京後,剿滅明朝勢力時,製造的數起令人神共憤的事兒

今日南昌

7.湘潭之屠首腦:濟爾哈朗

順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濟爾哈朗病亡,享年56歲,是數次屠*城*諸首腦中為數不多得善終的。

8.南雄之屠、廣州之屠首腦:尚可喜、耿繼茂

康熙十五年(1658年)十月,尚可喜在廣州病亡,享年73歲;康熙十年(1653年)五月,耿繼茂病亡,年齡不詳。這兩位也算是得到善終。

後記

銘記這些慘痛的歷史事件,是要喚起每一位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